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尿藤

馬尿藤

馬尿藤(學名:Campylotropis bonatiana)為豆科杭子梢屬下的一個種。半灌木或小灌木,高0.7-2米。枝常呈之字形屈曲,與葉柄均具銳三棱,並有狹翅。花冠紅紫色或紫紅色,莢果斜橢圓形,具短喙尖,果頸長約1.5毫米,表面密被稍貼伏的短柔毛。花、果期8-12月,果熟期多在11-12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尿藤
  • 拉丁學名:Campylotropis bonatiana (Pamp.) Schindl. 
  • 別稱:毛三棱枝杭子梢,三棱梢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豆科
  • 亞科:蝶形花亞科
  • :山螞蝗族胡枝子亞族
  • [艹/杭]子梢屬
形態特徵,植株,枝,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

半灌木或小灌木,高0.7-2米。

枝常呈之字形屈曲,與葉柄均具銳三棱,並有狹翅,被微柔毛或短柔毛,沿棱、翅並生有長纖毛,少為植株中、下部的枝毛稀少或幾無毛。

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狀鑽形,長1.2-1.7厘米;葉柄長1.5-6厘米,三棱形,具較寬的翅;小葉卵狀長圓形、近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1厘米,寬0.6-3.4厘米,先端銳尖至鈍,稀微凹,具小凸尖,基部寬楔形或有時近圓形,上面貼生短柔毛或微柔毛以至無毛,下面較密生絹毛狀長柔毛或短柔毛以至逐漸過渡到密生白色或淡黃褐色絹毛,稀為疏生毛,主脈於葉下面特別隆起並密生毛。

總狀花序每1-2腋生並頂生,長達10厘米或更長,總花梗長0.8-3厘米,常於頂部形成無葉而僅具托葉的大圓錐花序;苞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4毫米,宿存;花梗長5-8(-10)毫米,被稍貼伏的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花萼長4.5-6毫米,稍深裂,被長柔毛或絹毛,下方萼裂片明顯較其他裂片長,上方萼裂片大部分合生,先端分離部分長0.5-1毫米;花冠紅紫色或紫紅色,長10(9)-12毫米,龍骨瓣內彎略成直角,瓣片上部比瓣片下部(連瓣柄)短1.5-2.5毫米;子房有毛。

莢果斜橢圓形,長5.5-7(8)毫米,寬3.5-4毫米,具短喙尖,果頸長約1.5毫米,表面密被稍貼伏的短柔毛。

花果期

花、果期8-12月(果熟期多在11-12月。

生長環境

馬尿藤生長於海拔1200-3000米的山坡、灌叢、乾燥坡地、林邊、林內或路邊草地等處。

分布範圍

馬尿藤產自雲南。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省昆明。 本種小葉形狀、寬窄、毛的多少變化較大而連續,很難區分為不同的種群或種下類群因此我們將Campylotropis franchetiana Lingelsh. et Borza併入於本種之中。

主要價值

馬尿藤全草入藥,治跌打、皮膚病、感冒、腎炎。(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彝藥】阿牙略錫,阿衣諾錯:全株治口腔炎,肺炎,腎炎,膀胱炎《滇藥錄》。
阿衣糯錯:全株用於感冒發熱,鼻炎,痢疾,膀胱炎,腎炎,跌打損傷《滇省志》。
全草:辛、微甘、澀,平。發汗解表,清熱利濕。用於跌打損傷,皮膚病,感冒,腎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