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膽,出自《史記》劵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和《吳越春秋》卷八《勾踐歸國外傳·勾踐七年》。春秋時, 越王勾踐被夫差打敗,在范蠡的勸諫下求和。越王帶領夫人和范蠡去了吳國,夫差叫越王餵馬,范蠡跟著做奴婢工作。夫差每次出巡,越王就為他牽馬,過了兩年,夫差以為他已歸順他,便放越王歸去。越王回去發誓一定要報此仇,每天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他親自耕種,培養人才,勵精圖治,救濟貧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飲膽
- 外文名:taste the gall
- 拼音:yǐn dǎn
- 注音:ㄧㄣˇ ㄉㄢˇ
- 解釋:同嘗膽,謂刻苦自勵,志圖復興
詳細釋義,典源,釋義,運用示例,相關故事,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
吳既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范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於是舉國政屬大夫種,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為質於吳。二歲而吳歸蠡。
吳既赦越,越王句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女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范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於是舉國政屬大夫種,而使范蠡與大夫柘稽行成,為質於吳。二歲而吳歸蠡。
《吳越春秋》卷八〈勾踐歸國外傳·勾踐七年〉~95~
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
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
釋義
臥薪嘗膽:春秋時, 越王勾踐戰敗,為吳所執,既放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 會稽 敗辱之恥。後遂以“飲膽、嘗膽”等比喻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運用示例
南朝 梁元帝 《答王僧辯等勸進令》:“枕戈飲膽,扣心泣血。”
唐 王維 《燕支行》:“報讎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
鄭觀應 《盛世危言·傳教》:“朝廷大度優容,小忿必忍;百姓天良尚在,嘗膽知仇。”
李雲夔 《贈阮鼎南》詩:“沼 吳 有志頻嘗膽,興 楚 無人敢息肩。”
相關故事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吳國跟附近的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吳王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就發兵打越國。吳越兩國在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槜音zuì)地方,發生一場大戰。
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回到吳國,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常提醒他。他經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個大臣伯嚭(音pǐ)操練兵馬,準備攻打越國。過了兩年,吳王夫差親自率領大軍去打越國。越國有兩個很能幹的大夫,一個叫文種,一個叫范蠡(音lí)。范蠡對勾踐說:"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回決心報仇,來勢兇猛。咱們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們作戰。"
勾踐不同意,也發大軍去跟吳國人拼個死活。兩國的軍隊在大湖一帶打上了。越軍果然大敗。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個殘兵敗將逃到會稽,被吳軍圍困起來。勾踐弄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他跟范蠡說:"懊悔沒有聽你的話,弄到這步田地。現在該怎么辦?"
范蠡說:"咱們趕快去求和吧。"勾踐派文種到吳王營里去求和。文種在夫差面前把勾踐願意投降的意思說了一遍。吳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堅決反對。
文種回去後,打聽到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寶,私下送給伯嚭,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講好話。經過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但是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吳國去。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裡,叫勾踐給他餵馬。范蠡跟著做奴僕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立志報仇雪恥。欺壓的國家改變成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