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學術論壇

首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學術論壇是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線上上舉辦的論壇 。

2023年11月17-18日,第二屆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學術論壇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首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學術論壇
  • 活動時間:2022年11月26日 至 2022年11月27日 
發展歷程,歷屆活動,主辦單位,

發展歷程

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首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學術論壇線上上舉辦 。
2023年11月17-18日,第二屆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學術論壇舉辦。

歷屆活動

2023年
論壇以"人與自然的當代關係:共存、互鑒與可持續"為主題。國內外從事遺產研究與實踐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全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的管理者代表共五十餘人出席論壇。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國華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在本次論壇上充分發表真知灼見,並鼓勵青年學者積極參與討論,助力博士生、研究生培養。
在為期兩天的會程中,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基斯坦、比利時、尚比亞、哥倫比亞,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以及教科文組織各相關二類中心與教席的與會學者就"世界遺產發展趨勢""考古遺址類遺產的保護與管理""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存關係"" 村落與文化景觀類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歷史建成環境的保護與利用"以及"自然遺產保護與社區發展"六個專題開展深度交流。論壇還召開了青年論壇和遺產地管理者論壇,邀請從事遺產研究的青年學者、博士生以及來自故宮博物院、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九寨溝等十處世界遺產地的管理者,發布、討論最新研究成果,分享遺產保護與管理經驗。
論壇期間,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基金圍繞即將啟動的"共同願景"--亞洲遺產可持續發展優秀案例推介項目和標識(logo)徵集舉行專門會議。王瑩副秘書長主持會議並介紹項目情況,UNESCO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劍葳、南方海洋實驗室海洋考古團隊首席科學家詹長法、復旦大學教授杜曉帆、東南大學教授董衛、中山大學教授張朝枝、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副主任王心源以及來自巴基斯坦、比利時、尚比亞等國內外專家和學者對項目給予讚許同時提出寶貴意見,表示會積極參與、大力支持並面向國際廣泛傳播。該項目主要圍繞包括但不限於亞洲地區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或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遺產,遴選保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有關優秀案例,講好交流互鑒的遺產故事,傳播人類多元文化的世界聲音。

主辦單位

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地可持續旅遊教席倡議發起,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承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