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來了

館長來了

《館長來了》由山東廣播電視台發起,沿黃九省(區)文旅部門、電視台聯合製作的黃河文化溯源節目,共12期。

節目以沿黃九省(區)博物館文物為載體,邀請沿黃九省(區)27家博物館及國家級專家參與其中,共同溯源孕育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

節目於2023年5月3日起每周三21:30在山東衛視播出,2023年5月5日起每周五19:00在山東廣播電視台文旅頻道播出,於2023年7月19日完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館長來了
  • 類型:黃河文化溯源節目
  • 主持人辛凱
  • 製作國家/地區:中國內地
  • 導演:吳曉嶸
  • 出品方:山東廣播電視台
  • 首播時間:2023年5月3日
  • 播出頻道山東衛視山東廣播電視台文旅頻道
  • 播出時間: 21時30分(每周三首播)
  • 播出狀態:已完結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模式,節目特色,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參演嘉賓,主持人,專家,獲獎記錄,播出信息,前期宣傳,播出平台,幕後花絮,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定四個自信,認真做好文化“兩創”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在沿黃九省(區)文旅部門的支持下,山東廣播電視台聯合沿黃各省區電視台製作,共同推出了黃河文化溯源節目《館長來了》。

節目模式

《館長來了》從黃河源頭青海出發,溯源沿黃省(區)至山東入海,根據不同地域特色設計12集主題內容。節目選取了39組具黃河流域代表性的文物,邀請沿黃九省(區)博物館館長及國家專家參與講述沿黃寶藏文物的獨特魅力和黃河精神的現實意義。

節目特色

《館長來了》以物為引,以物述史,以“文物展示+文化訪談+實地探源”為敘事邏輯。節目多視角搭建起文物與黃河文化的多層次連結,並以更高視野構建起“全視野黃河文化體系”,勾勒出一幅展現黃河沿線人文景觀和地理風貌的“黃河全景圖”。同時,節目創新黃河文物表達方式,注重以年輕人的視角和表達方式來呈現年輕態特點。節目通過設定青年文物研學團,為觀眾提供了更為時尚的視角,讓代際間的對話有了強共鳴的契機。

創作團隊

出品人
呂芃
總監製
周盛闊
總顧問
王巍
製片人
劉輝
執行總導演
吳曉嶸
宣傳統籌
朱江
編審主任
王臻、席梅
包裝統籌
葛茂廣
製片統籌
魏源
導播
陶宏超
攝像指導
殷倫
特別顧問
陳履生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節目列表

第1期 青海篇
首播日期:2023年5月3日
本期節目,由青海省博物館攜瑰寶而來,講述了舞蹈紋彩陶盆、黃河磬王、2018血渭一號墓金器群等文物的故事。舞蹈紋彩陶盆壁畫著兩組舞蹈人像,展現著幾千年前原汁原味的鍋莊舞;黃河磬王,敲擊起來清脆洪亮,富有韻律,說明當時喇家先民已經出現了相當先進的社會組織面貌;“九層妖塔”的原型——青海都蘭熱水墓群的2018血渭一號墓真實存在,裡面的隨葬品既有蘊含漢文化的綠松石鳳頭釵,也有體現外族特色的雙獅日月金牌飾。
第2期 四川篇
首播日期:2023年5月10日
本期節目,四川博物院和三星堆博物館帶領觀眾揭開古蜀國的神秘面紗。節目講述了嵌錯宴樂水陸攻戰紋銅壺等文物的故事。兩千年前的戰國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就像是一條記錄生活的有趣“朋友圈”,銅壺上的圖案歷經2000餘年仍然保存完整、筆觸清晰、層次分明;跨越時空的盤鼓舞,躍動起千年前的古老傳承,在節目的舞台再現。
第3期 甘肅篇
首播日期:2023年5月17日
本期節目,由甘肅博物館攜三件沙漠瑰寶而來,講述了人頭形器口彩陶瓶、銅奔馬、敦煌莫高窟壁畫等文物的故事。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出土於堪稱“殿堂級”遺址的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考古人員還在距今5000多年大地灣宮室中發現了極其接近現代的混凝土;銅奔馬,是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還成為了中國旅遊標誌;莫高窟壁畫的色彩、繪畫、建築、雕塑等一一在節目中展現。
第4期 寧夏篇
首播日期:2023年5月24日
本期節目,寧夏博物館和西夏博物館帶領觀眾解鎖塞上江南的璀璨文明。節目講述了賀蘭山岩畫、石刻胡旋舞墓門、西夏鎏金銅牛等文物的故事。賀蘭山岩畫描繪有古人狩獵、遊牧、戰爭、舞蹈等活動場景,儼然一部黃河流域上游先民生活的百科全書;石刻胡旋舞墓門,展示著大唐的胡旋舞。
第5期 內蒙古篇
首播日期:2023年5月31日
本期節目,內蒙古博物院和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帶領觀眾一起探尋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流與融合。節目講述了“許季姜”青銅簋、鷹頂金冠飾、“陳國公主”黃金覆面等文物的故事。“許季姜”青銅簋,於1985年被發現,是北方地區第一次發現帶有中原風格的青銅器;鷹頂金冠飾,反映了雄鷹俯瞰草原上虎狼噬咬馬羊、弱肉強食的畫面,展示著亘古不變的草原法則。
第6期 陝西篇(上)
首播日期:2023年6月7日
本期節目,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及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來到節目當中,帶領觀眾細數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沉浮。節目講述了何尊、秦始皇兵馬俑、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等文物的故事。何尊,銘記了3000多年前,兩位少年關於如何使國家興盛、傳承父輩榮耀的對話;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從服飾穿著、神態塑造到溫良榮儀,都體現出中國傳統的姿容美、含蓄美的美學思想。
第7期 陝西篇(下)
首播日期:2023年6月14日
本期節目,陝西歷史博物館和西安碑林博物館來到節目當中,帶領觀眾走進商貿繁盛、珍寶豐饒的開元盛世。節目講述了三彩載樂駱駝俑、鴛鴦蓮瓣紋金碗、石台孝經等文物的故事。鴛鴦蓮瓣紋金碗,出土自何家村,何家村是唐朝108坊中的“興化坊”,這些器物的華美程度以及其上有關稅收的銘文,又為它們打上深深的皇家烙印;石台孝經,頭頂三重捲雲華蓋,腳踏三層石台。碑林以石台孝經作為原點,如同黃河之水留過千年,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記憶。
第8期 山西篇
首播日期:2023年6月21日
本期節目,山西博物院帶領觀眾一起打開山西厚重的歷史之門,探尋中華文明的印記。節目講述了彩繪龍盤、晉侯鳥尊、侯馬盟書等文物的故事。侯馬盟書為“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彩繪龍盤上龍的形象,集合了兩種或兩種以上動物的特徵於一身,具有“複合圖騰”的特點。
第9期 河南篇(上)
首播日期:2023年6月28日
本期節目中,河南博物院、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攜三件中原瑰寶而來,帶領關注去探尋“最早的中國”的文明曙光。節目講述了彩陶雙連壺、綠松石龍形器、亞長牛尊等文物的故事。綠松石龍形器,沒有銅托,且全身2000多片綠松石;亞長牛尊,全身布滿20多種紋飾,眼睛部分的紋飾是甲骨文的“目”字。
第10期 河南篇(下)
首播日期:2023年7月5日
本期節目,河南博物院與黃河博物館攜三件中原瑰寶而來,帶領觀眾探尋九州之中的那份自豪。節目講述了四神雲氣圖、武曌金簡、清代黃河下游工程圖等文物的故事。武曌金簡,是武則天執掌大唐帝國的重要見證;清代黃河下游工程圖,是中國智慧治理黃河的見證。
第11期 山東篇(上)
首播日期:2023年7月12日
本期節目中,山東博物館攜三件瑰寶而來,分別是大口尊、蛋殼黑陶高柄杯、銀雀山漢墓竹簡。蛋殼黑陶高柄杯,“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聲如磬”,薄如蟬翼,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銀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漢簡,是1972年的重大考古發現。
第12期 山東篇(下)
首播日期:2023年7月19日
本期節目講述了孔子見老子畫像石、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蓬萊古船等文物的故事。《孔子見老子》漢畫像石見證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時刻,見證了儒道思想的交流與溝通,也將聖人謙虛好虛、尊老敬賢的形象呈現在關眾面前;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長眉杏目、嘴角含笑,宛若一位恬靜的少女,是“曹衣出水”風格留存至今的唯一石刻範例;蓬萊古船,展示了領先世界的造船工藝,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向海圖強、開放進取的精神。

參演嘉賓

主持人

海報
主持人
參演期數
館長來了
主持人陣容
辛凱(中國內地男主持人、演員,代表作:娛樂現場殊死七日等)
1-2
李浩(青海衛視主持人)
1
王子豪(四川廣播電視台文化旅遊頻道主持人)
2
邊靜誼(甘肅省廣播電視台文化影視頻道主持人)
3
羅菲菲(寧夏廣播電視台經濟頻道主持人)
4
胡霄燕(內蒙古廣播電視台衛星頻道主持人)
5
吳軍(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文旅戲曲中心主持人)
6
楊朔(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文旅戲曲中心主持人)
7
殷欣(黃河電視台主持人)
8
杜瑞雪(河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主持人)
9-10
李樂(山東廣播電視台文旅頻道主持人)
11-12

專家

專家
參演期數
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
1-3、5-12
喬虹(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
1
武黎嵩(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1-3、5、8-10
黃培培(青海省博物館副館長)
1
段渝(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
2
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2、4、6-12
朱亞蓉(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
2
鄭炳林(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
3
班睿(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
3
程遂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4、6-7
陳永耘(寧夏博物館副館長)
4
師培軼(西夏博物館館長)
4
陳永志(內蒙古博物院院長)
5
蓋志勇(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
5
王原茵(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
6
李明(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副院長)
6
龐雅妮(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7
張岩(西安碑林博物館副館長)
7
範文謙(山西博物院副院長)
8
方輝(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8
張得水(河南博物院副院長)
9-10
趙曉軍(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館長)
9
岳占偉(殷墟博物館副館長)
9
張懷記(黃河博物館館長)
10
盧朝輝(山東博物館副書記)
11-12
燕生東(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
11-12
王青(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11-12
劉莉(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
12
楊華勝(青州市博物館副館長)
12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頒獎方
獎項名稱
獲獎結果
2023年9月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3年第二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入選

播出信息

前期宣傳

2023年4月27日,《館長來了》官宣主持人陣容;4月28日,《館長來了》開播儀式在山東廣播電視台舉行。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播出日期
播出時間
2023年5月3日起
每周三21:30
2023年5月5日起
每周五19:00
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1. 《館長來了》於2022年1月開始策劃,節目組用了3個月的時間進行前期文化學習。
  2. 節目組在前期調研過程中,走訪了大概30多家博物館。
  3. 為了能做好《館長來了》,節目組先製作了《文物里的山東》節目來進行嘗試。

節目評價

《館長來了》創新表達方式,將文物背後黃河文化深邃的內涵、豐富的內容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多維呈現。讓觀眾置身於時代潮流更迭中的實踐語境,鑑古知今,古今共情。(國家文物局評)
《館長來了》在文物中探尋黃河的文化根脈,以年輕態表達喚醒黃河文化記憶,尤其是通過紀實影像、講述與思辨以及傳遞出的文物情感,將新時代黃河價值、黃河故事濃縮成一幅絢麗多彩的“黃河文化畫卷”,也仿佛是一次與黃河文化的詩意約會,詮釋了“何以黃河”的歷史底蘊。(《廣電視界》評)
《館長來了》既是對源遠流長黃河文化的一次尋根溯源,也是以活化的電視藝術手段,對包容並蓄黃河文化於當下的繼承發展。(《廣電時評》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