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飢餓遊戲三部曲)

飢餓遊戲(蘇珊·柯林斯著系列小說)

飢餓遊戲三部曲一般指本詞條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是蘇珊·柯林斯創作的科幻青春系列小說,由《飢餓遊戲》、《飢餓遊戲2:燃燒的女孩》、《飢餓遊戲3:嘲笑鳥》組成,其中文版分別於2010年1月、2011年1月、2011年5月首次出版。

作品講述了北美洲在一場大戰後被摧毀,在美國原來的廢墟上,人們建立了新的家園,但新政權規定:管轄下的12個地區每年都必須進貢少年男女,參加一檔電視直播節目“飢餓遊戲”,凱特尼斯在遊戲中生死搏殺的故事。改編電影分別在2012年3月23日、2013年11月21日、2014年11月21日及2015年11月20日上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飢餓遊戲
  • 外文名稱:The Hunger Games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系列小說
  • 作者蘇珊·柯林斯
  • 字數:68萬
  • 首版時間:2008年9月14日(英文)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主要人物,其他參賽者,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手法,作品設定,獲獎記錄,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第一部
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即將開始。
24人參加競賽,只有一人能夠存活。
抽籤日那天,凱特尼斯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在未來的北美洲,帕納姆國建立在一片廢墟之上,它的中心凱匹特位於十二個區的中央。每年,十二個區都被迫向凱匹特送去年齡在12歲至18歲的少男少女各一名作為“貢品”,參加“飢餓遊戲”。這是一項殘酷而可怕的生與死的競賽,所有的貢品必須戰鬥到死,最後的倖存者就是勝者。
競技場是經過人工布置的森林、荒原。競賽中,獵殺、追蹤、飢餓、偽裝、智斗等生死存亡的場面,都被電視現場直播到全國,每個人都必須觀看,而且要當成節日一樣慶祝。對於凱匹特,這是年度盛會,是一場遊戲;對於其他十二區,則是羞辱和折磨。
生存是16歲的凱特尼斯的本能,她依靠在十二區圍欄外偷獵、採集野果勉強養活媽媽、妹妹和自己。當凱特尼斯代替抽中“生死簽”的妹妹參加飢餓遊戲時,她明白這對她意味著死亡。如果她想生存,她必須在人性與生存、死亡與愛情之間做出選擇。
在競技場上,凱特尼斯機緣巧合被塑造成“燃燒的女孩”,又與本區的另一個貢品皮塔組成“明星戀人”備受矚目。她很困惑自己與皮塔的關係,她企圖拯救其他競賽者的生命,機智地應對遊戲中出現的謎題,這使她成了電視觀眾關注的中心。生死關頭,她才發現愛情竟然也可以成為贏的策略。
凱特尼斯只有繼續做她自己。那個倔強的女孩,她拒絕向遊戲規則屈服,拒絕向死亡屈服,也拒絕向愛情屈服。
第二部
飢餓遊戲無休無止,燃燒的女孩飛箭點燃,星火必將燎原
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已經結束,凱特尼斯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她和“戀人”皮塔將會過上安定閒適的生活。然而,噩夢剛剛開始。此時,十二個區也暗波涌動,凱特尼斯竟然成了反叛的象徵。
情竇初開的凱特尼斯陷入愛情的糾結中不能自拔,狩獵夥伴蓋爾和競技場“戀人”皮塔讓她難以取捨。蓋爾和皮塔都深愛著凱特尼斯,為了不讓凱特尼斯痛苦,他們不約而同地冷落疏遠她。
第七十五屆飢餓遊戲“世紀極限賽”的賽制是,選手是歷屆獲勝者,他們中只有一人能存活。凱特尼斯又將重返賽場。凱特尼斯沒有未來,她只有一死,才能挽救皮塔,這是對皮塔深情的最後報答。愛情與友誼,真誠與猜忌,血腥與犧牲,越來越撲朔迷離。
第三部
在“飢餓遊戲”系列結篇里,伊夫狄恩·凱特尼斯——燃燒的女孩,她的家鄉十二區被無情摧毀。打獵夥伴蓋爾逃離了虎口,成為了一名勇敢的戰士,“戀人”皮塔被凱匹特抓走。傳說中的十三區真的存在,那裡出現了反抗和新的領導者,革命的序幕正在緩緩拉開。
凱特尼斯捲入了起義暴動的旋渦,她被迫成為沒有退路的棋子,被迫為許多人的命運負責,她要肩負起喚醒民眾和改變帕姆國未來命運的重任,為了正義、自由和皮塔,她必須拋卻憤怒和不信任,她必須要成為反搞者的嘲笑鳥,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殘酷的飢餓遊戲並沒有停止,仍在吞噬著青春和美好。

作品目錄

序號篇目章節標題
《飢餓遊戲》
第一篇 貢品
1.抽籤日
2.希望
3.告別
4.貢品列車
5.燃燒的女孩
6. 疑雲重重
7. 鋌而走險
8. 十一分
9. 愛的告白
第二篇 獵殺
10. 無眠夜
11. 宙斯之角
12. 水百合
13. 火球
14. 追蹤蜂
15. 結盟
16. 陷阱
17. 第三堆篝火
18. 新規則
第三篇 勝利
19. 新盟友
20. 羅曼蒂克
21. 赴宴
22. 飛落的大餐
23. 狐狸臉與野果
24. 威脅
25. 搏殺
26. 最終的勝利者
27. 危機四伏
《飢餓遊戲2:燃燒的女孩》
第一篇 星星之火
1 .勝利巡演在即
2.血腥與玫瑰
3 .死亡威脅
4.十一區的冒險
5 .“完美”巡演
6 .八區暴動
7. 策劃逃跑
8 .鞭刑
9 .暴風雪
第二篇 世紀極限賽
10.特瑞爾和邦妮
11.通電的隔離網
12.世紀極限賽
13.重返競技場
14.黑密斯的錄像
15.燃燒的精靈
16.尋找同盟
17.我的婚紗
18.聯合的反叛
第三篇 敵人
19.敵友難分
20.焦渴難耐
21.白霧瀰漫
22.嘀嗒嘀嗒
23.鐘的秘密
24.嘰喳鳥的折磨
25.比特的圈套
26.耀眼的藍光
27.熊熊烈焰
《飢餓遊戲3:嘲笑鳥》
第一篇 餘燼
1.劫後歸來
2.我要做嘲笑鳥
3.火藥桶
4.協約
5.模局變幻
6.遊戲進行中
7.憤怒的弓箭
8.電視反擊行動
9.血的警告
第二篇 襲擊
10.地底避難
11.瘋狂阿貓
12.再見皮塔
13.劫持狀態
14.死亡圈套
15.故伎重演
16.幸福的婚
17.魔鬼訓練
18.451小分隊
第三篇 刺殺
19.真的假的
20.堡德襲擊
21.險象環生
22.地下的較量
23.隱藏
24.銀色降落傘
25.死亡玫瑰
26.復仇之箭
27.春天的蒲公英
作品目錄參考資料來源

創作背景

柯林斯對於《飢餓遊戲》的寫作動機是這樣說的,那來自於她一天掃電視頻道時得到的靈感,現實生活的真人秀競賽和有關戰爭的報導“交織在一起,都令人感到不安”。這兩者間的界線模糊了,於是有了這個故事的構思。同時柯林斯也借鑑希臘神話中雅典忒修斯和牛頭人身怪獸米諾陶諾斯的故事。這個神話講的是因為先人的過失,雅典人每過一段時間就要送七個少男少女去克里特島的迷宮中,獻給牛頭人身怪獸米諾陶諾斯。在柯林斯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她就已經能感受到這個神話故事的殘忍和無情。克里特島傳達出一個信息:“和我們我們會做出比殺死你們還殘忍的事,我們會殺死你們的孩子們。” 而事實就是這樣,父母們只能無力地坐觀。忒修斯,雅典王的兒子,自願前往克里特島作祭司品。柯林斯覺得凱特尼斯就是未來版的忒修斯。而書中的帕納姆世界中特別是凱匹特城,都有很深的羅馬文化的寓意。古羅馬角鬥士文化也給柯林斯帶來了靈感。

人物介紹

主要人物

 十二區人物
登場人物人物介紹
凱特尼斯·伊夫狄恩
(Katniss Everdeen)
性別:女
年齡:16歲(飢餓遊戲1)/17歲(飢餓遊戲2-3)
女主角,故事由她作為視角以第一人稱寫出,第74屆、第75屆飢餓遊戲中,十二區的女貢品。其名“凱特尼斯”(katniss)是印第安語中一種水生植物(慈姑,根部可食用。)的名稱,由於和英文“薄荷貓”(catnip)諧音,蓋爾暱稱她為“貓薄荷”。有一頭長黑直發,橄欖膚色,一雙灰色眼睛。在抽籤日自願取代被抽中的心愛的妹妹波麗姆,成為貢品。在被選中為貢品後,因特殊打扮,造成轟動,被大家稱為“燃燒的女孩”。跟皮塔在遊戲中演出悲劇戀人的戲碼。對皮塔和蓋爾兩人都有特殊感情,但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誰。自小跟爸爸常到森林打獵,並習得百射百中的身手,射殺獵物時一般都會射中眼睛以不破壞獵物本身。跟爸爸一樣唱歌的時候嘲笑鳥都會靜下來聽。爸爸在十一歲那時死在礦坑爆炸中。自此媽媽就陷入絕望的邊緣,無法打理兩個女兒的生活,她就成為家中的支柱,而她非常討厭媽媽對女兒日漸消瘦視而不見。皮塔曾用兩條麵包救她一命,自此她就默默記下皮塔的事。第一部最後她打算用“索命果”半真半假跟皮塔雙雙自殺,最後兩人都成為唯一一次兩人勝利者。第二部中再次被迫參加世紀極限賽,結果被十三區反叛軍救走並在第三部中作為“嘲笑鳥”引領對凱匹特的抗爭運動。
皮塔·麥拉克
(Peeta Mellark)
性別:男
男主角,麵包坊主的三子。第七十四屆、第七十五屆飢餓遊戲十二區的男貢品。自從小時候聽過凱特尼斯唱歌便愛上了她。他的父親也曾愛慕並追求過凱特尼斯的母親。在遊戲中先跟職業貢品(一般指一、二區的貢品,以參賽為榮)結盟,但從中不停誤導他們有關凱特尼斯的事(比如方向和她的實力),並在職業貢品手上救了她一命,但被加圖砍傷大腿。依靠偽裝而未被發現,直到凱特尼斯趕來找他。漸漸被皮塔感動的凱特尼斯,不顧皮塔反對、迷暈皮塔,只為從陷阱中得到救治他傷口的藥。凱特尼斯發現皮塔是身邊唯一一個從開始就始終堅持自我、從未迷失,並且打算犧牲而保護她的人。在遊戲完結之後,他知道凱特尼斯一直都只是演戲使他感到絕望。在遊戲結束後,因傷勢太嚴重,左腳要截肢,再換上義肢。第二部為了報答他的深情厚誼和虧欠,凱特尼斯和黑密斯一致達成保住皮塔的協定(第七十五屆飢餓遊戲,每25年舉行一次的世紀極限賽),但在結尾時最後被凱匹特抓去。第三部皮塔慘遭總統的長期精神折磨,頻臨瘋狂與崩潰,被救後處於“劫持狀態”,曾數次想要殺死凱特尼斯。跟凱特尼斯在遊戲中演出明星悲劇戀人的戲碼,但他是真心愛著凱特尼斯而非演戲。後恢復正常,與凱特尼斯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
蓋爾·霍索恩
(Gale Hawthorne)
性別:男
年齡:18歲
凱特尼斯的打獵夥伴,兩人互有好感。父親死於礦坑意外,獨自支撐著母親和弟弟的五口之家。有一頭黑直頭髮和健壯的體魄,橄欖膚色,一雙灰色眼睛,長相十分帥氣,是第十二區女生們炙手可熱的愛慕對象。曾想帶著凱特尼斯和全家外逃,躲避飢餓遊戲的抽籤。為了換糧食他已經有四十二個名條在抽獎箱裡,看到直播中凱特尼斯與皮塔卿卿我我十分難過。凱匹特調查凱特尼斯時謊稱是她的親戚來避嫌。個性十分頑強,憤世嫉俗,非常痛恨凱匹特的人,常在跟凱特尼斯一起打獵時咒罵他們。在75屆飢餓遊戲後,他帶領12區倖存的人民逃到13區,他自己也成為了13區反抗軍的領袖之一。他深愛凱特尼斯,並且願意為凱特尼斯付出自己的生命,因此在皮塔看來他是凱特尼斯心目中最重要的男人。但是作為一名戰士、一名被凱匹特壓榨的痛苦的人,他能做的,只有不斷為十三區效力。因此,在凱特尼斯的眼中,他是一個帶有熱情、甚至復仇之火的人。可惜同樣作為戰士的凱特尼斯,希望在戰後過上安靜、祥和的生活,所以最後他沒有被凱特尼斯選擇,並且在第三部的《後記》一章中始終沒有提及。
波麗姆·伊夫狄恩
(Primrose Everdeen)
性別:女
年齡:12歲
凱特尼斯的妹妹,她最心愛的人。暱稱小櫻(Prim),名字取自primrose(報春花,花黃色。)心地善良,純潔可愛,喜歡小動物。跟凱特尼斯不同,她有一頭金色的頭髮和藍色眼睛,遺傳自出身於商人階級的媽媽。僅有一個籤條的她不幸運地被抽中,但姐姐凱特尼斯自願代替了她參加遊戲。幾年後成為一名出色的叛亂軍中的醫護人員。後在第三部《嘲笑鳥》時死於友軍轟炸。由此,瀕於崩潰、心力交瘁的凱特尼斯對蓋爾產生怨恨。
黑密斯
(Haymitch Abernathy)
性別:男
在凱特尼斯、皮塔之前,唯一還活著的第十二區僅有的兩屆飢餓遊戲冠軍之一。是第五十屆飢餓遊戲、第二屆世界極限賽的優勝者,那一屆每一區都派出兩對男女,換句話說他是唯一曾打敗47人的參賽者,擁有很高智慧。當時用競技場邊緣的力場,反彈對手的斧頭獲勝。(無形力場,原本是為了防止參賽者因壓力過大自殺,與在選手住地的樓頂力場一樣。比如朝力場扔石頭,過一會兒會彈回來)。勝利之後,整日沉迷在酒精的消沉之中,擔任凱特尼斯和皮塔飢餓遊戲的指導老師。是隱藏很深的叛亂軍高層,後期與蓋爾是同事。
黑茲爾
蓋爾的母親,除了蓋爾,另有十二歲的羅瑞、十歲的維克、小女娃波西。是個非常堅強的女性,當有獵物時,凱特尼斯選擇偷偷給黑茲爾。
馬奇
(Madge)
性別:女
十二區市長的女兒,性格沉默謹慎,與凱特尼斯是同級生,相似的性格讓她們成為朋友,唯一的朋友。教導凱特尼斯鋼琴,但通常都是馬奇彈,凱特尼斯聆聽。就是她送給凱特尼斯代表自由反叛的金制嘲笑鳥胸針(馬奇姑媽——梅思麗多納的遺物)。在凱匹特對十二區的空襲中喪生。
艾菲·特琳奇
(Effie Trinket)
凱匹特的人,擔任十二區抽籤人,口頭禪:“飢餓遊戲快樂,祝好運永遠與你們相伴。”負責比賽前抽籤,比賽進行中行程安排、教導禮儀等等的人物。凱特尼斯曾在參加遊戲前的火車中,以狼吞虎咽方式來惹怒形式教條做作的艾菲。黑密斯和凱特尼斯都不喜歡她,經常對她大吼大叫。
西納
(Cinna)
凱匹特分派給第十二區的造型設計師。因在七十四屆遊戲中幫凱特尼斯和皮塔設計出讓人驚艷的造型,是都城極有人氣的設計師。也成了凱特尼斯最要好的朋友。在第二部時為凱特尼斯設計嘲笑鳥服裝而被揍且當場死亡,臨死前為凱特尼斯留下幾套反叛的服裝。
波西婭
西納的助手設計師,負責打理皮塔造型,第三部被總統處死。
帕納姆國
斯諾總統
(President Snow)
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身居凱匹特的權力中心,視凱特尼斯為眼中釘。為人陰沉狡猾,喜愛玫瑰花,身上混雜著鮮血與玫瑰的濃重味道。凱匹特失陷後,行刑時因凱特尼斯故意射死新總統,死於隨後爆發的混亂中,死因不明。
凱撒·弗里克曼
每一屆飢餓遊戲的問訪過程的主持人。每一年打扮獨特,完全不會老的長相,是凱匹特的美容手術緣故。
預備小組
凱匹特專門為貢品拔毛、保養、潤滋頭髮等美容的小組。凱特尼斯曾說只要裸光就一定跟他們有關。一男兩女,個別名字是弗萊維維妮婭奧克塔維亞。並不在乎凱特尼斯的生死,而是在乎自己能否參加各重大宴會。但仍然對凱特尼斯有一點點情感。
普魯塔什
前任首席遊戲設計師希尼卡因七十四屆的結果而被處決,使之代替為現任首席設計師。叛亂軍的一員 。用嘲笑鳥手錶提示凱特尼斯自己的身份和競技場的地形秘密。
科恩
反叛者的領袖,不是很喜歡凱特尼斯,將凱特尼斯當作棋子利用。曾派皮塔去行動小組,目的就是要皮塔殺死凱特尼斯。她讓各個區去反對凱匹特,最後再去消滅凱匹特。如果有人在凱匹特被消滅後想到的第一個領袖不是科恩,那就有反叛者的嫌疑。曾提議重新舉行飢餓遊戲,讓凱匹特曾經的當權者的子女參加。在處死斯諾時,被看透一切的凱特尼斯故意射死。
博格斯
科恩的手下,開始時凱特尼斯並不喜歡他,但他得知科恩要讓皮塔殺死凱特尼斯時,拚命要保護凱特尼斯,但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被炸傷雙腿死亡。
佩拉
八區的領袖,後來當選總統,釋放了因射殺科恩被判入獄的凱特尼斯。
其他
特瑞爾
第八區的人民,在到紡織廠上班時,因爆炸而僥倖生存下來。溜到凱特尼斯經常到的水泥屋休息時被發現,也告知凱特尼斯說“十三區還存活”的訊息。讓凱特尼斯燃起一絲希望。
邦妮

其他參賽者

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參賽者
參賽者人物介紹
一區
馬爾夫
(Marvel)
一區男貢品,後被凱特尼斯一箭射死。
格麗默
(Glimmer)
一區女貢品,因露露指引凱特尼斯割下蜂窩而被蟄死。
二區
加圖
(Cato)
二區男貢品,在飢餓遊戲系列小說第一部出現。與主角凱特尼斯及皮塔戰鬥到了最後。他是一個兇殘、殺人不眨眼的職業選手。用一隻胳膊就可以將敵人殺死,喜歡血腥的“野狼”,最後變形獸圍困撕咬,被凱特尼斯分別射中胸部、手腕及頭部,得到“解脫”。
格拉芙
(Clove)
二區女貢品,擅長飛刀,為人兇殘。曾險些殺死凱特尼斯,後被薩里什的石塊砸死。
五區
狐狸臉
(Foxface)
五區女貢品,敏捷異常,神出鬼沒,小心翼翼,卻因誤食皮塔采來的劇毒“索命果”喪命。
十一區
薩里什
(Thresh)
十一區男貢品,身材魁梧,力量是最大優勢。“盛宴”時因為感激凱特尼斯為露露報仇,並在她死去時唱搖籃曲,在格拉芙刀下救了凱特尼斯,後被加圖殺死。
露露(露/芸)
(Rue)
十一區女貢品,身材嬌小,名字意為芸香,能在樹間輕快跳躍。凱特尼斯的盟友。是她暗示凱特尼斯利用追蹤蜂殺死敵人,並給她食物和療傷草藥,且告訴了她“學舌鳥”傳遞信息的功能,也就是以後的“嘲笑鳥”。最終被一區職業選手投矛殺害,凱特尼斯用弓射殺一區職業選手為其報仇。
十二區
皮塔·麥拉克
(Peeta Mellark)
見“主要角色”。
凱特尼斯·伊夫狄恩
(Katniss Everdeen)
第七十五屆飢餓遊戲參賽者
參賽者人物介紹
一區
格魯茲
(Gloss)
獲勝屆數:第63屆
一區男貢品,禮貌而冷淡,與凱什米爾是兄妹。
凱什米爾
(Cashmere)
獲勝屆數:第64屆
一區女貢品。
二區
布魯托
(Brutus)
獲勝屆數:第48屆
二區男貢品,暗中與皮塔交好。最終被皮塔殺死。
伊諾貝麗
(Enobaria)
獲勝屆數:第62屆
二區女貢品,三十歲左右,曾在某屆和對手近身搏鬥中,用牙齒撕開了對手的咽喉,殺了他。成為冠軍。她也因為這個動作而名聞遐邇,在成為勝利者之後,去動了牙齒的美容手術,把每顆牙都磨成尖銳的利牙,並且鑲上黃金來紀念。她在都城許多仰慕者。在競技場和約翰娜被抓走,第三部最後得到饒恕。
三區
比特
(Beetee)
獲勝屆數:未知
來自三區,科技狂人。戴著眼鏡,看起來有點躁動不安的樣子。擅長設計電子產品。曾一次電死6個貢品而獲得了某屆冠軍,是凱特尼斯等人逃出競技場的關鍵人物,負責炸掉競賽場。第三部中為十三區工作,負責大部分高科技項目,在電視反擊戰中做出卓越貢獻,他還幫凱特尼斯研製弓箭。
韋莉絲
(Wiress)
獲勝屆數:未知
來自三區,個子很小,灰白的皮膚黑頭髮。說話很小聲,講話習慣只講半句,但其實她很聰明,直覺亦一流。是她讓凱特尼斯知道了競技場是個大鐘的秘密。並可以預知時間,報時。(第二部的競技場是按照像鐘錶的時間和區塊來布置和釋放陷阱)。在清洗比特的電線時,被職業殺手殺死。
四區
芬尼克·奧迪爾
(Finnick Odair)
獲勝屆數:第65屆
帕納姆國的活傳奇,來自四區。曾是史上最年輕的飢餓遊戲獲勝者,在第65屆勝出比賽時才十四歲。外表非比尋常的俊美(碧綠色眼睛、金色頭髮以及古銅色光澤的肌膚),都城的人民就對他痴迷不已,許多女性都自認是芬尼克的情人,他也時常在都城女孩面前表達曖昧之意,殊不知光鮮的背後隱藏著難言的過往。其實他所喜歡的是同為四區優勝者,卻從此神智不清的安妮。非常有魅力,曾獲得來自第四區贊助者昂貴的武器——銀色魚叉,只為看他殺死對手。第三部,與安妮結婚,為掩護隊友死於凱特尼斯領頭的行動小組,有一子。
瑪格絲(Mags)
獲勝屆數:未知
第二部時已經是八十多歲的婆婆,自願代替被選中的安妮,來自四區,能用任何東西,荊棘、叉骨、耳環,做出一個漂亮的魚鉤,曾是芬尼克的指導老師。世紀極限賽中為不成為芬尼克的拖累,而毅然衝進競技場的毒霧中自殺身亡。
安妮
(Annie)
芬尼克深愛的女孩,性格溫柔安靜,善良脆弱,四區的飢餓遊戲獲勝者。由於比賽設計的問題,安妮參加的那屆飢餓遊戲,因為大水來襲,所有倖存的參賽者都死於溺水,除了來自以漁業著稱的四區、擅長水性的安妮。無法面對殘酷的遊戲及結局,導致神智失常。與芬尼克結婚後,病情逐漸好轉,漂亮的孩子也集合了她與芬尼克的所有優點。
七區
約翰娜·梅森
(Johanna Mason)
獲勝屆數:第71屆
七區女貢品,曾因假裝自己怯懦而讓別人卸下心防而獲勝。可以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在訓練中心曾以脫光裸姿灑油在身在練習拳擊,叛亂軍一員,負責拿掉凱特尼斯身上的晶片。第三部,凱匹特的人把她扔在通了電的水中來折磨她,以致約翰娜被救出後懼怕水,沒有參加行動小組。
八區
茜茜利亞
(Cecelia)
獲勝屆數 :第58屆
八區的女性貢品,大約三十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因不通水性,與 本區男貢品約70歲的沃夫一起在宙斯之角相繼被二區職業貢品殺死。
十一區
查夫
(Chaff)
獲勝屆數:第45屆
第十一區男貢品,大約六尺高,膚色黝黑,一隻手臂是殘缺的。黑密斯的好友之一。最後為了
掩護皮塔被職業貢品殺死。
希德爾
(Seeder)
獲勝屆數:未知
第十一區女貢品,年紀推測有六十歲,皮膚是橄欖色,一頭黑色的直發攙了一些銀絲。只有她那雙金棕色的眼睛,顯示出她來自另一個區,在宙斯之角被職業貢品殺死。
十二區
皮塔·麥拉克
(Peeta Mellark)
見“主要角色”。
凱特尼斯·伊夫狄恩
(Katniss Everdeen)
人物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反烏托邦主題
《飢餓遊戲》的欣賞群體大部分是青少年, 為此可以稱之為一部“青春反烏托邦”創作。它和傳統的“反烏托邦”作品不同,因為後者的結局都是主角紛紛死亡,黑暗世界和反面人物卻橫行一世,但在這部作品中能夠讓讀者和觀眾體會到生活在奴役之下的一部分人們的憤怒之火。同時,凱特尼斯的英勇無畏和反抗精神以及最終戰勝困難成為青少年的精神生存手冊,讓他們體會到人類昂揚的鬥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並預示著“在絕望的未來圖景中,仍然存在著反抗、超越與救贖的希望”。
1. 科技濫用
“對於現代科技的畸形發展所帶來的人類生存危機的高度警惕與激烈批評, 是反烏托邦小說的核心意旨之一。”馬爾庫塞曾經對科學技術中反人性的一面進行猛烈的抨擊,他認為“技術進步=社會財富增長=奴役的擴展”。這一論點儘管有失全面, 但在某種程度上和反烏托邦作家們觀點有相似之處。在反烏托邦文學作品中, 時間都設定在未來, 那時科技高度發達, 科學技術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動力, 這是社會前進所必然趨勢, 並隨著時代的推移逐步變成現實。然而, 貌似進步的社會引發的種種問題是反烏托邦作家們的憂思, 這也是20世紀以來, 所有的社會學者共同的焦慮。在小說《飢餓遊戲》里, 科技的高度發展以及所產生的科技倫理問題給帕納姆國的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飢餓遊戲”的競技場是高科技的產物,“巨大的金色圓錐體的宙斯之角”是“貢品”們廝殺之地。競技場上, 遊戲設計者可以利用科技任意改變所有的天氣狀況,在比賽中不停設計邪惡圈套,掛在樹上的嬌艷欲滴的漿果是有劇毒的, 火牆也會突然從天而降, 讓“貢品”們措手不及。“從我頭上掉落下來的火焰那么高, 是非自然的, 或是分布均勻像是人為的——機器所為或大賽組織者所為。今天的一切太安靜了, 沒人死亡, 也許連廝殺都不曾出現, 凱匹特的觀眾會覺得厭倦, 抱怨比賽沒有意思, 而這是飢餓遊戲不允許出現的情況。”為此,為了讓比賽更精彩,設計者們用這場火滿足觀眾們觀看欲望。用科學技術釋放人造毒氣, 發射人造火球使“整個這片叢林都處於火球的精確攻擊目標之中, 發射台就隱藏在樹林裡的岩石中, 而大賽組織者此時正坐在涼爽潔淨的室內, 掀動瞬間就可以要了我命的按鈕, 他們所需的一切就是向下一按”。在競技場上,用特殊基因培育的殺人黃蜂大行其道, 其毒液能使人一命嗚呼,即使活下來的,毒液也能使人產生幻覺而發狂。“上次戰爭結束後,凱匹特毀掉了城市周圍所有的蜂巢,但郊區還保留著,在12區圍障外的林子裡也有。凱匹特保留這些黃蜂, 如同飢餓遊戲, 是為了提醒其下屬轄區的人他們是多么的不堪一擊。”在比賽的最後時刻, 大賽組織者放出野狗讓最後的三位倖存者進行搏殺,一位名叫加圖的“貢品”被野狗殘忍地撕咬、折磨,因為這樣才能達到“飢餓遊戲”的高潮,才能給凱匹特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快感。在這部作品中, 各種代表先進科技的發明創造沒有給人們帶來幸福感和生活在當下的自豪感, 而是恐懼與死亡, 因為競技場上用科技進行人為製造的災難隨時隨地都會發生。所謂的“飢餓遊戲”,其實是科技的畸形發展給凱匹特人帶來的心靈空虛, 情感饑渴, 文化墮落。科學技術進步雖然創造了富裕的現代社會, 但人們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人的解放和自由卻離人們越來越遠。人日益成為機器的奴隸, 科學技術異化為奴役人和束縛人的工具。為此,如何讓科技成果造福於人類,限制科學技術的非人利用, 並將人的價值因素參與到科學技術中成為當今反烏托邦小說家們用文學的形式表達社會發展的現代憂思, 更成為當今科幻電影發展的一種趨勢, 它們反映人們正憂慮著並不美好的未來世界。
2.極權統治
在小說《飢餓遊戲》里,讓人自始至終體會到恐怖森嚴的等級制度,這正是反烏托邦小說作家對極權主義社會的深切焦慮與反思。“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以‘合理化’為名的精細化的管理與操縱遍布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依然廣泛存在,民主的期盼招致的常常是獨裁與專制,而人們一心嚮往的自由常常只是拘泥於形式, 甚至連形式意義上的自由也常常成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極權主義是一種獨裁統治,是對民主和自由的削弱甚至剝奪,“其目的就是用強硬的政治手段維護現有利益,防止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在《飢餓遊戲》里,總統斯諾是極權獨裁統治的代表, 在帕納姆國都城的凱匹特人是獨裁統治的極權階級,他們對所管轄的12個行政區具有絕對統治權,擁有國家的絕大部分物金錢與物資,是“飢餓遊戲”的始作俑者。為了約束控制12個區所有的國民,凱匹特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法律條款,並且在每個轄區周圍建設電網,禁止各個行政區之間進行交流或者人口遷徙。但對於生活在都城的貴族們則萬般放縱,他們擁有著奢華的生活,艷俗的妝容,偽善的禮數。在經歷了“黑暗時期”民眾暴亂後,為了警示所有的國民,防止再次發生暴動,帕納姆國總統規定一年一屆的“飢餓遊戲”比賽,目的是“把孩子從他們親人身邊帶走,迫使他們相互殘殺⋯⋯讓他們用自己的命去做獻祭⋯⋯要是你們敢抬一根指頭,我們就會毀掉你們,一個不剩,就像我們滅掉第13區一樣”。為了進一步加強帕納姆國的統治,達到折磨和羞辱12區人民的目的,凱匹特還要求把這項活動當做一年一次的節日慶典,當做各區之間相互競技的體育賽事,並美其名曰“這是一個悔改的時機,這是一個感恩的時機”。
極權主義的統治手段除了獨裁, 暴政更不可避免。“極權政府通過動用各種暴力手段,對於思想的異己者進行殘酷的報復, 對於未覺醒的民眾則扼殺其思考的能力, 避免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在作品《飢餓遊戲》里, 帕納姆國有一群稱之為“艾瓦克斯”的人,凱匹特人認為他們犯過罪,因此將其舌頭割掉,使之不能說話,並要求他們必須忠心耿耿地為都城服務。“艾瓦克斯”人的存在是以斯諾總統為首的獨裁極權階級鞏固統治地位,威懾想要發生暴亂的人們的手段之一。在競技場上凱特尼斯和皮塔共約吞食毒漿果以示反抗凱匹特不斷改變的規則,從而獲得成功後,這一舉動卻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為這一舉動在凱匹特人看來代表著反叛,代表著對獨裁的挑釁,讓“凱匹特出醜”,“飢餓遊戲”作為他們統治人民的武器遭受到了威脅,為此凱特尼斯感覺到真正威脅的“飢餓遊戲”才剛剛上演,凱匹特瘋狂的殺戮以達到鞏固統治地位的目的才拉開序幕。
人性
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寫到:“人是聯結在動物和超人之間的一根繩索。”通過這句話說明人的本質是人性、獸性與神性三種特徵的結合。但是它們在人們的思想中所擁有的比例是不同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變化的。有時候人不停地在神性與獸性之間搖晃。有的人在欲望面前人性變得極端脆弱,為了達到目的寧可拋棄人應當具有的人性,變成吃人的野獸,這是人性的泯滅。有的人善良、純真,不唯利是圖,哪怕在面臨生命的抉擇時也總把最寶貴的東西留給對方,這是人性最接近神性的時刻,是人性的升華。
女主人公的導師曾經是飢餓遊戲的勝利者,但他在每次出場時總是醉醺醺的,無法想像這位導師有過怎樣的經歷,讓他每天用酒精來麻痹自己的神經。飢餓遊戲對人的摧殘性,從側面烘托而出。在這場互相屠戮的遊戲中,只有殺掉對方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殺死對方,保護自己成為他們的座右銘,每個人都成為沒有人性的機器。每殺掉一個人,自己的人性就會喪失掉一部分,直至人性的泯滅。那些凱匹特城的居民們,早就人性全無,面對這樣的殘殺,他們不知貢品是和自己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類,而是把他們當成屠宰場裡的牲口,更加讓人感覺到令人憎惡的是在比賽過後還要反覆對視頻進行欣賞與重播,這種對人體生命的漠然和對人性尊嚴的踐踏,是人性的泯滅。
深處特定的環境,人性也不由得因環境的變化發生變化,甚至遭受異化的影響。有可能使自己變成追逐的奴隸或者強悍的戰士。凱特尼斯在沒有參加遊戲之前整天為家裡的食物而奔波,但她是自由而快樂的,她對妹妹的愛感人至深,正是由於愛和責任感讓她一直戰鬥到最後。生存的渴望讓她從一個鄰家女孩蛻變成一個欲望的追逐者。在比賽開始以前她的求生與競爭的心理就開始迸發。來自同一區的皮塔是有恩於她的,但是她還是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他的愛情告白被她看成是獲取觀眾支持的手段。但是原本純真的女主角有時也會為他擔心,她既不想他死去,也不願與他狹路相逢,生死一搏。一直到遊戲的規則發生改變可以有兩位勝出者時,她才找到了皮塔,放下質疑同心協力戰鬥。凱特尼斯為了獲得觀眾的支持,與皮塔假裝情侶以便獲得藥品與食物。當只剩下他們兩人時,規則再次發生變化,只允許有一位勝利者,她才真正明白自己只是傀儡,已經被這座該死的城市所異化。凱匹特在整場遊戲中似乎擁有神一樣的特權,大賽的組織者可以隨時呼風喚雨,或者喚出野獸、或者拋出火球來決定他們的生死。但是在面臨規則的再次變化時她恢復了以往的本真,她決定兩人一同死去,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大賽組織者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人性終於戰勝了欲望,敢於直視死亡,勇於挑戰權威的態度使他們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人性也有可能在某種情況下成為神性,男主人公皮塔就閃耀著神性的光芒,他對人仁慈,充滿愛心。對於本真他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皮塔中幾次表明自己不可能成為勝利者,其實皮塔不是沒有能力,不是不苛求生命的延續,而是不願意在這個競爭的世界裡放棄自己的準則,變成一隻嗜血的怪獸,為此他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不與人斗。這種覺悟皮塔要比凱特尼斯認識得更早、更深刻,當凱特尼斯在為生命而戰鬥的時候皮塔仍然在“保持自我,純真的自我”。在整場戰鬥中他沒有殺死一個人; 而凱特尼斯在利用愛情獲得物資時,皮塔其實早已深陷愛情之中,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愛情。皮塔受傷後為避免自己成為凱特尼斯的負擔,曾一度要求凱特尼斯放棄自己,面對凱特尼斯的愛情假戲信以為真,寧為愛情放棄生命。皮塔的愛心、善良和純真使他成為人性美好一面的代表,那是最接近神性的一部分。讀者能夠從他身上看到人性升華到神性的希望。
文化隱喻
《飢餓遊戲》三部曲的影響與它的思想性,也即深刻的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如,其中帶有明顯的《荷馬史詩》元素。作為西方當代文化的源頭,《荷馬史詩》之中的故事原型能夠準確地喚醒西方觀眾的文化情結。在漫長的歷史之中,這些文化並未發生基因突變,而是在新的敘事之中閃耀著絢爛的光輝,《尤利西斯》等作品的問世就證明了這一點。這也是為何《飢餓遊戲》的背景被設定於未來,但是其敘事文本卻具有一種帶古典色彩的美感的原因。
主人公凱特尼斯·伊芙迪恩以及皮塔等12至18歲的少男少女,被選為飢餓遊戲的參賽者,其實質就是成為“貢品”,用以獻祭給凱匹特人的政治機器。這也是《飢餓遊戲》的故事主線,其原型便是《奧德賽》之中的克里特傳說。克里特國王米諾斯是宙斯與歐羅巴之子,在海神波塞冬的報復下,他的妻子帕西法厄與公牛生下了半人半牛、以人肉為生的米諾陶羅斯,米諾陶羅斯也被米諾斯關入迷宮。結果因為米諾斯自己的一個兒子被雅典人殺死,宙斯給雅典降下瘟疫,雅典人不得不每年選送七男七女供奉米諾陶羅斯。直到自願深入虎穴的王子忒休斯出現,在第三次獻祭時進入迷宮殺死了米諾陶羅斯。凱特尼斯便是新一代的忒休斯,而愛上凱特尼斯,並以情侶的身份與她並肩作戰的皮塔,則源於協助忒休斯除掉怪物的公主阿里阿德涅。而與為子復仇的米諾斯相對應的則是同樣失去了兒子的帕納姆總統斯諾。
《飢餓遊戲》的故事非常討巧,其非常容易喚醒存在於人們心底的神話意識,從而產生深刻的認同。又如其中的“火”意象。在《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中,火的意象多次出現,象徵了微弱但是最終將蔓延開來的反抗力量。如,凱特尼斯身穿戰袍乘坐戰車參與遊行時,其造型是火紅的嘲笑鳥,戰車後也燃燒著熊熊火焰,點燃著人們的激情。當她換了白色禮服上電視的訪談節目時,隨著她身體的轉動,禮服下方又有火焰燃起,伴隨著禮服的變化,凱特尼斯身上突然現出一對翅膀,似乎她成為一隻浴火鳳凰。這實際上是對《聖經·創世紀》之中上帝對邪惡之地降下大火,焚燒當地的罪惡這一典故的致敬。小說中,帶去這懲罰火焰的人便是凱特尼斯。

藝術手法

蘇姍·柯林斯筆下的《飢餓遊戲》是一部充滿驚悚與科幻元素的小說,科幻小說從歷史中汲取營養由來已久。蘇姍·柯林斯“飢餓遊戲三部曲”中,不難發現古羅馬歷史的蹤跡。縱觀歷史,無盡的戰爭、工業的衰退和政治的腐敗帶給人類深重的災難,使人變得更加現實。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放棄理想與尊嚴,以求得一絲生存的空間。小說的創作者往往傾向於把筆觸投向這些人類的劫難與災禍。然而,在文學作品中,追求愛與美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人性的光輝是無法被劫難的陰霾所遮蓋的。《飢餓遊戲》中,作者把24名青少年置於一個暴力與殺戮的競技場,他們面對的是充滿敵意的對手以及殘忍的大賽主辦者,在競技場上稍不留神就會丟掉性命。這是作者對戰爭和暴力的控訴,同時也把矛頭指向了成人世界的冷漠。然而,讀者卻可以從青少年身上看到人性光明的一面,無論是凱特尼斯和皮特的愛情,還是和西納的友情,都使讀者為之感動。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明空前的發達,但是人們遭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飢餓遊戲》正是以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抓住了讀者的眼球,讀者借小說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日常生活中體會不到的驚險刺激的故事情節。《飢餓遊戲》故事設定在一個人工控制的競賽場,在競賽里,選手們鬥智鬥勇,為自己尋找生存的機會,其中必然少不了驚悚刺激的追擊、奔逃情節,甚至有些內容包含暴力,血腥的因素,這些都為這部小說增加了刺激恐怖的氛圍,牽動著讀者的神經。社會的發展導致生活節奏加快,《飢餓遊戲》在一開頭就設下懸疑,這種做法有別於傳統小說一開始的緩慢鋪陳的敘事結構,能很快地抓住讀者的視線,引發讀者的好奇心,進而促成購買行為。很多暢銷懸疑小說在開頭就顯得與眾不同,引起讀者極大的好奇心。《飢餓遊戲》也不例外,在小說的開頭就用緊張壓抑的抽籤儀式來激起讀著的緊張感。陰沉的天氣,抽籤儀式上沉默的人群,以及凱特尼斯複雜的心理活動,都為抽籤儀式增添了恐怖與緊張的色彩。同時,紅頭髮的女主持人以及她尖利的嗓音,也從側面襯托出了飢餓遊戲的殘忍。
《飢餓遊戲》作者蘇姍·柯林斯正是把目光聚集到了年輕人身上,把他們的性格特徵融入筆下的人物里。這使得小說具有了接近性,年輕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仿佛能從小說的角色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甚至會把小說里的人物當做自己的偶像。
作者在對女性形象進行創作時,不單單賦予他們完美的外形,在性格塑造方面,更是費盡心血,力圖把女人們打造成個性鮮明的奇女子。傳統的愛情小說中,男性角色是權力的象徵,也是感情世界的統治者;女性角色往往處於被支配的地位,對於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她們總是選擇包容、忍讓、妥協。那些柔弱的小女人、或者傳統意義上賢妻良母型的女性更容易為讀者所接受。與傳統小說浪漫中的憂傷少女相比,現代的小說中的女性的性格更加獨立,做事更加果斷堅決。《飢餓遊戲》中,蘇姍·柯林斯把小說的女主人公塑造成了一個女強人的形象。女主人公凱特尼斯一出場就以幹練、強勢的姿態出現,她背著弓箭,敏捷地在叢林裡穿行,尋找獵物。而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中,狩獵者的形象大多是男性,女性更多的則是從事採摘、耕作等活動。凱特尼斯女獵手的形象體現了現代女性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在社會生活中地位的轉變,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設定

(1)飢餓遊戲(Hunger Games):帕納姆國的黑暗時代,十三個區起義暴動,欲推翻凱匹特的統治,但最後十二個區被擊敗,第十三區被滅。為了讓人民牢記歷史、懲罰過錯、保證和平,根據新修改的法律舉行一年一度的飢餓遊戲。獲勝者將終身享有凱匹特提供的各種福利,如住房、職業、金錢等,所在轄區的每一個人將免費享用一年份的食品補助。
世紀極限賽:每二十五年舉行一屆。第一次世紀極限賽(第二十五屆飢餓遊戲)的規則為每個區進行選舉,投票選出參加比賽的貢品。黑密斯參加的第二次世紀極限賽(第五十屆飢餓遊戲),規則是每一區選派兩男兩女,因此他是史上唯一擊敗過包括同區三人總共四十七人的冠軍。二十五年後,斯諾為除掉凱特尼斯二人,將規則定為:從還活著的勝利者抽出參賽者,因此凱特尼斯和皮塔重返競技場。但這次比賽,參賽者中除了少部份專業貢品和都城外派的選手,其他人幾乎都參與了叛亂計畫:不惜犧牲自己,也要保護已成為叛亂軍精神象徵的凱特尼斯。
(2)遊戲規則:從現存的十二個區中,抽籤選中年滿12-18歲、被稱為“貢品”的男女青年各一名,去參加比賽。二十四個選手被關在一個巨大的室外競技場內,裡面有從炎熱沙漠到寒冷荒原等各種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在幾周里,所有“貢品”將自相殘殺,戰鬥到死,最後的倖存者就是最終的獲勝者。
(3)抽籤:每年會有一日抽籤日,抽出十二至十八歲的少年少女各一名作為遊戲參加者貢品。十二歲就符合資格,第一年會有一個籤條進入大簽球里,第二年有兩個,至到十八歲那年,簽球里便有七個籤條。抽籤制度對窮人不利,因為窮人可能會透過增加籤條數目以換取一人一年的糧票。抽籤有自願制度,符合資格的人可自願代替被抽中的人。
職業貢品:來自一區、二區、三區、四區的貢品稱為“職業貢品”或“職業選手”。他們從小吃好住好,參加嚴格訓練,能代表自己區參加遊戲是榮幸的事。都城的人一般較喜歡職業貢品。事實上貢品未到都城就參加訓練是犯規的,但這事年年都會發生。
(4)競技場:競技場是一個大型的戶外地方,可能是極地也可能是沙漠。競技場四面會有重力牆包圍,而遊戲設計師可以操縱場內的氣候、陷阱或攻擊。所有競技場只會用一次,這次遊戲結束後,便會成為都城人的旅遊勝地。
(5)遊戲相關:在抽籤日之後,貢品第一個公開活動就是在凱匹特舉行的開幕禮。在那之前每名貢品都會被指派一名設計師和預備小組。因為資助的數目和生存的機率通常是有關,所以貢品在開幕禮給人的第一印象就變得十分重要。開幕禮的打扮通常跟自己區生產的東西有關。在遊戲前一天會有訪問節目,每人有三分鐘訪問時間,貢品都會在訪問時儘量吸引資助人,當天的外表同樣重要。貢品在進入競技場以前,會進入個人準備室,或稱“發射室”。他們著裝完成後便會離開準備室,站在金屬板上升到競技場。在銅鑼聲響起前60秒絕對不能離開金屬板,否則金屬板上的地雷會當場把你炸掉。二十四個貢品會以宇宙之角為中心圍成圓形,金色的豐饒角上有著所有足夠生存的物資。在一開始去搶宇宙之角的物資時,會死不少人,而專業貢品的聯盟一般會獲得物資的擁有權,以物資作為基礎去攻擊其他貢品。從小吃好住好的專業貢品未曾挨餓,只要物資被摧毀了,那一年多半是其他區的貢品勝出。
帕納姆國(Panem):一個建立與廢墟之上,原來叫做北美洲的地方。經過各種天災人禍後,最終建立的以凱匹特為中心,由十三個區組成的王國。都城凱匹特(Capitol)。
追蹤黃蜂(殺人黃蜂):在實驗室培育出的生物戰爭武器,比蜜蜂體型稍大。通體金黃,被叮後腫脹的膿包有李子般大小,多數人被蟄幾下下便會斃命,即使不死,毒液也會讓人產生強烈的幻覺和疼痛感。

獲獎記錄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備註
2009《洛杉磯時報》年度推薦書籍獲獎
2009《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書籍獲獎
2009《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書籍獲獎
2009《紐約時報》年度選書獲獎
2009《紐約時報》書評編輯年度特選獲獎
2009《書單》書評編輯年度特選獲獎
2009《時代雜誌》2009年度十大小說獲獎
2009《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書籍獲獎
2008《華爾街日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獲獎
2008《出版人周刊》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獲獎
2008《今日美國報》暢銷書排行榜獲獎
2008《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獲獎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作品評價

史蒂芬·金:在反面烏托邦的故事之中,《飢餓遊戲》是佼佼者,故事節奏快速,始終充滿懸疑。作者是個文字高手,筆下絕無廢話,夾帶著令人愉悅的冷峻幽默。閱讀《飢餓遊戲》會讓人上癮,彷佛玩電玩;你明知那世界不是真實的,卻忍不住一再投下銅板。
《皮爾斯·傑克遜與39個線索》作者里克洛爾丹:《飢餓遊戲》是我閱讀過的幾乎完美的冒險小說,柯林斯將遠古的神秘故事轉化成未來美國恐怖而真實可信的故事,令我愛不釋手。
《紐約時報》:《飢餓遊戲》劇情精彩,節奏漂亮,寓意豐富。作者善用細節虛構出來的世界,讓人信服;女主角複雜而迷人的性格,令人難忘。其實,只要不特意提醒,讀著讀著,文字本身就消失了,女主角和讀者之間毫無間隔,施惠國和美國合而為一。
《洛杉磯時報》:扣人心弦,充滿想像力,驚悚。
《科克斯》:小說家虛構世界的功力令人佩服,故事推演令人屏息,而且呈現清晰的哲理反思。
《學校圖書館期刊》:柯林斯筆下的人物在面對恐怖威脅時,結為夥伴,建立友誼,人物塑造非常真實而令人喜愛。劇情緊湊,充滿戲劇性,令人著迷。這部小說無疑會在熟悉電視真人實境秀的世代之間引起迴響。
Horn Book:在這部小說里,劇情是讀者首先注意到的前景,每一個轉折、變化都讓人拍案叫絕,尤其在愛情有助於提高賭注時。但都城的高壓統治和對各地區的剝削壓迫,始終在表面之下沸騰,有待下一部小說分解。柯林斯創造了一部令人著迷的小說,混合了科幻、生存冒險、看似不可能的愛情,以及社會批判。
《書單》:充滿真實、立體的人物,這是一則冒險、政治懸疑,及愛情的故事。
《青年之聲》:透過令人驚悚的冒險故事,探討政治控制和老大哥的主題,這部傑出小說的懸疑性將會讓讀者即使已經躺在床上很久,準備就寢,仍捨不得擱下。

出版信息

國家作品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
中國
《飢餓遊戲》
作家出版社
2010年1月
《飢餓遊戲2:燃燒的女孩》
作家出版社
2011年1月
《飢餓遊戲3:嘲笑鳥》
作家出版社
2011年5月
中國台灣
《飢餓遊戲》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9月1日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2月1日
《飢餓遊戲3:自由幻夢》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2月1日
美國
《The Hunger Games》
Scholastic Inc.
2008年9月14日
《Catching Fire》
Scholastic Inc.
2009年9月1日
《Mockingjay》
Scholastic Inc.
2010年8月24日
韓國
《헝거 게임》
북폴리오
2012年1月20日
《캣칭 파이어》
북폴리오
2012年1月20日
《모킹제이》
북폴리오
2012年1月20日
義大利
《Hunger Games》
French and European Publications Inc
2013年5月14日
《La ragazza di fuoco》
French and European Publications Inc
2013年5月14日
《Il canto della rivolta》
French and European Publications Inc
2013年5月14日
法國
《Hunger Games》
Pocket Jeunesse
2011年5月5日
《Hunger Games : L'embrasement》
Pocket Jeunesse
2011年5月5日
《Hunger Games : La révolte》
Pocket Jeunesse
2011年5月5日
西班牙
《En Llamas》
Lectorum Pubns
2012年3月1日
《Sinsajo》
Lectorum Pubns
2012年3月1日
《Los juegos del hambre》
Lectorum Pubns
2012年3月1日

作者簡介

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1962年8月10日-) ,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美國女性電視編劇和小說家。主要作品有《飢餓遊戲》系列、《地底王國》系列。2010年被評為《時代》雜誌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