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

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

《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是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馬克斯·韋伯。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
  • 作者:[德]馬克斯·韋伯
  • ISBN:9787010089898
  • 頁數:498頁
  • 定價:65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是《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的較早中文譯本。主要有四部分內容。一部分是編者撰寫的韋伯的生平及思想概述。另外三個部分是韋伯的著述,包括韋伯的三篇著名演講,即“以政治為業”、“以學術為業”和“德國的資本主義與鄉村社會”,前兩篇表明了韋伯對於現代政治人和知識人的總體評價,以及韋伯本人的價值立場,堪稱思想史上的不朽傑作,第三篇則是從巨觀背景論述了以德國為核心的中歐地區在現代世界與西歐、北美形成的反差、原因以及可能的前景.對於理解現代資本主義文明在並非平衡發展歷史中的意義具有獨特的啟發價值。除此之外的兩個部分均選自《經濟與社會》和《宗教社會學文集》,反映了韋伯方法論體系的基本框架,主要是通過對權力、群體、制度和文化傳統的比較研究,論述觀念與現實的因果關係以及互為因果的歷史過程.揭示了歷史發展是多元動力而不是單一或要素的作用。

圖書目錄

中譯者 前言
1948年版英譯者前言漢斯·格特賴特·米爾斯
1991年版前言布萊恩·特納
導讀韋伯其人其作
一 傳略
二 政治關切
三 思想取向
(一) 馬克思與韋伯
(二) 官僚制與超凡魅力:歷史哲學
(三) 社會科學的方法
(四) 觀念與利益的社會學
(五) 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與類型
(六) 自由的條件與人的畫像
第一部分 學術與政治
四 以政治為業
五 以學術為業
第二部分 權力
六 權力的結構
(一) “大國”的聲望與權力
(二) “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
(三) 民族
七 階級、身份、政黨
(一) 受經濟因素決定的權力與身份秩序
(二) 由市場狀況決定的階級狀況
(三) 出於階級利益的共同行動
(四) “階級鬥爭”的類型
(五) 身份榮譽
(六) 身份分層的保障因素
(七) “種族”隔離與“種姓”
(八) 身份特權
(九) 身份分層的經濟條件與結果
(十) 政黨
八 官僚制
(一) 官僚制的特徵
(二) 官員的地位
(三) 官僚制的前提和原因
(四) 行政任務的量變
(五) 行政任務的質變
(六) 官僚制組織的技術優勢
(七) 官僚制與法律
(八) 行政手段的集中
(九) 社會差異的扯平
(十) 官僚機器的恆定性
(十一) 官僚制的經濟與社會結果
(十二) 官僚制的權力地位
(十三) 官僚制的發展階段
(十四) 教育和訓練的“理性化”
九 超凡魅力權威的社會學
(一) 超凡魅力的一般性質
(二) 超凡魅力權威的基礎和不穩定性
(三) 超凡魅力王權
十 紀律的意義
(一) 紀律源起於戰爭
(二) 大規模經濟組織的紀律
(三) 紀律和超凡魅力
第三部分 宗教
十一 世界性諸宗教的經濟倫理——宗教社會學比較研究導論
十二 新教教派與資本主義精神
十三 中間考察——宗教拒世及其方向
(一) 拒世的動機及其理性結構的意義
(二) 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的類型學
(三) 遁世的方向
(四) 經濟領域
(五) 政治領域
(六) 美學領域
(七) 性愛領域
(八) 思想領域
(九) 神正論的三種形式
第四部分 社會結構
十四 德國的資本主義與鄉村社會
十五 民族性與容克
十六 印度:婆羅門與種姓
(一) 種姓與部落
(二) 種姓與行會
(三) 種姓與身份群體
(四) 種姓的社會品第秩序概說
(五) 種姓與傳統主義
十七 中國的士
(一) 孔子
(二) 考試制度的發展
(三) 儒學教育的類型學地位
(四) 士的身份榮譽
(五) 君子的理想
(六) 官員的聲望
(七) 經濟政策面面觀
(八) 士的政治對頭:蘇丹制與宦官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