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勝

馬天勝(1917年~1941年)原名李本橋,字景溫。南樂縣城東小江村人。歷任中共南樂縣二區區委書記,中共南樂縣委宣傳部長,中共南樂縣委書記,中共清西工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馬天勝
  • 籍貫南樂縣城東小江村
  • 出生日期:1917年
  • 逝世日期:1941年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933年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師範。在一二·九運動影響下,他與郭獻瑞、王涌波、孫立憲、張志等組織"讀書會",共同探討救國救民道理,並不斷秘密散發傳單,開展為革命募捐活動。西安事變後,他與郭獻瑞等同學廣泛宣傳中共解決西安事變的正確方針,幫助不少同學端正認識。1937年4月,郭憲瑞畢業離校,讀書會公推李本橋為召集人。李本橋繼續利用這一組織形式,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團結進步師生,壯大革命力量。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振華、晁哲甫為培養抗日幹部,在七師舉辦短期訓練班,李本橋帶領讀書會成員積極參加,並發揮骨幹作用。8月,南樂縣抗日救國十人團成立。李本橋與郭獻瑞、張志、宋朝興等深入南樂縣東一帶宣傳發動民眾,在韓張、福堪、千口等地組織發展"十人團",團結大批抗日救亡積極分子。10月,李本橋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共南樂縣二區區委書記。1938年春,李本橋受黨組織委派到國民黨南樂縣政府領導的抗日自衛團做政治工作,為教育、改造這支武裝,擴大抗日陣線做了大量工作。5月,與郭獻瑞、郭良才、白潛等組織南樂縣抗日救國會。隨後,中共南樂縣工委以救國會的名義在全縣舉辦多期抗日救亡訓練班,建立區、村抗日自衛隊,發展一批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把抗日救亡活動推向了高潮。12月,李本橋任中共南樂縣委宣傳部長。
1939年秋,為便於工作,李本橋改名馬天勝。1940年4月,南樂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馬天勝任中共南樂縣委書記。5月,南樂縣委、縣政府將全縣劃為6個區,並在各區建立區委和政權機構,為創建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奠定了組織基礎。年中,“紅槍會”(亦稱快道會)活動猖獗,反對抗日政府法令,破壞抗日工作,並打死打傷獨立團幹部戰士。獨立團被迫進行自衛還擊。馬天勝和劉法堯、獨立團長趙尊康等決定對"紅槍會"的首要分子進行堅決打擊,對受蒙蔽的多數人進行思想教育,使其分化瓦解。"紅槍會"很快煙消雲散。
1940年9月,南樂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開展較大規模的擴軍工作。馬天勝帶領縣區幹部深入農村,廣泛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動員青年報名參軍。不到1個月,全縣就組建成450人的青年營,後編入南進支隊21團。冬,馬天勝調任中共清西工委書記。1941年2月,清西辦事處與西南辦事處合併,建立衛河縣,馬天勝任縣委書記。馬天勝到任後,很快在全縣建立健全了區、村黨的組織和政權機構,組織起以衛河基幹大隊為主體的抗日武裝,成立了各種民眾抗日團體。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馬天勝帶領衛河縣、區幹部堅持與民眾同生死、共患難,就地開展游擊戰,沉重打擊了日偽軍力量。
1941年9月,馬天勝在跳堂村召開衛河縣區委書記會議,布置全縣的對敵鬥爭。會議開至深夜方散,隨後分散轉移。他與警衛員在趙莊村東一個打穀場裡露宿,黎明時分突遭南樂縣日偽警備隊襲擊。馬天勝在突圍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