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敬貴

馬敬貴

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學家、古蘭經音韻學專家、阿拉伯語語法教授,人文社會學者、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常年任UC遠程教育系列語法學音韻學、人文社會學講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敬貴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7年5月7日
  • 職業:少數民族語言學
概述,研究方向,學術成果,古蘭經音韻學,國語-阿拉伯語語法,經歷,個人堅持,

概述

馬敬貴字優素夫,筆名艾布胡賽尼。1957年5月7日生。祖籍甘肅臨夏市紅園。現住新疆昌吉市。

研究方向

(一)阿拉伯語言文化;(二)古蘭經音韻學;(三)中西亞文字書法;(四)西北人文社會學。

學術成果

馬敬貴主要致力於國語-阿拉伯語語法、古蘭經音韻學等方面的研究,三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終於取得了成功,創出了一條淺顯易學的古蘭經音韻學普及路子,使眾多莘莘學子得益。他推翻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的阿語難學的謬論,根據研究和實踐,提出阿拉伯語語法是“世界上最賦有規律的語法、最易學的一種語言”的這一主張。其中音韻學是先生開創和主攻的一項新的學科。先生注意到與任何語種不同的是,阿拉伯語具有很強的韻律特徵即超音段特徵,支配或貫穿於她的是節律(suprasegmental)。基本音素元音、輔音,強弱高低音長音短等音色特徵,在語音學中表現為聲調、語調、重音、節奏的音韻,都是他所涉獵的。從八十年代開始,我國西北掀起了古蘭經學習熱潮,“阿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幾乎成為定論。但先生認為之因為“難學”,多半是不得要領步入“歧途”造成的。基於此,先生試圖在國人中開啟古蘭經音韻學,花費精力對阿拉伯人與國人的發音部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不同區域人種口腔構造的差異而發音不同,從而對應的部位發音音韻相異的學說,為此先生創造性地把傳統的結構分析方法和新興的社會語言學調查方法結合起來,起草了一整套簡明易懂的音韻學教案,填補了我國阿拉伯語音韻學研究的空白。

古蘭經音韻學

先生的最大成就是創立了一整套音韻學理論並運用於教學的實踐。根據中國人口腔發音部位與阿拉伯人口腔構造的不同,將阿拉伯音韻學巧妙地推廣在教學中。按照國人發音部位的特點,首創把阿拉伯字母劃分為三類,第一類18個常音字母;8個倭音字母;2個高音字母。從而使初學者變得容易並且掌握得非常準確。初學者一般在一周內即能學會阿拉伯語28個字母的發音與拼讀,縮短了因為發音部位指點教學而荒廢的大量時間,大大地促進了整個教學過程。

國語-阿拉伯語語法

漢語語法研究又是先生用力最多的領域。先生從學用外語必須精通母語的實際出發,在語法規則方面沁入了畢生的心血。凡是語言學大師的著作他都研究,國語大師呂叔湘王力的論著他都加以註疏,並進行大量的應運提綱式實例分析。誦讀學方面的所有阿拉伯語原著他都字字分析,句句斟酌。先生在翻譯《有益的嚮導》這部音韻學專著時,不是只翻譯它的表面文字,而是攫取其精華,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註疏,使學生容易掌握並融會貫通。

經歷

先生少年時研讀古典詩詞,後攻讀語言文學。及長,興趣廣泛,博覽群書,至文學功底深厚。學生時期曾發表了多部學生文章,長期擔任學生會領導職務,鑽研探討科學難題和學術活動,隨之進取“文豪”之興趣大增,在學生會中紅極一時。少時,受乃父指導,深知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文學道路舉步維艱,便轉向不涉及政治的語言學。訪名師遺老習學語言學,學有長進,不僅精通阿拉伯語、維吾爾語,更兼漢語語言學功底紮實,且志趣廣泛,研究課題寬廣新穎、開創性強,撰寫、主編各種條例、規定、制度多部,重要譯作多部,在語言理論、現代漢語、古漢語、社會語言學、中西亞語言學、阿拉伯語語法學、音韻學等領域都有涉及,為語言科學語言教學的發展做出了奉獻。
先生博覽群書,涉獵廣泛,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少年時代就已經萌發了對國學的熱愛。還在念國小期間,先生一邊從古人的著作中品味其深邃的思想、高潔的人格以及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一邊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心靈所感訴諸文字。先生積極學習不同於文言文的現代文體和創作方式,初高中時代一直在牆報發表系列散文和新詩,開始嶄露頭角。懷著少年時代的文學夢想,先生選修攻讀了語言文學專業,青年時期簡直就是在批判與造反中度過的。先生自嘲說,是文化大革命的口誅筆伐大勢造就了我們的敏銳感應和犀利的思維形式。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先生認識到:墨守成規、固步自封不是出路,與時俱進、去粗取精才是良策。先生堅信學無止境,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先生依舊思維敏捷,筆耕不輟、探求新知,推出新成果,在學術界依然相當活躍。為了開闢更廣闊的語言學研究領域,不斷完善語言學科體系的建設,先生仔細研讀社會學方面的著作,學習各種社會調查的方法,以推進社會語言學的探索,對音韻學發音部位的異同問題進行著攻關性研究。

個人堅持

先生始終堅持知識分子獨立思考的立場和批判意識,從不隨波逐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先生對不同師門、不同流派的學者一視同仁,從無門戶之見、唯以學術為本,認為對的觀點都會吸收,從不因人而廢言,也從不以“下問”為恥,所以先生常常能發現許多被別人所忽視的東西。
見人之所不能見,言人之所不能言,這是大師;忍人之所不能忍,聽人之所不能聽,這是仁者。《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以此為人格和學術品德的追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