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青銅繭形壺
- 出土地點:甘肅省張家川縣馬家塬遺址
- 館藏地點:甘肅省張家川縣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
繭形壺,是戰國至秦漢時期流行的一種形狀獨特的器物,由於其腹部形狀特徵(正視多呈橢圓形,側視呈圓形)類似於我們常見的蠶繭,因而被考古工作者名為“繭形壺”。2006年,馬家塬戰國墓的發掘,轟動了考古學界,併入選“200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而其中出土於該遺址3號墓,帶有銘文的青銅繭形壺十分珍貴,全國僅此一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堪稱國寶,現藏於甘肅省張家川縣博物館。2014年11月,APEC會議期間,在中國國國家博物館,青銅繭形壺和來自於全國各地的文物精品首次在“絲綢之路文物展”上露面,受到了參觀者的讚譽,宣傳了絲路文化精神和價值。2016年3月以來,青銅繭形壺參與“大秦文化特展”,先後亮相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其他參展的文物精品一起,為台灣同胞帶來一場豐盛地視覺盛宴。
青銅繭形壺,口徑9.3厘米,最大腹徑28.4厘米,最大底徑15.4厘米,通高25.6厘米,敞口,束頸,繩紋形圈足,腹呈橫向長橢圓狀。頸部以29枚精美的貝紋,呈環狀裝飾,頸肩部飾有鋪首。通體飾瓦棱紋,每隔一瓦棱紋,內飾蟠螭紋,造型渾厚樸實。尤為珍貴的是,底部鑄有陽刻銘文,經相關專家釋讀,為一“鞅”字,這也是馬家塬遺址目前出土的、唯一帶有文字信息的器物,隨著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它可能是解讀秦戎關係的一把鑰匙。
繭形壺,最早作為情報工具用於戰爭,《孟子·備穴》對繭形壺的製造和使用做了詳細的說明:“穿井城內,五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為罌,容四十斗以上,固順之以薄革,置井中,使聰耳者伏罌而聽之,審之穴之所在,鑿穴迎之”。即將聽瓮埋於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層厚厚的皮革,派聽覺靈敏的人伏在瓮口靜聽傳自地下的聲音,確切弄清楚地方的方位,以便採取應對措施,這叫“罌聽”,而《孟子》中對“罌”的記載,可以說是對繭形壺用於戰爭的最早記錄。戰國後期,諸侯之間相互稱雄爭霸,遊牧民族也經常藉機入侵,秦人最先創造性地接受了繭形壺,並大量地用於爭霸和統一天下的戰爭,隨著秦國的征服,繭形壺的使用也開始流向全國各地。在不斷地戰爭實踐中,繭形壺在器形上得到了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使其用途不僅僅作為作為竊聽的工具用於戰爭,而且還作為容器用於生活中,在長距離的行軍和遊牧中,將士們將繭形壺懸掛於馬背,內盛酒水,攜帶方便,不易溢出,以解決旅途饑渴。遇有敵情,將其深埋於地下,將耳朵貼於壺口的地方,用於探聽遠方騎兵的馬蹄聲,以此來推測敵軍的動向。考古成果證明,馬家塬戰國墓地屬於戰國晚期、秦人統治下的某一支西戎貴族首領的墓地,而繭形壺出現於馬家塬墓地,充分證明了秦和西戎的密切關係。
這件青銅繭形壺,材質獨特,器形精美,是出土先秦同類器物中最珍貴的一件,真實地反映了先秦時期關隴地區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湛技藝,對研究我國古代冶金鑄造史、秦戎關係史等均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