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黎塞留紅衣主教決定法國參與三十年戰爭起,將法國的東北邊界延伸至萊茵河的天然疆界就是歷代法國君王夢寐以求的目標,因而西屬尼德蘭和弗朗什-孔泰成為法國垂涎已久的戰略要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斯特里赫特之戰
- 時間:1667-1668年
- 屬性:遺產繼承戰爭
- 對象:法軍
時代和地理背景,馬斯特里赫特之戰,
時代和地理背景
1667-1668年的遺產繼承戰爭中(War of Devolution),正當法軍橫掃西屬尼德蘭和弗朗什-孔泰之際,為阻遏法國勢力擴張,荷蘭應西班牙的請求聯合英國、瑞典組成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介入,迫使路易十四締結亞琛和約(Treaty of Achen)放棄弗朗什-孔泰,僅得到了原西屬尼德蘭的沙勒羅瓦、杜埃、圖爾內、里爾等十二個城市及其周邊土地。
儘管荷蘭成功地迫使法國暫時放棄了弗朗什-孔泰,但法國取得部分原西屬尼德蘭領土卻極大地威脅到荷蘭本身。此外,考慮到此前三十年戰爭中法國長期與荷蘭攜手對抗西班牙,荷蘭近乎背叛的行為激起了杜倫尼、沃邦等人的極大憤慨,他們表示:“倘若不是荷蘭的不忠,我們完全可以獲得整個西屬尼德蘭”。與此同時,法荷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衝突也促使一向反對路易十四過度用兵的科爾貝爾提出:“就像我們在陸上摧毀西班牙一樣,我們必須在海上摧毀荷蘭。荷蘭沒有權利霸占所有的貿易”。法國決心對荷蘭加以打擊。
1670年6月3日(英國此時仍使用儒略曆,為5月22日),路易十四與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秘密簽訂多佛爾條約(Treaty of Dover),聯手對抗荷蘭。1670年4月,瑞典也在接受法國巨額補助金600,000 Riksdaler(瑞典古貨幣)的條件下退出三國同盟,並轉而與支持荷蘭的布蘭登堡對抗,至此,三國同盟徹底瓦解。1672年3月29日(儒略曆3月17日),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4月6日,法國對荷蘭宣戰,法荷戰爭爆發。
法軍留下約10000部隊監視防守堅固的馬斯特里赫特,大部隊經過西屬尼德蘭和科隆選侯領地直撲萊茵河,6月11日,杜倫尼與孔代親王會師,6月12日,孔代親王指揮騎兵和龍騎兵強渡萊茵河,至6月20日,法軍攻克烏德勒支,荷蘭被迫鑿穿攔海大堤,阻擋法軍前進。至路易十四返回聖日爾曼時,法軍及其盟友明斯特主教、科隆選侯已占領荷蘭全境三分之二。
然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和布蘭登堡選侯已經派出援軍前來增援荷蘭,西屬尼德蘭部隊也在唇亡齒寒的危機態勢下主動援助荷蘭,杜倫尼被迫前往威斯特伐利亞迎擊神聖羅馬帝國及布蘭登堡軍隊,沿途燒殺擄掠,引發當地農民極大不滿,紛紛自發起來抵抗法軍。被留下正面對抗荷蘭的盧森堡公爵冒險奇襲海牙,結果未獲成功。至此,原本預料中可以迅速解決的法荷戰爭已經陷入僵持,而卡在法軍前後方間的馬斯特里赫特已成為“打開尼德蘭和聯省的鑰匙”
儘管法軍迫切希望取得這把“打開尼德蘭和聯省的鑰匙”,但圍城戰需要大量的物資儲集和人力調動,而在多雨潮濕的佛蘭德斯地區,可以進行圍城戰的時間卻並不長,圍城戰多在五月開始,十一月結束。
因而,在洛林冬營過冬後,1673年2、3月,杜倫尼元帥迎擊神聖羅馬帝國和布蘭登堡軍隊,確保側翼安全。與此同時,約4萬法軍離開尼德蘭冬營,在根特集結,在對布魯塞爾進行佯攻之後轉而向馬斯特里赫特前進,杜倫尼也分出一部前往默茲河東岸封鎖荷軍可能來援之路。至1673年6月,路易十四親赴前線,法軍開始圍攻馬斯特里赫特。
17世紀中葉英國海陸名將蒙克認為:圍城戰會極大地消耗攻城方的財力、時間、軍隊實力,即便能夠拿下堡壘,在一場長期的圍攻戰結束後,攻方仍然得不償失。然而,沃邦咋馬斯特里赫特之戰中所使用的革命性的戰術,卻使得圍城戰成為一項可以按天計算的工程。
馬斯特里赫特之戰
此役法軍共有45000人參戰,攜帶攻城炮58門,而城內荷軍則有步兵5000人,騎兵1000人。此外荷軍對馬斯特里赫特要塞經營多年,守備堅固,西北側建有5個角堡(hornwork)以及大量半月堡(demi-lune),西南側則是尼德蘭地區常見的注水塹壕,如果採取傳統攻擊方式,勢必曠日持久。(圍城期間達達尼昂的突擊證明不僅無效而且代價高昂)
自6月8日起,法軍就地陸續徵召兩萬名壯丁從事內外對壘線的修築工作,與此同時,法國工程兵團開始在默茲河上架橋,以便兩岸法軍配合。至6月14日,內外對壘線完工,法軍徹底切斷城內與外界的聯繫。
6月17日夜(也有記載認為是6月12日、14日、18日、19日、21日,眾說紛紜),沃邦開始指揮法軍在城市西北角開挖第一道平行壕,平行壕所處位置恰在守軍火炮最大射程之外,同時法軍攻城炮隊進入平行壕壓制守軍火力。此外,他還在平行壕內另築進攻部隊集合壕。這種工事修建在戰壕中,使隊伍在壕內排成作戰佇列。如果隊伍出擊,又可使隊伍能更好重新集合,此外,也能有效防止敵軍從廣闊正面突圍。當要塞火力已被部分削弱後,法軍開始朝要塞方向挖掘之字形接近壕,掘進至在第一道平行壕與要塞之間約一半位置後挖掘第二道平行壕。在這裡,沃邦配置加農炮組成破城炮隊,以便完全消滅要塞正面上的炮兵和擊毀炮眼。其後朝要塞方向構築新的之字形壕,較為接近後再在斜堤腳構築第三道平行壕,壕內配置臼炮隊以曲射火力打擊要塞。要塞火力已完全被壓制而停止射擊,於是開始向斜堤頂構築各種曲線或折線形的接近壕。可見,沃邦的攻城戰術是以火力壓制和塹壕掘進為手段,以儘可能少的代價接近要塞。
6月24日,出於希望能在施洗約翰節(Festival of John the Baptist)當天在馬斯特里赫特教堂舉行彌撒的心理,路易十四未待攻城炮兵完全壓制住守軍炮火,即發動了一次過於急躁的突擊,結果在付出了上百傷亡後一無所獲,反而導致法國名將達達尼昂當場戰死,沃邦本人也在此次突擊中受傷。隨軍的陸軍大臣盧瓦侯爵當即向沃邦的上司指出,如果沃邦再次遇到什麼不幸,國王陛下將會對此非常不悅。此時,路易十四與盧瓦侯爵已經充分認識到沃邦在此役中初次使用的平行壕攻城法的巨大威力,並接受了沃邦的信條:“我們所消耗的火藥越多,則我們所流的血越少”。隨後,法國炮兵和工兵又進行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掘進與射擊。6月29日(一說6月30日或7月1日),早已不堪忍受的3000名荷蘭守軍最終投降。
經過不到兩個星期的平行壕攻城,法軍便拿下了設防堅固的馬斯特里赫特,沃邦的平行壕攻城法初次實踐即大獲成功,並迅速成為當時及此後數個世紀的標準攻城法(直到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土工作業接近敵軍堅固防禦陣地的戰術仍然與此關係密切),這種攻城法也因此被人稱之為“沃邦攻城法”。
沃邦攻城法的出現,使得攻城也得以科學化和系統化,從而擺脫了之前的混亂無序狀態。恩格斯指出:“按照沃邦第一法修建的棱堡式六角形要塞,如果沒有二重堡,對這樣的圍攻(即沃邦攻城法)平均可抵禦17- 22天,如果有二重堡,則可抵禦27-28天。”可見笛卡兒式的理性、幾何精神、套用科學在社會當中對戰爭已然起到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法荷戰爭持續到1678年,其間英國退出戰爭,荷蘭、神聖羅馬帝國、布蘭登堡、西班牙聯合對抗法國,杜倫尼大元帥在阿爾薩斯戰死,但法軍仍然占領了弗朗什-孔泰,維持著咄咄逼人的態勢。經過談判,1678年8月參戰各國簽訂了《奈梅根和約》。法國雖然沒有實現對荷戰爭的原定計畫,而且還向荷蘭降低了關稅;但是在其他方面法國卻謀取到謀得更多的權益;法國終於獲得了弗朗什-孔泰和佛蘭德斯的康布雷與瓦朗西延,同時迫使布蘭登堡交出它所占領的瑞典領地,並轉而投靠法國。
1686年7月,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瑞典、巴伐利亞等德意志邦國組成奧格斯堡同盟,抵製法國擴張。1688年9月,法國對奧格斯堡同盟宣戰,攻入巴拉丁選侯領地,大同盟戰爭爆發,11月,法國對荷蘭宣戰。1689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隨即公開反法。其後一年半時間,英國、布蘭登堡、薩克森、薩伏伊相繼加入奧格斯堡同盟(亦稱大同盟)。1690年,法軍擊敗荷蘭陸軍,同年圖爾維爾指揮法國海軍擊敗英國海軍。1691年,瑞典退出奧格斯堡同盟。1693年,法國試探議和,遭奧格斯堡同盟拒絕。隨後開始分化瓦解工作,1695年,薩伏伊作出中立承諾,次年6月,秘密簽訂法、薩《都靈和約》。其後,荷蘭、英國對議和予以回響,各國開始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