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庵位於南區小嶺山腰,明代崇禎年間僧慧融建,慧融再傳僧元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林庵
- 位於:南區小嶺山腰
- 始建:明代崇禎年間僧慧融
- 後傳:僧元朗
香林庵歷史,香林庵現狀,
香林庵歷史
於清代順治年間,移建庵於插笏山右,仍署香林。清代乾隆乙亥年(1755年),僧解園重修庵於小嶺,因舊塌圮。同治初邑人重修。現該處只是頹垣斷壁,只保存漢白玉石香爐一隻,體積為35×21厘米。以獅子頭浮雕托兩端作爐耳。爐身陽面刻"古香林",字徑為5.5×3.5厘米。下款:弟子胡兆昌、兆鑒、桂池、蔭光、風池、寶湛同敬送。另外儲存石香爐45厘米×50厘米。陽面陰刻"天香",陰面陰刻"佛界戊戌年眾信敬送"。
在回雁峰下龍船巷。
始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8年)間。民國初,經尼集賢募建,終成十方尼眾叢林。1914年遭火毀,隔年明悟、天順諸尼修復,1944年,日寇犯衡,庵成焦土。光復後,由持法、幻雲諸尼再行修復,但三十年代時叢林風采已不存。1950年後,劃為衡陽市尼眾的宗教活動和生活自救場所。文革中,尼眾被逐,佛像被毀,闢為居民小區。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通過落實黨的宗教政策,遷出了居民。1994年6月7日破土重建,至1996年7月15日告竣,建築面積2600餘平方米,耗資200多萬。
香林庵現狀
現有兩進兩橫,一進為牌坊式山門,坊上書“十方香林庵”額,左右飾大型佛教故事浮雕,下開三道券門。坊背塑彌陀佛和四大天王塑像,兩側書“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橫額;二進大雄寶殿建於二十一級石台之上,碧瓦飛檐,丹柱石階,氣勢非凡。殿內有如來佛和四大天王塑像,兩側廂房圍擁,客堂、齋堂、念佛堂、藏經樓、香積廚,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