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第二卷·1949-1976》是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樹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第二卷·1949-1976
- 作者:王樹蔭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30日
- 定價:87 元
- 開本:大32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215594
內容簡介,章節目錄,
內容簡介
1949年10月至1976年10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中國共產黨沿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這條主線,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時代主題,開始了全新的探索歷程,既有凱歌行進的崢嶸歲月,也有挫折失誤的曲折歷程,取得了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本書將全面闡述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曲折歷程與經驗教訓,系統展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進程中的理論成果。
章節目錄
導論
一、1949—1976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線主題
二、1949—1976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三、1949—1976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第一章《共同綱領》的頒布與新中國的成立
一、《共同綱領》對新中國的構想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其歷史意義
三、新中國外交方針的制定與實施
四、黨的七屆三中全會與“不要四面出擊”
第二章新民主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探索
一、土地改革任務的完成
二、對新中國社會性質和特徵的判斷
三、新中國初期的整風整黨運動
四、第一個五年計畫和各項建設事業的展開
第三章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地位的確立
一、意識形態領域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批判
二、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
三、《毛澤東選集》和馬列著作學習運動
四、加強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章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過渡時期的理論
二、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三、“三大改造”的基本歷程和基本經驗
四、對社會主義過渡理論的創新
第五章中國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推進
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第六章“第二次結合”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任務
一、“以蘇為鑑”與“第二次結合”的提出
二、《論十大關係》的發表
三、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戰略構想
第七章中共八大與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與中共八大的召開
二、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多方面探索
三、關於執政黨建設理論的探索
第八章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的創立
一、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基本思想
二、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顯現
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
四、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的新發展
第九章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的兩種傾向及其變化
一、反右派鬥爭與對社會主義主要矛盾認識的改變
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與“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三、糾“左”的初步努力及其成果
四、廬山會議與“反右傾”鬥爭
第十章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與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深化
一、調查研究與學習馬列主義經典著作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政治關係的調整和鞏固
三、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成果和經驗教訓
第十一章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教育事業和理論的發展
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理論的發展
三、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和理論的發展
四、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多方面發展
第十二章外交方針的調整與中蘇兩黨意識形態的紛爭
一、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中蘇分歧的緣起
三、中蘇兩黨意識形態的論戰
第十三章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重大曲折
一、對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狀況的重新估計
二、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展開及其教訓
三、“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及其後果
四、“文化大革命”與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失誤
第十四章堅持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正確趨向的不懈努力
一、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艱難發展
二、國際戰略和外交方針政策的調整
三、1975年的全面整頓
結束語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