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年),香嚴寺始建。
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年),賜名香嚴寺。
金、元、明、清及民國年間均有修建。
建築格局
香嚴寺坐北朝南,東、西、南三面臨崖,由東西向並列的兩座院落組成,占地面積6160平方米。東院中軸線上建有山門、過殿、大雄寶殿;兩側為鐘、鼓樓、毗盧殿、十王殿、崇寧殿、伽藍殿、隨喜殿。西院中軸線上依次為藏經殿、後佛殿、玄天殿;兩側為膳房、僧舍等。
主要建築
天王殿為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的懸山頂建築,平面呈長方型,坐北面南,偏東20°。梁架結構為元代風格,斗拱及其他瓦作、小木作為清代風格保存較為完好。大殿的柱頭科,平身科斗拱均為單昂三踩斗拱一種形式。柱頭有較為圓潤的卷剎,柱頭科與平身科斗拱僅後尾由搭牽的存異而相異;平身科上施真下昂。在正心瓜拱與外拽廂拱之間設定如意型拱。
大雄寶殿位於中軸線上天王殿與毗盧殿之間,為金代建築,是該寺中現存最早的建築之一,大雄寶殿為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的懸山頂式的建築。該梁架為廳堂式六架椽屋前後搭牽,四椽伏用四柱,為金代建築常用的梁架結構。後槽金柱採用了減造柱,大額杭橫跨二次,稍間脊部七八舉,前檐部,後檐部為五二舉;平均檐為五六舉,後檐不施飛子。總體舉架較陡,也是該寺內建築舉架最大的、殿內現存完整的元大德二年(公元碑51年)青磚雕刻的佛龕108塊磚雕。
毗盧殿是寺內主要建築之一,也是寺內元代群體建築的代表。位於中軸線北端。該殿為面闊五間,進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式建築。明間、次間前部作廊。周置五鋪作斗拱36朵。柱頭卷剎,內金柱前四根與檐柱相對,柱頂石為園柱體,而側開槽,為裝修所用。內根後兩根,採用了減柱法、移柱法。前內柱頭作為欄額與普板仿兩稍間作丁伏梁插於次間內柱;後內柱柱頭亦作欄額、普板仿,兩側穿西伏梁,前後丁伏樑上作轉角四鋪作斗拱一朵,上承四椽伏。後內柱頭作斗口跳斗拱承四椽伏樑上,另一頭置於前內額普板杭上的斗口跳斗拱上。梁頭上置內中平椽、梁頭挑出耍頭,置外中平椽,駝峰呈陶瓣形。
東配殿:從寺院的碑文記載和現存的梁架結構分析中可知:為宋早期的建築,該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的懸山頂式建築,坐東向西,梁架為大廳堂式四椽屋搭牽,三椽伏用三柱,為早期的元代建築常用的梁架結構。斗拱、殿內前後檐鋪作按其位置共分三種;前檐柱頭鋪作,前檐補間鋪作,後檐柱頭鋪作,由於後檐無普柏枋,故無補間鋪作。但按其構造型式可分為二種:前檐鋪作無為四鋪作里外並抄計心造;後檐為斗口跳。根據省古建築測繪,該殿用材比例等做法,斗拱高與檐柱高之比為1:2.9。由以上分析可知梁架結構至少為宋代遺構無疑。很可能為唐代遺構。
地藏十王殿為面闊五間,進深四椽的懸山頂建築,坐西面東,偏北20°。為元代建築風格,保存較為完好。據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地藏十王殿碑記》中記載:“所謂閻羅君邪是□……香嚴寺郡西大觀□作無稽金大定間重修□□,猶有存焉者,大約為隋物也一…”由此可知:地藏十王殿創建年代在隋唐時期,金大定年間(公元1161一一1175),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均有重修。從現存的斗拱和梁架結構來看,至少為元代遺構。斗拱同東配殿相似。根據山西省古建所測繪,該殿用材比例等做法,斗拱高與檐柱之比為1:3.83。由以上分析可知:梁架結構為元代早期建築的顯著特徵。
慈氏殿位於地藏十王殿北側,與其緊密相連。為同一時期的建築作品,即元代建築。慈氏殿為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的懸山頂式建築。殿內前後檐鋪作按其位置共四種:前檐柱頭鋪作、前檐補間鋪作、後檐柱頭鋪作、補間鋪作。但按其構造形式可分為二種:前檐鋪作均為四鋪作里外並一下昂,計心造,後檐為斗口跳。該梁架為廳堂式四架椽屋搭牽,三椽伏用三柱,為早期的元代建築常用的梁架結構。脊部五九舉,前檐部為四六舉,後檐部為四八舉;平均後檐為五四舉,前檐為五三舉。故前後檐不施飛子。總體舉架平緩。
觀音殿位於七佛殿北側,大雄寶殿東側。與七佛殿緊密相連,為二進院落的東配殿。與慈氏殿、地藏十王殿為同一時期的建築作品,即懸山頂式元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坐東向西。殿內前後檐鋪作按其位置共四種:卜前檐柱頭鋪作、前檐補間鋪作、後檐柱頭鋪作、補間鋪作。但按其構造形式可分為二種:前檐鋪作均為四鋪作里外並一抄,計心造;後檐為斗口跳。該梁架為廳堂式四架椽屋搭牽,三椽伏用三柱,為早期的元代建築常用的梁架結構。脊部六三舉,前檐部為四舉,後檐部為三四舉;平均後檐為五三舉,前檐為四九舉。故前後檐不施飛子。從實測結果來看前檐兩角柱無升起。斗拱高與檐柱高之比為1:3.2。柱頭卷剎圓潤,為早期風格。
七佛殿為面闊五間,進深四極的懸山頂建築,坐東向西,與觀音殿緊密相連,為二進院落的東配殿。與慈氏殿、地藏十王殿為同一時期的建築作品,即懸山頂式元代建築。整體建築風格同地藏十王殿相同。
七佛殿(閣)位於西軸線上最北端,與毗盧殿相鄰。是香嚴寺唯一的二層建築結構。總高10.4米。七佛殿創建年代不祥,明嘉靖四十年即公元1561年,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屢有重修或維修。一層為三間磚包土窯,前檐設廊。二層為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的木構建築。為明代建築,該大殿二層的泥塑和彩畫保存的非常豐富,是全寺內保存藝術作品最多的大殿。尤以東山牆上的彩畫和壁畫最為突出。其壁畫為佛教人物和山水的水墨畫。明代泥塑是大殿的又一特色。總計七尊,但佛首全被盜竊。佛像的服飾華麗,衣紋雕飾流暢、飄逸。佛頸項土的纓路雕刻的異常精製。
藏經殿位於西軸線上最南端,大雄寶殿西側。由於無文字記載可考,其建築的確切年代不祥。但從其建築規制上和寺內相同建築考察分析,應為明代作品無疑。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柱頭卷剎為錛砍而成,是明清時期慣用的手法。大殿的柱頭科、平身科斗拱均為單翹三踩斗拱一種形式。麻葉頭、螞蚱頭均為清代通用做法。從斗拱的形制、尺寸來分析,與清《營造則例》幾近相同。該梁架為六架前廊式,為明代建築常用的梁架結構。脊部七八舉,前檐為四六舉,後檐為四五舉;總舉高2.39米均為六二舉。因此,前後檐不施飛子。其脊部舉為該寺內最大的脊部舉。斗拱高與檐柱高之比為1:3。由以上分析可知:梁架結構為明代遺構無疑。檐椽,採用少見的方椽。
研究價值
香嚴寺內集金、元、明三朝建築為一體,建築特徵有著明顯的對比性。寺內建築的琉璃飾件,造型色釉均佳,其中四座大殿的黑釉琉璃製品,色澤、燒造尤精,均為稀有作品。寺內現存元碑2通,明碑3通,清碑6通,民國碑1通,經幢1座,均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香嚴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香嚴寺:從柳林火車站出發,路程大約2.29千米,約需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