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哲學要義

馬克思哲學要義

《馬克思哲學要義》是趙敦華創作的一部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

該書按照主題,把馬克思哲學分為啟蒙哲學、批判哲學、政治哲學、實踐哲學和辯證哲學等五個部分,對文本進行分析性解釋。該書從淺到深、由部分到整體,前三個部分敘述馬克思哲學的不同側面,後兩個部分分析重構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的論證過程和學術體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克思哲學要義
  • 作者:趙敦華
  • 類別:哲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18年
  • 字數:35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按照主題,把馬克思哲學分為啟蒙哲學、批判哲學、政治哲學、實踐哲學和辯證哲學等五個部分,對文本進行分析性解釋,每個部分都包括從早期到晚期的文本。“啟蒙哲學”主要解釋馬克思哲學從古希臘哲學到德國古典哲學的哲學史背景,“批判哲學”主要解釋馬克思哲學的領域和方法,“政治哲學”主要解釋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畢生從事政治鬥爭的理論基礎,“實踐哲學”主要解釋唯物史觀的哲學基礎,“辯證哲學”解釋馬克思改造黑格爾辯證法的歷程,重點闡述《資本論》第一卷論證剩餘價值學說的邏輯結構和邏輯闡述。這五章的內容有從淺到深、由部分到整體的順序,前三章敘述馬克思哲學的不同側面,“實踐哲學”和“辯證哲學”分析重構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的論證過程和學術體系。

作品目錄

關於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引文和縮略語的說明
前言
第一章 啟蒙哲學
第二章 批判哲學
第三章 政治哲學
第一節 啟蒙之子
第一節 馬克思批判哲學的特徵
第一節 馬克思政治哲學的三個維度
第二節 啟蒙時代的哲學史
第二節 宗教批判
第二節 德國封建專制的歷史批判
第三節 關於馬克思的道德哲學
第三節 意識形態批判
第三節 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的現實維度
第四節 恩格斯的啟蒙觀

第四節 政治批判的未來維度
第五節 葛蘭西的“啟蒙文化哲學”


第四章 實踐哲學
第五章 辯證哲學
結束語 馬克思哲學的歷史命運和現實意義
第一節 黑格爾式的實踐觀
第一節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邏輯部分)
參考文獻
第二節 走向唯物論的實踐
第二節 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核心”

第三節 唯物史觀的奠基
第三節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辯證方法

第四節 唯物史觀的實踐哲學
第四節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探索之路


第五節 《資本論》的系統辯證法


第六節 剩餘價值學說與《資本論》其他部分的關係

作品思想

該書堅持“分析與綜合、證明與敘述相結合”,“邏輯與歷史、思辨與事實相結合”等方法,以文本的深度解讀為依託,提供了對於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理解。
採用了一種獨特的視閾和分析框架來展開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研究。作者在徹底否定和摒棄阿爾都塞的“斷裂論”以及打破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分野的同時,既沒有從歷史的維度對馬克思一生進行劃分,如通常所說的早期、中期、晚期或青年、晚年,也沒有按照一般的理論結構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劃分,比如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價值論、歷史觀等,而是從啟蒙哲學、批判哲學、政治哲學、實踐哲學、辯證哲學等5個維度,依循5條相互交叉、相互貫通的邏輯主線,對馬克思文本進行多重、複式和立體的解讀。這種解讀方式不僅是研究視域的一種創新,而且實際上提出了作者本人的一種獨特的馬克思哲學觀。
充分運用了互文本解讀的方法。這種互文本解讀,不僅體現在對馬克思本人不同時期的文本的互讀互釋,體現在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的互讀互釋,而且還特別體現在對馬克思和他的同時代的有影響的思想家、哲學家的文本比如黑格爾費爾巴哈、鮑威爾等人的文本的互讀互釋。不僅如此,作者還把這種互文本的解讀同當代國際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和討論結合起來,從而更加彰顯了該書所具有的歷史和前沿的視野,也體現了作者對西方哲學的深厚造詣。
在廣泛借鑑和利用當代國際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緊密依託和深度闡釋經典文本的同時,密切關照當代社會的現實實踐和發展,體現了“以馬克思的文本為中心”與“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的統一。“結語”部分雖然看似簡短,卻涉及現實諸多根本的問題和方面。如果說文本的深度解讀體現了作者的徹底的科學研究精神,那么,作者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則集中體現在這種對現實的關照。
基於對文本的深度耕耘以及上述諸種原因,該書頗富原創性和新意,不乏精彩論述以及獨到和富有特色的觀點:
在充分肯定馬克思對傳統實踐概念的變革以及實踐在馬克思哲學中的地位的基礎上,將馬克思實踐觀的分析從唯物史觀的肇始一直延伸到勞動價值論,並通過對商品二重性理論的縝密剖析闡明馬克思的實踐觀既堅持了勞動的物質基質的自然性、優先性,又強調了物質關係的社會性,實現了人的社會關係同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有機結合,從而將馬克思對實踐的理解包括對實踐與物質的關係的理解追溯、聚焦和拓展到了微觀的層次。
在結合黑格爾的《邏輯學》等一系列文本系統梳理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合理核心的吸收的基礎上,下大力氣對馬克思的《資本論》與黑格爾的《邏輯學》進行細緻的互文解讀,深入闡釋《資本論》前五章與《邏輯學》前兩篇的對應關係,揭示《資本論》對黑格爾辯證法的卓絕運用和系統體現,進而展現《資本論》不僅包括經濟學、唯物史觀和倫理學,而且還包含邏輯學在內的整體蘊涵。
對馬克思的道德哲學以及倫理和道義批判給予特殊關注、獨特詮釋和充分肯定,並批駁了貶低其道德批判及其社會效應的研究傾向以及波普爾所代表的把馬克思的科學理論和道德批判割裂開來的錯誤做法。其中,對馬克思本人所親履的道德實踐的闡釋可謂既獨到而又合理。
嚴格依據文本,從思想淵源的角度,客觀地闡明馬克思與費爾巴哈的關係。作者沒有像絕大多數研究者那樣,囿於恩格斯的“我們一時都成為費爾巴哈派了”這樣文學性的描述,而是基於對費爾巴哈和馬克思文本的深入解讀以及對兩者在實踐、感性直觀、異化等問題上理解的細緻甄別和比較,得出“馬克思從來沒有成為費爾巴哈派”這一客觀結論。
將馬克思的宗教批判區分為作為德意志意識形態主題的宗教批判和一般歷史意義上的宗教考察,以及將對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分解為認識屬性、語言屬性、社會結構屬性和階級屬性等4種屬性進行探究。這對於準確把握馬克思的宗教觀以及意識形態理論無疑具有方法論意義。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8年4月,該書入選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2018年江蘇省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
2021年7月,該書入選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作者簡介

趙敦華,1949年8月出生,江蘇南通人,1988年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哲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國家級教學名師。研究領域為分析哲學和英美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基督教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