饄,異體字:餹,拼音táng ,注音ㄊㄤˊ ,簡體部首飠部,部外筆畫11畫,總筆畫19畫,繁體部首食部,部外筆畫11畫,總筆畫20畫,五筆86WYVF,五筆98WVIF,倉頡OIFBG,鄭碼OXJB,四角89714,結構左右,統一碼9944,筆順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饄
  • 拼音:táng
  • 倉頡:OIFBG
  • 鄭碼:OXJB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饄táng(ㄊㄤˊ)
1、古同“糖”。
UNICODE
饄字UNICODE編碼U+9944,10進制: 39236,UTF-32: 00009944,UTF-8: E9 A5 84。
饄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饄【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1畫
康熙字典 饄
《正字通》同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