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墓會

香妃墓會,新疆南部維吾爾族人民在清乾隆皇帝寵妃(維吾爾族美女伊帕爾汗)傳說中的墓迪的祭祀襄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妃墓會
  • 節日類型:祭祀
會期在每年夏季,長達三個月,其中以農曆七月份的每個主麻日為最盛。該墓又叫阿帕爾和卓墓。阿氏是十五世紀南疆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白山派之首領,香妃之祖。墓廟始建於公元1640年。墓字整體是一龐大的建築群。寬、長約35米,主要由蓑字、經堂組成。墓字是建築群的核心,座落在庭院的東部,內葬阿帕爾和卓和傳說中的香妃。墓字高26米,頂為巨大的穹窿,直徑長達17米,造型宏偉。香妃墳琢和墳旁擱置的駝轎,據說是當年她由北京返故里時乘坐過的。
七月,田野上小麥待熟。遠近的穆斯林便乘此悠閒時光去香妃墓地趕會。無數驢、馬、車輛載著男另女女從四面八方匯集於墓媳。有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人,一也有蒙占人,面貌、穿戴各異,姿態、語言不同的遊人用各自的樂器彈奏,用各自的語言歌唱,歌聲迴蕩在喀什噶爾河的上空。
午前,墓地周圍人山人海,男人們身著黑白分明的服裝,給人以肅穆莊重的感覺。當經樓上發出禮拜的口令、墓地各處的人們起立。接著是躬起跪立。禮拜儀式在萬眾的“安拉”呼聲中長時間地進行著。
禮拜結束後,穿著艷裝的各族婦女開始接近墓宇。她們之中,有因喪偶而哭泣的;有因家庭不和而手捧門鎖痛苦祈詩的,有為兒女求婚問卜的;有三、五成群在墓宇外牆縫中塞小石頭求子的。
納涼的人們圍著卜畝大的水池堤岸,一家家或一夥伙地坐在參天楊和垂柳之下,鋪開餐布,擺出各種食物,一邊吃,一邊觀餚青年男女跳舞。
離墓地不遠,是一塊停放馬車的廣場,周圍各條道旁布滿了各種攤子:烤羊肉,拉麵、茶、衣服應有盡有。巨大的遮陽方傘一個連線一個,白、黑、紅、綠各種色彩組成了低矮的霓虹似的天幕。
黃昏,既是車篷又是住屋的行帳旁邊升起炊煙,家家灶上散發著各不相同的餐味。人們沉浸在香妃的故謄之中。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