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梅利茲

馬克·梅利茲,198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學位,1992年獲得羅伯特·史密斯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學位,2000年獲得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他是計量經濟學會的資深會員,同時也是經濟研究國家統計局(NBER),中心經濟政策研究所(CEPR)和基爾研究所的研究員。他的研究方向是國際貿易和投資。具體而言,他研究生產對全球化及其對總體貿易和投資模式的影響。他的研究已經由斯隆基金會和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梅利茲
  • 外文名:Marc J.Melitz
主要著作,主要思想,

主要著作

  • 《國際經濟學》(與莫瑞斯.奧博斯弗爾德,保羅.克魯格曼共同撰寫)。
  • 《貿易對產業內重新配置和產業總量生產率的影響》

主要思想

馬克·梅利茲在《貿易對產業內重新配置和產業總量生產率的影響》中開啟了“新貿易理論”的先河。他通過將雨果·霍本哈因(Hugo Hopenhayn)建立的動態產業模型與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提出的壟斷競爭模型相結合,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分析了企業間存在生產率差異的情況下貿易對於資源再配置所發揮的作用,以及給產業生產率所帶來的變化。在他看來,一個企業在作出是否進入一個有特色產業的決策時,對自身生產率的高低並不了解,而且進入新產業的投資具有不可逆性(irreversible)。於是,在生產率上存在差異的企業有可能共存於同一個產業之中,企業通常會在獲得其生產率的信息之後才作出是否出口商品的決定。
與此同時,當企業進入出口市場時,也面臨著如何在固定的出口成本約束下作出決策的難題。這是因為出口企業出口的產品在國外市場上需要支付流通和服務的成本,出口的數量與目的地越多,這種固定成本就越高。貿易開放就像是“催化劑”,當關稅降低、運輸成本下降或出口市場規模擴大之後,勢必誘使更有效率的企業進入出口市場,而低效率的企業只能為國內市場生產產品,更次之的企業被迫退出。這樣一來,不斷提高的產業內貿易開放度將促使企業之間的資源再配置,而越來越有利於具有更高生產率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貿易措施將提高在本土或在出口市場上銷售產品的企業的平均生產率,而資源的再配置將提升整個產業的生產率,進而帶來福利的增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