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視閾中的意識形態性質研究

馬克思視閾中的意識形態性質研究

《馬克思視閾中的意識形態性質研究》是楊德霞編著的社科著作是,首版時間是2017年01月01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克思視閾中的意識形態性質研究
  • 作者:楊德霞
  • 首版時間:2017年01月01日
  • 字數:241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該成果較系統地梳理了國內外學術界關於意識形態的不同觀點,對意識形態相關問題做了較為系統而深刻的論述,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作了頗有新意的闡釋,對推動相關研究和意識形態建設具有啟示意義。本書的出版,對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了解相關學界動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正確分析我國意識形態狀況,增強意識形態建設自覺,也具有實踐意義。

作品目錄

  • (一)主要內容
  • (二)結構
  • (一)國內學者研究路徑的總體概括
  • (二)國內研究涉及的主要方面及代表觀點
  • (三)國外學者的研究狀況
  • (四)小結
  • 一、問題的提出及其意義
  • 二、研究現狀
  • 三、本書的主要內容及其結構
  • 四、對一些術語的說明
第一章 馬克思意識形態性質理論的歷史凸顯和時代回應
  • (一)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化後引發的憂慮
  • (二)馬克思主義“非意識形態化”的衝動
  • (一)自發性與自覺性的碰撞
  • (二)一元與多樣的較量
  • (一)無盡的遺憾:《德意志意識形態》缺位說
  • (二)文本的誤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引導說
  • (三)不得已的選擇:現實實踐驅使說
  • (一)意識形態與科學的兼容性論爭
  • (二)意識形態與科學統一的道路探尋
  • 一、意識形態與科學:水火不容的兩端?
  • 二、意識形態與列寧:負重前行的背叛者?
  • 三、意識形態與思想政治工作:極權統治下的思想奴役?
  • 四、意識形態與馬克思主義:非此即彼的選擇?
第二章 路徑依賴下的用語慣性:哲學語境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
  • (一)宗教批判的虛妄
  • (二)思想的“激進”與政治的保守
  • 一、意識形態的出場及其命運流變
  • 二、論戰概念:青年黑格爾派的思想體系
第三章 階級鬥爭的重要戰場:政治學語境中的思想領導權爭奪
  • (一)革命意識形態的內涵
  • (二)革命意識形態所採取的形式
  • (三)革命意識形態的發展趨勢
  • (一)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的作用
  • (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何以居於主導地位?
  • (三)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的發展特點
  • 一、一般概念:統治階級的思想體系
  • 二、潛在概念:革命階級的思想體系
第四章 地形學的隱喻:社會結構語境中的位置判斷
  • (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意識形態指錯誤的意識?
  • (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意識形態是社會發展的阻力?
  • (三)《〈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意識形態專屬於資產階級?
  • 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對意識形態的進一步闡釋
  • 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並不說明意識形態永恆
  • 三、幾種對《〈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意識形態的否定理解及其剖析
第五章 術語的“隱退”:日常生活語境中的拜物教批判
  • (一)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然化
  • (二)資本主義社會的美化
  • (三)工人階級批判精神的淡化
  • (一)商品拜物教
  • (二)貨幣拜物教
  • (三)資本拜物教
  • 一、拜物教的產生:屬性的錯認
  • 二、拜物教的社會影響:保護資本主義
第六章 馬克思視閾中的虛假意識形態及其解讀的方法論思考
  • (一)正本與副本:“意識形態沒有歷史”
  • (二)真理與價值:意識形態與階級發展之關係
  • (三)“意識形態一般”與“意識形態具體”:我們與“德國哲學的意識形態的見解的對立”
  • (四)自謙與反諷:“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 (五)詞句與精神實質: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的主旨與訴求
  • (一)虛假性之一:對生活世界的“顛倒”
  • (二)虛假性之二:曲解或撇開人類史,陷入永恆性的幻想
  • (三)虛假性之三:階級利益的異己性
  • (四)虛假性之四:淺嘗輒止避重就輕的探討
  • 一、馬克思視閾中的虛假意識形態及其表現
  • 二、解讀馬克思視閾中意識形態性質的方法論思考
第七章 未竟的思考:擺脫“虛假意識”宿命的路徑探索
  • (一)意識形態批判性的重要意義及其主要要求
  • (二)自我批判的重要性及著力點
  • (一)宣傳教育與環境治理的關係
  • (二)意識形態現實化的著力點
  • (一)無產階級的解放是真正的人的解放
  • (二)人類解放的理想與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
  • (三)意識形態要處理好話語創新與話語延續的關係
  • (一)向時而思:馬克思主義取得話語權的重要依據
  • (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基本原則
  • 一、不斷回應時代課題,提升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 二、階級性話語與人類性話語的統一,提升意識形態的統攝力
  • 三、宣傳教育與環境治理的互動,促進意識形態的現實化
  • 四、批判與自我批判的結合,促進意識形態的自我發展

版本信息

  • 作者:楊德霞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責任編輯:李岩
  • 出版時間:2017年01月01日
  • 技術編輯:劉碩
  • 開本:1/16
  • 版次:第1版
  • 裝幀:平裝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數:241000
  • I S B N:978-7-5147-0637-6
  • 語種:漢語

作者簡介

楊德霞,漢族,1984年4月生,籍貫四川省漢源縣。2010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研究系,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10—2013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雛鷹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當代意識形態。近5年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紅旗文稿》《教學與研究》《理論視野》《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