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整理
現有帛書原件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注釋本。
內容簡介
1.兩部脈灸經是我國最早專論經絡學說的文獻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全面地論述了人體11條經脈的循行走向和所主治的疾病,這是我國最早專門論述經絡學說的文獻。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臟腑經絡學說,在《靈樞·經脈》里,詳盡地論述了人體的十二條經脈,如果將此篇與《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作一對比,就不難看出,無論從內容到詞句,均有許多相似之處,說明它們之間有某種血緣關係。從成書的年代來看,在兩部脈灸經中,尤以《足臂》最為古樸,《陰陽》則稍晚於《足臂》,而《靈樞·經脈》則比兩部脈灸經都晚,看來它繼承和發展了兩部古脈灸經,兩部脈灸經是《靈樞·經脈》的祖本。
兩部脈灸經是《靈樞·經脈》的祖本,其理由:①兩部脈灸經只記載了十一條經脈,和《靈樞·經脈》相比,少了一條手厥陰經。根據事物發展總是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由不完備到完備的道理,可以斷定,《內經》的十二經脈,是在帛書十一條經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②在經脈的循行走向上,《內經》所述十二條經脈的循行走向很有規律,而帛書所載十一條經脈尚無規律可循。拿《足臂》所載十一條經脈來說,都是從四肢末端走向軀體中心的胸腹部位或頭面方向,幾乎都是向心性的。如足泰(太)陽脈是從腳的外踝一直走到頭面的目內漬(眥)和鼻部。足厥陰脈從腳大趾走向腰腿部。臂泰陽脈從手小指走向目外眥。臂陽明脈從手中指循行到口邊。《陰陽》則對經脈的循行走向作了某些調整,在十一條經脈中,仍有九條是向心性的。另有兩條即肩脈(相當於手太陽脈)和足太陰脈則相反,是由軀體中心的胸腹部或頭面部走向四肢末端,成了遠心性的。如肩脈起於耳後,抵於手背;足太陰脈則起自胃部,止於腳內踝。《靈樞·經脈》則不然,其所載十二條經脈並非局限於向心性或遠心性,而是各經互相銜接,如環無端,循行走向很有規律。就像《靈樞·逆順肥瘦》所講的那樣:“手之三陰,從藏(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毫無疑問,這比帛書所述要全面、深刻、完善得多。③在兩部脈灸經中,看不出經絡與臟腑有什麼必然聯繫,而《靈樞·經脈》所載十二經脈均與臟腑有聯繫,每條陰經屬於一髒,並與一腑相聯絡;每條陽經屬於一腑,又與一髒相聯絡,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臟腑經絡系統。④兩部脈灸經對各條經脈的命名尚不統一,有些命名是比較原始的。如《足臂》稱手太陽脈為臂泰陽脈,手陽明脈為臂陽明脈,《陰陽》則稱太陽脈為巨陽脈,況且該書沒有手太陽、手少陽和手陽明三個脈名,而分別稱之為肩脈、耳脈和齒脈。然而在《內經》中,除了極個別的篇章還保存著“臂太陰”、“臂陽明”及“巨陽”等名稱之外,其餘皆以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稱呼為經脈命名,再以手足相別,則得十二經脈之名,完全擺脫了那種經脈命名尚未定型的原始狀態。
2.《五十二病方》真實地反映了西漢以前的醫學水平
《五十二病方》現存10000餘字,全書分52題(實質上包括100多種疾病),每題都是治療一類疾病的方法,少則一方、二方,多則20餘方。現存醫方總數283個,原數應在300個左右,有少部分已殘缺了。書中提到的病名現存的有103個,所治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內科病有以精神異常為主要症狀的疾病稱為“癲疾”和各種名目的“癇”,有“痎”即瘧疾。外科病有各種外傷、癰疽、痔瘡等。兒科病有小兒驚風及等。書中所載尤以外科病所占比重為最大,也最為突出。其中還記載了治療痔瘡用竹管穿狗尿脬,插入患者直腸(肛門),對著竹管吹氣,使狗尿脬脹大,將患部牽引出來進行割治,然後用磨碎的黃芩和其他藥物進行敷治的方法。在西漢以前就有這么巧妙的手術療法,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本書對藥物學、方劑學亦有一定的貢獻,書中共收藥物247種,其中有將近半數是《神農本草經》沒有記載的。在處方用藥方面,本書已初步運用了辨證論治的原則。所載治法多種多樣,除了內服湯藥之外,尤以外治法最為突出。有敷貼法、藥浴法、煙燻或蒸氣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角法(火罐療法)等。治療手段的多樣化,也是醫藥水平提高的標誌之一。
3.帛畫《導引圖》是我國最早的醫療體操圖
我國的導引術很早就有了發展,戰國時的《行氣玉佩銘》就是專論導引的,《莊子·刻意篇》也談到了導引,但迄今未見到導引圖著的流傳。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療體操圖。經復原後,此圖長約100厘米,高約50厘米。在這幅導引圖上,描繪了44個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在做各種動作。他們分列成4排,每排11人,人像高9~12厘米。這些人物形態逼真,姿勢各殊,服裝各異,一個個栩栩如生,都在凝神操練。這44個人的動作姿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呼吸運動,一為活動四肢及軀幹運動,一為持械運動。如圖中有一幅標明“以丈(杖)通陰陽”,畫的是一位穿裙子的女子,手持長棍,俯身彎腰,利用棍棒使雙手呈直線狀態極力展開,促使上半身位置下移,下半身的位置則相對上舉,以使全身氣血流暢,從而達到“調和陰陽”之目的。尤為可貴的是,圖中還標明了導引可以防治的某些疾病名稱。如“引聾”,即以導引防治耳聾;“引脾病”,就是以導引防治痹證或腹痛。這此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料。
在帛畫《導引圖》中,還有許多模仿動物動作的導引術式,這是古代仿生學在醫療體育中的具體運用。這種仿生動作在西漢的其他文獻中也有記載,後來華佗的“五禽戲”正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帛畫《導引圖》在以仿生動作作為導引術式這一點上,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不管《導引圖》在當時流傳的廣狹如何,此項內容已被當時及爾後操練導引的人所效法卻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4.竹術簡醫書與古代養生學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四部竹木簡醫書,包括《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等,共約4000餘字。從《十問》提到秦昭王和齊威王等人的言論來看,這幾部書成書年代最早不會超過戰國晚期,很可能是秦漢之際的作品。在這四部簡醫書中,除《雜禁方》為祝由方在此不作討論之外,其他多系古代養生學和房中術等方面的內容。簡書所提倡的養生原則,與《黃帝內經》及《呂氏春秋》所論基本一致。概括起來不外以下幾條,一是遵循天地四時陰陽變化的規律;二是注意飲食起居和控制喜怒哀樂等情志;三是堅持操練氣功導引;四是調適和節制房室生活。
簡書主張節制房室生活,《天下至道談》明確指出:“故貳(厚)生者食也,孫(損)生者色也,是以聖人合男女必有則也。”認為房室生活過度就會損傷身體,因此對待兩性生活應有一定的法度。《天下至道談》又說:“氣有八益,有(又)有七孫(損),不能用八益去七孫(損),則行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聰明,七十下枯上涚(脫),陰氣不用,課(涕)泣留(流)出。令之復壯有道,去七孫(損)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貳其氣。”這段話具有很高的文獻研究價值,可以解決《內經》中長期爭論不休而難以解釋清楚的“七損八益”等問題。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指陰陽)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陽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對於這段文字,歷代注家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說來說去,只抓住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竭;男子二八天癸至,八八天癸竭等做文章。到底什麼叫七損,什麼叫八益,卻始終沒有解釋清楚。直到馬王堆簡醫書出土以後,這個問題才真正得到解決。《天下至道談》對此有十分明確的解釋。所謂八益,指的是將氣功導引與房室生活相結合的八種有益的兩性交媾活動,即:“一曰治氣,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時,四曰畜(蓄)氣,五曰和沫,六曰竊(積)氣,七曰寺贏(持盈),八曰定頃(傾)。”所謂七損,指的是七種有害的兩性交媾活動,即:“一曰閉,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勿,五曰煩,六曰絕,七曰費。”《天下至道談》還特別指出:“故用八益去七孫(損),耳目聰明,身體輕利,陰氣益強,延年益壽,居處樂長。”由此可以看出,馬王堆竹簡醫書所論,對於老年保健、性衛生和性保健,乃至對於優生學來說,都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