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貴同(1938年-2014年) ,男,漢族 ,中共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主任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貴同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38年
- 逝世日期:2014年
- 臨床職稱:主任醫師
- 執業地點: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 性別:男
人物生平,研究方向,著作譯作,獲獎情況,學術任職,擅長領域,
人物生平
2003年擔任龍華醫院馬貴同工作室導師,2006年擔任上海市名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工作室導師,指導工作室工作。
馬貴同教授從事中醫臨床與教學工作40餘年,師從全國著名脾胃病學家、上海中醫學院原院長黃文東教授,比較系統地繼承了黃氏有關脾胃病的學術思想。自8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中醫中藥治療胃腸病的臨床研究,先後承擔市科委、市教委、衛生局等多項課題,帶教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12名、上海市“希望之星”2名。
曾出席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並作分會發言,並曾赴美國工作半年,赴台灣及日本進行學術交流,擴大了中醫藥治療消化系疾病的世界影響。在學術上強調治療疾病首重脾胃,蓋脾胃乃後天之本,任何臟腑疾病之治療,其藥物均需通過脾胃之運化吸收;治療胃腸病注重通補兼施的方法,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既推崇《景岳全書》“非大加溫補不可”的理論,又主張通補兼施,標本兼顧,而且還旁及《臨證指南醫案》“初病在經,久痛入絡”之說,理氣與化瘀同用,同時對潰瘍性結腸炎之發病,亦認為乃濕、熱、瘀三者合而所致;此外,調治脾胃,又倡重情志,認為對於這類疾病往往肝、脾、心、腎同調方可取得好的臨床療效。
在教學方面,從事中醫內科教學工作40餘年,治學嚴謹,經驗豐富,並積極倡導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主張以案例和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擔任上海市九五重點教材《中醫內科學》副主編,曾獲得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獎及優秀博士生導師獎等。
研究方向
中醫藥治療胃腸疾病及內科疑難雜症。
著作譯作
發表論文50餘篇,參加編寫專業書籍26本,其中主編5本,副主編2本。
發表《胃祺飲阻斷胃癌前病變抗增殖作用的臨床觀察》等30多篇論文。
獲獎情況
2004年獲得“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主持的《清腸栓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及實驗研究》1998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該項目並獲得1990年上海中醫學院科研成果三等獎及1992年上海市衛生局科研成果三等獎。
學術任職
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胃腸病研究室主任、中華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理事、脾胃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潰瘍性結腸炎中醫特色專科主任等職。
擅長領域
擅長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徵、慢性萎縮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