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哲學論述摘編
- 作者:中共中央編譯局
- 類別:政治
- 首版時間:2015年5月
- 字數:約368000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前言 | 五、事物運動的規律性 |
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一)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全新的世界觀 | 1.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矛盾 |
1.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 2.同一性中包含著差異和變化 |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 | 3.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是對立面的統一 |
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基石 | (二)事物的發展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 |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方法論 | 1.事物是質和量的統一 |
1.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和指南 | 2.質量互變規律 |
2.唯物辯證法是分析事物的銳利思想 | (三)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
3.唯物史觀是觀察社會歷史的科學方法論 | 1.辯證的否定 |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實現了哲學的革命性變革 | 2.事物的螺旋式發展 |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 | (四)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 |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 1.本質和現象 |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 | 2.內容和形式 |
二、物質與意識前言 | 3.原因和結果 |
一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4.必然性和偶然性 |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全新的世界觀 | 5.可能性和現實性 |
1.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 (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 | 1.具體是多樣性的統一 |
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基石 | 2.要善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方法論 | 3.科學理論的運用要隨時隨地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
1.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和指南 | 六、社會發展基本規律 |
2.唯物辯證法是分析事物的銳利思想 | (一)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
3.唯物史觀是觀察社會歷史的科學方法論 | 1.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實現了哲學的革命性變革 | 2.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與人的歷史主動性 |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 | 3.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 |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 |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 | 1.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 |
二 物質與意識 | 2.生產力及其要素 |
(一)世界統一於物質 | 3.生產關係及其要素 |
1.物質的客觀實在性 | 4.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
2.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 5.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 |
3.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 (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
4.運動的性和靜止的相對性 |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5.空間和時間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 | 2.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
(二)自然與人 | 3.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
1.人靠自然界生活 | 4.的階級性 |
2.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 (四)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 |
3.人與自然的統一 |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
(三)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及其相對獨立性 |
1.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 3.社會意識的階級性 |
2.物質決定意識 | 4.積極傳播階級的思想 |
3.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存在 | 七、人民民眾與個人的歷史作用 |
4.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 | (一)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
5.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地看問題 | 1.在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兩種歷史觀的對立 |
三、實踐與認識 | 2.人民民眾創造歷史 |
(一)實踐的本質 | (二)個人在歷史的作用 |
1.實踐是感性的人的活動 | 1.歷史唯物主義承認個人在歷的作用 |
2.實踐是人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 | 2.歷史人物能夠促進或者延緩社會發展 |
3.實踐是社會的歷史的活動 | 3.全面地歷史地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 |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 (三)民眾、階級、政黨、之間的關係 |
1.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 1.歷史活動是民眾的活動 |
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 2.民眾、階級、政黨、之間的辯證關係 |
3.認識的有限性與無限性 | 3.黨要經常同民眾保持真正的聯繫 |
(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 八、社會主義 |
1.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係 | (一)社會形態及其演進 |
2.真理的性和相對性 | 1.經濟的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史的過程 |
3.人類實踐提供真理的客觀標準 | 2.社會發展諸形態 |
(四)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 3.社會形態演進的一般進程與特殊進程 |
1.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 (二)社會主義必然戰勝資本主義 |
2.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 1.資本主義危機的不斷深化 |
3.人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也改造自身 | 2.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條件 |
4.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 3.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
四、世界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 | (三)社會主義是的階段 |
(一)世界的普遍聯繫 | 1.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 |
1.世界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而交織起來的畫面 |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諸方面的任務和目標 |
2.每個事物是和其他的每個事物聯繫著的 | 3.社會主義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 |
(二)世界的永恆運動和發展 | (四)是人類崇高的社會理想 |
1.事物的相互作用就是運動 | 1.人類解放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
2.事物作為發展過程而存在 | 2.堅定社會主義和理想信念 |
3.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性 | 3.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 |
(三)唯物辯證法與形上學思維方式的對立 | 後記 |
1.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規律的科學 | |
2.反對形上學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