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朝柱起義

馬朝柱起義是指公元1747—1752(乾隆十二年至十七年),馬朝柱在羅田多雲山(今天堂寨)組織反清起義,聚義民眾遍及湖北、安徽、河南、四川等數省,震撼了大江南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朝柱起義
  • 時間:1750年
簡介,起義經過,歷史意義,人物介紹,

簡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蘄春人馬朝柱利用在天堂寨墾荒燒炭之機,宣傳白蓮教義,秘密組織山民準備反清起義。馬朝柱以天堂寨為活動根據地,其教眾遍及本縣、英山、太湖、桐城、亳城、開封、霍山、商城等地。他還與四川峨眉山的白蓮教領袖取得聯繫。乾隆十七年,馬朝柱“謀反”訊息被蘄州知州李必探知,引起清政府恐慌,清政府急忙派大軍圍剿。四月八日,湖廣總督永常率大軍進駐本縣跨馬墩,兩江總督尹繼善率軍進駐英山金家鋪,將天堂寨團團圍住。清軍先以壽春鎮總兵牧光宗微服私訪,繼以大兵搜捕,馬朝柱的母親、妻兒及教眾200餘人被殺害,馬朝柱因事先得知訊息逃脫,起義失敗。

起義經過

馬朝柱是圻州(今蘄春縣)大同鄉張家榜人。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弟弟。因其排隊行第三,故又名馬三。組織起義後,更名太朝。
乾隆十五年(1750),通過白蓮教組織民眾,擴至數百人。於羅田多雲山中建立起義中心,以英山天馬寨為會合點,圻州楊河為後勤點,以“統掌山河,普安 社稷”為奮鬥目標,利用開荒燒炭、加工木板等為掩護,編寫、散發文告,傳播反清思想;又在各地“散札招軍、囤糧制械”,操練刀 槍。還派員聯絡安徽霍山、太湖、桐城、毫州(今毫縣),河南商城、開封、南陽、四川峨嵋山等地的反清勢力,互為呼應,並設立四 將軍職位,分統各部,約期舉義。史稱為馬朝柱起義。
乾隆十七年(1752),馬朝柱起義的訊息被圻州知州李泌知悉。四月初八日,湖廣總督董鄂。永常經圻水(今浠水)巴河入羅田, 駐兵於跨馬墩;湖北提督哈某駐兵圻州的望天畈;兩面三刀江總督章佳。尹繼善駐兵英山的金家鋪和霍山的千籮畈(今安徽金寨縣); 安徽壽春鎮總兵牧光宗則率兵入山搜捕。查抄出軍械三百餘件,硝磺(製造火藥的原料)數百斤;捕獲馬朝柱母、妻、子、侄及起義民眾共二百餘人。馬朝柱隻身逃往四川。
馬朝柱起義,使乾隆皇帝十分震驚,並親自動手抓這件大案。僅從乾隆十七年四月至十二月的九個月間,就批閱馬案奏章五十一份 ,傳下諭詣五十八道。羅田知縣馮孫龍,因“縱惡養奸”,乾隆帝下令將其斬首;教諭彭大本以失察“管內教匪”降職為訓導;光山縣知縣譚龍因不親歷稽查案情而撤職;江西巡撫鄂昌在奏章中未提及本境發現起義傳單一事,也挨了申飭。

歷史意義

馬朝柱起義雖然失敗,但在號稱歌舞昇平的乾隆盛世,給所謂乾隆“盛世”以辛辣的諷刺,動搖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基礎。在中原腹地點燃了反清的星星之火,並有力地配合、支援了當時北起長城 、南達五嶺的多起農民反抗鬥爭,為此後百餘年間白蓮、八卦、天理各教起義、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軍進軍三楚,準備了社會條件。

人物介紹

馬朝柱(1715~1775)又名馬三。馬朝柱是圻州(今蘄春縣)大同鄉張家榜人,移居羅田。清代羅田農民起義領袖。佃農。馬家世代為佃農,繁重的徭役賦稅,貧窮的佃戶生涯,使他逐漸滋長了反清意識。乾隆十二年(1747年)以來,聯絡安徽霍山白雲庵和尚修正等,印製書札,提出“統掌山河,普安社極,即受天命.福祿水昌”的口號,策划起義。由於起義計畫泄露,遭到鎮壓,起義失敗。馬朝柱逃至四川,繼續宣傳白蓮教教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