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

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

《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是2021年7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地方標準,歸口於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規定了馬鈴薯晚疫病菌的採集分離純化、生理小種室內鑑定培養基的製備、鑑別寄主的培育、接種鑑定、病情調查、生理小種的鑑定、供試材料的高溫滅活處理。該標準適用於馬鈴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種鑑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rules for identifica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rac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on potato
  • 標準號:DB36/T 1373-2020
  • 發布日期:2020-12-29
  • 實施日期:2021-07-01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30
  • 國際標準分類號:67.040
  • 批准發布部門: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歸口單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馬鈴薯由於其澱粉含量豐富、較大米和小麥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人類所必需的胺基酸等,在世界各國廣泛種植。中國在2015年提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然而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引起的馬鈴薯晚疫病,是馬鈴薯生產中一種最具毀滅性的病害,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每年造成的損失數億美元。當前生產中,抗病品種和農藥防治是預防和控制該病害的最主要措施,然而致病疫霉生理分化和變異迅速,不斷出現毒力更強的生理小種(也稱致病型)或者超級生理小種,且生理小種類型已由單一型向複合型轉變,同時隨著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發現,生理小種的複雜化進程明顯加快。江西是馬鈴薯種植大省,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

編制進程

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並歸口。
該標準在起草過程中,在起草人員內部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研究、交流,形成了《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初稿。2018年4月—2019年5月,先後多次赴江西省多個馬鈴薯主產區實地考察調查馬鈴薯晚疫病發生為害情況,了解當地馬鈴薯晚疫病菌的致病性,並與當地馬鈴薯種植戶、技術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根據大家的意見,對初稿又進行了認真修改、補充和進一步完善,形成了《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
2020年12月29日,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7月1日,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20)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何烈乾、鄒芬、馬輝剛、塗玉琴、王美清、賴金美、朱業斌、朱躍冬、王修慧。

標準目次

前言
1 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接種體製備
2
5 鑑別寄主的培育
3
6 接種鑑定
3
7 病情調查
4
8 滅活處理
4
附錄A(資料性)致病疫黴菌形態特徵
5
附錄B(資料性)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的命名方法
6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規定了馬鈴薯晚疫病菌的採集分離純化、生理小種室內鑑定培養基的製備、鑑別寄主的培育、接種鑑定、病情調查、生理小種的鑑定、供試材料的高溫滅活處理。該標準適用於馬鈴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種鑑定。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馬鈴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種鑑定技術規程》(DB36/T 1373-2020)的制定,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種類型等進行鑑定,為馬鈴薯晚疫病抗病育種和合理布局提供理論依據,保證馬鈴薯生產的安全,同時有效降低農藥的使用量,促進江西省馬鈴薯產業健康持續穩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