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勃菌目是 (Gasteromycetes) ,真菌門、擔子菌亞門、腹菌綱下一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勃菌目
- 界:真菌界
- 門:真菌門
- 亞門:擔子菌亞門
- 綱:腹菌綱
形態特徵,主要價值,科目分類,
形態特徵
腹菌綱 (Gasteromycetes) ,真菌門、擔子菌亞門下一綱。真菌的擔子果發達,有柄或無柄,被果型,擔子形成在完全閉合的擔子果內。擔孢子不能彈射。擔孢子成熟後從擔子果的孔口或破裂的擔子果內散出。通常認為腹菌綱真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類群。有些腹菌綱真菌的擔子果成熟後包被破裂,內部產生柄狀組織,將產孢組織連同擔孢子推出,如紅鬼筆、軸灰包菌、竹蓀等。馬勃目(Lycoperdales)的擔子果近球形,如馬勃、地星等。地星的擔子果行兩層包被,包被中央有一孔口,不開裂,外包被在潮濕條件下裂成數片,呈星狀開裂。
主要價值
大多數腹菌綱真菌為腐生的,少數與松樹共生形成菌根,有些可食用,如竹蓀和馬勃屬的一些種類,有的可作藥用。
科目分類
腹菌綱的 1目。本目真菌的子實體一般近球形或梨形,直徑從幾毫米到 1米以上。通常無柄,有時有假柄。有外包被和內包被,造胞組織的發育是珊瑚型或其變型,成熟時變為粉末,有胞絲。擔孢子色淡。
子實體早期常生地下,成熟時地上生,常長在樹樁、朽木或林中地上,也有些種類長在田野或城市的草地上。
學者們對本目的分類意見不一。D.M.德林(1973)將本目下分4科:①蛛包科:子實體小,包被胞,成熟時脫落,造胞組織腔很小,每個腔內有子實層,成熟時分開,無胞絲和不孕基部;②間包科:包被通常不開裂,有3~4層,造胞組織成熟時變成粉狀;③地星科:外包被星狀開裂,3層,內包被露出,並在頂端開裂。造胞組織成熟時變成粉狀,像擔子頭,小梗等長;胞絲無隔膜,一般不分枝,經常明顯地組成1個假中心軸;④馬勃菌科:有1層外包被,常脫落,以孢子囊頂端孔口開裂、或從上部磨損、或偶爾成放射狀小裂片等方式放出孢子。擔子圓柱形,常具長短不一的小梗,胞絲有隔膜或無,分枝典型。
多數種類可食。幼時內部白色,老後變成褐色,風味已變,但無毒。許多種類可作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