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象

香港現象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香港經濟成就及其在世界引起的巨大反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經歷了轉口貿易恢復階段和實現工業化、經濟多元化階段。在短短的30年間,香港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主要表現為: ①香港自然資源貧乏,卻富甲一方,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居亞洲四小龍之首。②香港面積雖小,但對外貿易總值卻超過了一些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和地區。③香港雖多年受英國的殖民統治,卻擁有世界上最開放的自由港。④競爭激烈,卻容易賺錢。香港背靠祖國內地,面向國際市場,投資的收益率比較高。

“香港現象” 的產生,從其外部因素看: 一是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復興和發展,出現新的國際分工,部分產業向第三世界轉移,以及國際資本競相輸向東方等有利條件,香港抓住時機,推行出口導向工業化戰略,實現經濟起飛。二是長期以來,香港作為內地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繫的橋樑,在為內地經濟服務的同時,香港經濟也從中受益。從其內部因素看,一是地理環境優越; 二是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和法治環境;三是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配合和協調。香港在經濟上,它是以自由港為基礎的、市場機制比較健全的外向型經濟; 在運作上,它有一個高效率而少干預的政府,對經濟奉行 “積極不干預主義”; 在文化上,它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點。正是這些內外因素的相互促進和協調運作,形成內協調和外適應的靈活調節機制,並產生了世人矚目的 “香港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