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竹村,位於橫崗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乾米。與新坡境,上圍村相佛。始建於清光絡年間,寥姓先祖率領族人遷居此地而形成。1949年名為馬遊崗,當時被劃分為馬五村和馬六村。村東有梧桐河流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保全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保全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廖、何、羅姓。廖姓於清代遷移至此地。其他姓氏源流不詳。2015年末,戶籍人口401人,其中男性218人,女性183人;80歲以上14人,最年長者96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64人;海外留學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78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近1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主要種植水稻、花生,兼種植薯類、甘蔗、山茶,製作豆腐,養殖豬、雞、鴨等。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化推進,傳統農業逐漸消失。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開發,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以務工和房屋出租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人、房屋出租和集體經濟分紅等。村中有2棵樹齡80多年的古格樹。傳統節慶食品有米餅、手指糍(小孩滿月時用於招待客人的食品),清明節的艾糍等。惠鹽中路、大康路、深圳捷運3號線經過該村。20世紀50年代通電,60年代通自來水,1967年通電話,1996年通網際網路,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有1所學校、1所幼稚園。2015年,康藝學校有9個年級,51個班,在校學生2710人、教職工123人;保全馬六幼稚園,在園幼兒332人、教職工41人。村內還有馬六公園、籃球場和居民健身房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0座。代表性民居有東升圍屋和羅氏圍屋。
東升圍屋建於清代,占地面積3334平方米,坐西向東,由祠堂、炮樓和數排房屋組成,三堂兩橫帶四角樓結構;祠堂位於中軸線上,正門額書“永彩李公祠”,屋脊飾精美浮刻,單間三進;中堂開圓形門;兩座炮樓分別位於東南角和東北角,高4層,平面呈長方形,四面開窗帶弧形窗罩和橫條形射擊孔,頂層有兩個魚形排水口;外門樓和照牆將兩角樓連線在一起,外門樓為石拱券門,門額書“東升”二字;圍內房屋為三間兩廊結構,檐壁飾人物、花鳥壁畫,脊飾博古;北橫屋中部不存或未被建起;整個圍屋的布局完整,祠堂、角樓、廊房、天街基本完好,現有人居住。2015年,東升圍屋被評定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
羅氏圍屋,建於清末,占地面積1137平方米,坐西向東,由祠堂和數排房屋圍成老屋村,現僅剩幾排房屋和東角樓。祠堂位於中軸線上;角樓位於東面,瓦坡腰檐式,高3層,平面呈正方形,四面開小窗和豎條形射擊孔;整體結構和布局保存較完好,梁架、基礎、牆體、柱礎等較為穩定,封檐板裝飾木雕,部分柱子更換,部分門窗重修,現還有人居住。2015年,羅氏圍屋被公布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
村中存有宗祠3座,為永彩李公祠、羅氏宗祠和廖氏宗祠,均始建於清代。羅氏宗祠,位於羅氏圍屋中軸線上,占地面積400平方米,三間三進,大門書“羅氏宗祠”,檐壁裝飾人物花鳥壁畫,脊飾、灰雕等尚存,現不作宗祠使用。廖氏宗祠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鑊1著,碌死簡瓦,穿斗與拍梁式結合梁架,現不作宗桐使用。
清明成重陽節時,村民都會到擔墓地祭祖,一裝同宗海外華併回鄉參加。以僥乳豬、水果。雞肉、酒、茶等為祭品,點香燭、燒紙錢等祭拜。該村舞飄睛習俗形成於民國時期,表演時一人舞麒睛頭,一人督獻酸尾,配合默契,隨著傳使行鼓樂器的伴奏進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