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長江大橋(香溪長江大橋)

秭歸長江大橋

香溪長江大橋一般指本詞條

秭歸長江大橋(Zigui Yangtze River Bridge )是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過江通道,連線秭歸縣郭家壩鎮歸州鎮兩岸,是三峽後續規劃項目和庫區移民重大民生工程。

秭歸長江大橋於2015年8月28日動工興建;2018年12月27日完成鋼主梁合龍工程;於2019年9月27日通車運營。

秭歸長江大橋南起郭家壩鎮的金獅路北段,上跨長江水道,北至歸州225省道南段;線路全長883.2米,主跨531.2米;橋面設計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速度為60千米/小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秭歸長江大橋
  • 外文名:Zigui Yangtze River Bridge
  • 始建日期:2015年8月28日
  • 投用日期:2019年9月27日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省宜昌市
  • 類型特大橋公路橋拱橋
  • 長度:883.2 m
  • 寬度:27.3 m
  • 車道設定:雙向四車道
  • 設計速度:60 km/h 
  • 起止位置:金獅路、225省道
  • 管理機構:秭歸縣交通運輸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設備設施,運營情況,票價票制,通行事項,建設成果,技術難題,技術創新,榮譽表彰,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03年,秭歸縣人民政府籌劃建設香溪長江大橋。
2019年9月27日,秭歸長江大橋通車運營2019年9月27日,秭歸長江大橋通車運營
2009年,香溪長江大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納入《三峽後續工作規劃》。
2012年10月,香溪長江大橋立項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
2013年6月,香溪長江大橋工可報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
2014年3月28日,香溪長江大橋初步設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批覆。
2015年8月28日,香溪長江大橋舉行建設誓師大會,宣告大橋動工興建;9月28日,香溪長江大橋進行南北岸拱座開挖工作;10月20日,香溪長江大橋進行南北岸引橋基礎施工;10月26日,香溪長江大橋進開展行南岸抗滑樁施工;11月16日,香溪長江大橋進行南北岸引橋下構施工。
2016年9月29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南北岸引橋基礎施工建設。
2017年1月18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南北岸拱座澆築工程;4月5日,香溪長江大橋的主橋鋼箱桁架拱安裝專項方案通過評審;5月15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南、北拱座鋼拉桿吊裝定位;5月25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南北岸下構除1#、4#墩蓋梁外的下構建設;8月5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鋼桁拱首節段吊裝工程;12月5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南岸拱座封鉸作業;12月15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北岸拱座封鉸作業。
2018年2月28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南北兩岸鋼桁拱下游第8節鋼桁片吊裝;5月22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主拱合龍工程;12月27日,香溪長江大橋完成鋼主梁合龍工程。
2019年2月10日,香溪長江大橋更名為“秭歸長江大橋”;9月9日,秭歸長江大橋進行荷載試驗;9月27日,秭歸長江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秭歸長江大橋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地處長江三峽兵書寶劍峽峽口,連線秭歸縣郭家壩鎮歸州鎮兩岸,距上游三峽大壩約30千米,線路南起郭家壩鎮的金獅路北段,上跨長江水道,北至歸州鎮225省道南段。
秭歸長江大橋全景圖秭歸長江大橋全景圖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秭歸長江大橋分別由主橋、拱肋、拱圈、拱座、吊桿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
秭歸長江大橋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秭歸長江大橋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
  • 設計特色
秭歸長江大橋主橋為中承式鋼桁架拱橋,引橋為預應力混凝土T梁橋;橋面梁支承於吊桿、肋間橫撐及拱上立柱上。主橋拱肋採用空間變截面桁架式結構。主拱軸線採用懸鏈線形,桁架拱採用兩片主桁,上、下游兩榀主桁平行布置,主桁採用變節間布置,為柏式桁架;主桁弦桿採用等寬度、等高度、變厚度桿件,桿件採用箱形焊接截面,按照四面拼接設計。拱腳連線構造採用端部承壓板式,弦桿外側設定預應力鋼拉桿,鋼拉桿下端通過鋼錨板在混凝土拱座內錨固,鋼拉桿上端通過弦桿四周設定的加勁小鋼箱進行張拉錨固。橋面以上部分的拱肋上弦平面設定菱形縱向聯結系、拱肋下弦之間不設定縱向聯結系;橋面以下部分的拱肋上、下弦平面內採用較為簡潔的K形水平縱向聯結系。橋面梁採用格子梁體系,橋面結構由鋼橫樑、鋼縱梁、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組成。主橋拱肋與橋面鋼橫樑間採用整束擠壓鋼絞線吊桿,為單吊桿體系;吊桿錨具採用整束擠壓錨頭;索體採用環氧噴塗無粘結鋼絞線,纏包後熱擠HDPE管。拱座採用分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底面設計成階梯形。
秭歸長江大橋主橋為中承式鋼桁架拱橋秭歸長江大橋主橋為中承式鋼桁架拱橋

設計參數

秭歸長江大橋全長883.2米,採用(2×35+531.2+9×30)米的跨徑布置,其中主跨531.2米,橋面全寬27.3米,主跨橋面處於半徑25000米的豎曲線上;主桁下弦桿中心線淨跨徑為508米 ,下弦中心矢高為127.0米,矢跨比為1/4,拱軸計算跨徑為519米。橋面以上主桁節間長度為12.0米,吊索間距為12.0米;橋面以下主桁節間長度為11.8米,拱上立柱間距為11.8米。橋面梁縱向採用(15+7×11.8+28×12+7×11.8+15)米布置。吊桿拉索索體抗拉強度1860兆帕,總計37根,鋼絞絲直徑15.2毫米;中心距橫橋向為25.3米 ,順橋向為12.0米。
秭歸長江大橋全長883.2米秭歸長江大橋全長883.2米

設備設施

  • 燈光照明
截至2019年9月,秭歸長江大橋裝設有橋面照明設施,方便來往車輛在夜間行駛。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截至2019年9月27日,秭歸長江大橋暫時免費通行,待收費標準批覆檔案下達後,按批覆標準收費。

通行事項

2019年9月27日,秭歸長江大橋通車運營,全橋限速60千米/小時,嚴禁中途停車。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 技術難題
秭歸長江大橋在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及特點為:
1、秭歸長江大橋地處長江西陵峽口,山體多為石灰岩,崖高陡峭,地質破碎溶洞多,特別是南岸橋位正在斷層上,拱座邊坡最高達66米,施工難度非常大。
2、秭歸長江大橋橋位高、跨度大,在長江水位最高175米時,大橋樑面距離水面有118米,拱頂最高點距離水面更有176米。而西陵峽口風大浪急,一年四季常遇六級以上大風,怎樣將總重超過2萬多噸的主體鋼樑在長江兩岸間合攏成拱成為建設中最大的難題。
3、秭歸長江大橋鋼構件體積大、質量重,單個鋼桁片都在250噸以上,一般貨車裝不下,只能通過水路運達施工現場。進場後,放在哪兒、從哪兒起吊,也是一個難題。
  • 施工技術
秭歸長江大橋主要採用的創新技術為:
秭歸長江大橋側瞰秭歸長江大橋側瞰
1、複雜地質條件下的邊坡穩定與綜合整治技術;
2、大跨鋼箱桁架拱的扣掛體系研究與施工技術;
3、大型纜索吊機標準化研究與施工技術;
4、大跨度鋼箱桁架拱的安裝與線形控制技術。

技術創新

秭歸長江大橋的主要科研成果有:
1、為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設計分析比較了多種橋面結構的支承方式,最終確定採用縱向部分固結、縱向限位 、橫向多點拉索減震的橋面結構支承方式;該支承方式在中國國內大跨度拱橋中首次採用,有效地兼顧了長立柱的穩定性和支座縱向承載能力,同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可充分利用多個拱上長立柱的水平剛度以及拱梁之間的彈性約束較好地限制橋面梁的縱向位移;
雲霧繚繞的秭歸長江大橋雲霧繚繞的秭歸長江大橋
2、秭歸長江大橋設計過程中開展了全施工過程非線性穩定性分析、極限承載能力及典型節點極限承載力研究;研究表明:面外幾何初始缺陷對鋼桁拱橋的極限承載力影響較小,面內幾何初始缺陷的影響相對較大;材料強度是影響鋼桁拱橋極限承載力的關鍵因素;溫度變化對鋼桁拱橋極限承載力影響較小,溫降有利於提高結構的極限承載力;
3、拱腳處弦桿斷面承受較大的軸力及彎矩,鋼混結合面處應力分布情況複雜,需通過合理構造措施保障拱腳弦桿傳力的可靠性。該橋設計了厚承壓板格構+預應力的拱腳連線構造,鋼-混結合段結構相對簡單、傳力途徑清晰,將鋼拱肋與混凝土拱座的連線轉換成一個局部承壓構造,同時施工也較為便利,該構造在中國國內大跨徑鋼桁架拱橋中首次採用。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所獲獎項
秭歸長江公路大橋
2020年國際橋樑大會(IBC)古斯塔夫斯·林德撒爾獎
參考資料:

價值意義

秭歸長江大橋是三峽後續規劃項目和庫區移民重大民生工程,其順利通車讓湖北秭歸縣結束了跨長江及香溪河兩岸通行艱難的歷史,實現了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三大景點的互聯互通,將加速推進大三峽旅遊發展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新聞網 評)
秭歸長江大橋建成後,打破秭歸縣長江兩岸一直以汽渡為唯一通道的交通現狀,把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等黃金旅遊區以最便捷路線串為一體,成為湖北境內“一江兩山”進去核心地帶內外聯繫的重要通道,對於推進湖北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政府採購》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