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馬刀》:“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類甚多,長短大小、厚薄斜正,雖有不同,而性味功用大抵則一。”蚌者,蛤蜊也。
⑴《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
隋唐·楊上善《太素·卷第八·經脈連環》註:“馬刀,謂癰而無膿者是也。”
明·馬蒔《靈樞注證發微》云:“馬刀夾癭,皆頸項腋脅所生瘡名。”
明·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十》註:“馬刀,瘰癧也。俠癭,俠頸之瘤屬也。”
李經緯、鄧鐵濤等主編《中醫大辭典》:“馬刀 即馬刀瘡。出《靈樞·經脈》。馬刀生耳之前後,忽有瘡作核,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馬刀瘡。……馬刀瘡 病名。見《醫學正傳》卷六。《瘍科準繩》卷三》:‘又有馬刀瘡,亦生於項腋之間,有類瘰癧,但初起其狀類馬刀,赤色如火燒烙極痛,此瘡甚猛,宜急治之。’……馬刀挾癭 病名。又名癘串。《靈樞·癰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馬刀俠癭,即馬刀挾癭。俠通挾。……馬刀挾癭,瘰癧。易生在頸項及腋下。”
楊鵬舉主校注《靈樞經·經脈第十》註:“馬刀挾癭:即瘰癧,生在頸項或腋下等部位。”
周海平、申洪硯、朱孝軒主編《黃帝內經大詞典》:“[馬刀] 病證名詞 瘰癧之病。……[馬刀俠癭] 病證名詞 瘰癧之病和頸項瘤腫之證。”
⑵《靈樞·癰疽》云:“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太素·卷第二十六·癰疽》註:“馬刀亦謂癰不膿者是也。頸前曰嬰也。”
清·張志聰《靈樞集注》:“‘其癰堅而不潰者’,承上文而言,癰在膺腋之間,堅而不潰者,此為馬刀夾癭。《金匱要略》曰:‘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痹夾背行,苦腸鳴,馬刀夾癭者,皆為勞得之。’夫馬刀夾癭,足陽明之症也。”
⑶《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云:“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清·尤怡(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云:“李氏曰:癭生乳腋下曰馬刀,又夾生頸之兩旁者為俠癭。俠者,挾也。馬刀,蛤蜊之屬,瘡形似之,故名馬刀。癭,一作纓,發於結纓之處。二瘡一在頸,一在腋下,常相聯絡,故俗名癘串。”
清·周揚俊《金匱玉函經二注》云:“癭者,即瘰癧也,以其形長如蛤,為馬刀。或在耳前後,連及頤頷頭下,或下連缺盆,以及胸肋,皆謂之馬刀。”
瘰癧者,何病也?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瘰癧》云:“此證小者為瘰,大者為癧。當分經絡:如生於項前,屬陽明經,名為痰瘰;項後,屬太陽經,名為濕瘰;項之左右兩側,屬少陽經,形軟,遇怒即腫,名為氣癧;堅硬筋硬者,名為筋癧;若連綿如貫珠者,即為瘰癧;或形長如蛤蜊,色赤而堅,痛如火烙,腫勢甚猛,名為馬刀。……”
語出《靈樞.經脈篇》等篇。本症即「瘰癧」。
其生於髒下,形如馬刀的名為「馬刀」, 又稱「馬刀瘡」;生於頸旁如貫珠的名稱「俠癭 」。
兩處病變常相關聯,為頸腋部淋巴結結核。
又,馬刀俠(挾)癭,見於中醫經典《內經》和《金匱要略》。
病因
瘰癧以其多發於頸項、甚至延及胸腋,常結核連續成串,累累加貫珠狀而得名。單個發生者,稱結核;小的結核,與周圍不粘連而活動者,稱為瘰;大的結核,與周圍組織粘連不活動者,稱為癧;因其破潰形成竇道及瘺管者,稱為鼠瘺;結核連續,連及胸腋者,稱為馬刀俠癭。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由結合桿菌所致的淋巴結核和非典型分枝桿菌所致的頸淋巴結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