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自一九九五年起,香港市政局和香港藝術中心便每年合辦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這個比賽推動了新一代的電影愛好者投入獨立電影及錄像製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 外文名:IFVA
  • 起源:1995
香港獨立電影,IFVA,關於比賽,比賽宗旨,本地競賽部份,亞洲地區競賽部份,從IFVA走出來的國際大導演,

香港獨立電影

香港獨立電影發展史,開始於60年代,當時流行用超8及16厘米拍攝。到了70年代,大影會、火鳥電影會等學會出現,並籌辦實驗電影比賽。而我們熟悉的導演吳宇森新浪潮章國明等,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攝製獨立電影的。
到了80年代,獨立電影進入低迷的情況,但90年代攝錄機興起,加上政府撥款資助,情況好轉。
一九九三年是香港獨立電影製作生機再現的一年。香港市政局(二零零零年改名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重辦香港獨立短片比賽,而香港藝術中心亦在同年主辦了首屆香港自主錄像比賽。

IFVA

自一九九五年起,香港市政局和香港藝術中心便每年合辦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這個比賽推動了新一代的電影愛好者投入獨立電影及錄像製作。主辦當局為鼓勵不同形式的製作,將比賽分為五個組別:劇情、紀錄片、音樂錄像、實驗及動畫組。實驗組自一九九六年起由另類組代替,而青少年組則在一九九七年開始成為IFVA的第六個組別。我們相信培育年青一代全情投入獨立電影及錄像製作至為重要,而引導年青人參與製作是讓他們認識和欣賞獨立電影及錄像的最有效辦法。直至一九九九年,比賽主要分為公開組、動畫組及青少年組。
由二零零二年開始,大會增設“Asian New Force”這新環節。這個項目主要是讓亞洲各地的獨立短片及錄像作者,不但多了一條作品發表的渠道,亦為他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經驗與體會的平台,從而亦另本地的參賽者及愛好獨立短片及錄像作品的人,可以觀摩鄰近地區在這方面的發展和成績,因為促進發展與拓寬視野。事實上,我們希望這個比賽是朝著國際化而發展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真正地達到促進各地獨立短片及錄像文化互相交流,和促進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
除了一般比賽活動外,每年還舉辦一連串有關電影及錄像的課程活動,而假香港藝術中心場地舉行,更會到各區學校、社區中心舉辦巡迴推廣活動,務求貫徹宗旨,加深各界人士對短片及錄像的認識,引發更多創作新力量。比方每年暑假期間舉行的“青少年錄像訓練計畫”,對象是全港中學生,透過錄像欣賞及討論、劇本編寫、戶外拍攝練習及分組錄像製作,讓參加者掌握基本的錄像拍攝及剪輯技巧之餘,還可親身體驗拍攝錄像短片的樂趣,並培育出新一代的電影及錄像工作者。
一九九五年,前市政局及香港藝術中心把她們各自舉辦的獨立短片比賽及自主錄像比賽合併起來,成為第一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資源集中了以後,獎金更加吸引,參賽人數也大大增加。
數年以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的創作環境已改善不少。每年比賽期間,大會都舉辦一系列觀摩放映、課程及工作坊供普羅大眾參加。而香港藝術中心節目部不但以低廉的費用為獨立創作人提供錄像製作器材和服務,更積極幫助獨立創作人發行其作品,並設立獨立電影及錄像資料庫,蒐集及收藏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作品,以助香港獨立電影的創作環境更趨成熟。

關於比賽

比賽宗旨

1. 鼓勵更多香港居民參與拍攝具創意的獨立短片及錄像作品。
2. 提高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作品之質素。
3. 鼓勵香港短片及錄像創作人在獨立創作發展上之交流。
4. 令公眾對短片及錄像這兩種媒介有更確切而深入之認識。
由二零零二年開始,大會增設Asian New Force非競賽參展環節,為亞洲國家及地區(不包括香港)之居民而設,透過放映及討論會,讓香港及亞洲的獨立短片及錄像創作人,增加互相交流的機會。

本地競賽部份

分「公開組」丶「青少年組」,「動畫組」及「互動媒體組」四個組別。

亞洲地區競賽部份

ifva設有一個名為「Asian New Force」之組別。此項目旨在為香港與亞洲各地獨立短片及錄像提供文化交流的觀摩機會。
得獎者將得到過萬元以上的獎金、獎品以及有機會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贊助,帶同得獎作品前往海外國際電影節實地觀摩外,其入圍及或得獎作品更可於每年3月舉行的ifva短片節和其他電影節的大螢幕登場。

從IFVA走出來的國際大導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