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式寄宿

飢餓式寄宿

讓學生靠能力競爭住上質優價廉豪華宿舍, 要上大學先競爭宿舍

2014年,開學伊始,中國內地各大高校紛紛重視起學生宿舍建設,製造出各類“豪華宿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飢餓式寄宿
  • 適用領域:宿舍
背景簡介,宿舍文化,區別內容,意義,各方看法,

背景簡介

2014年年8月,武漢生物工程學院一張為學生新建的豪華二人間效果圖就曾經引爆網路。根據該校校方規定,二人間寢室並不是有錢就能住,要求申請者不能有抽菸習慣,而立志考研可減免費用。
2014年暑假,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為學生新設計了一種豪華二人間,這種宿舍全天不斷電、不斷網,24小時供應熱水,部分還會裝有線電視;給每人配一套獨立的高檔生態木組合家具;房間面積45平方米,還帶有花園陽台。該校準備給學生住的二人間寢室參照社會上的商務酒店標準間來布置,其裝修及設施配備標準還會更高。
該校招生就業處負責人余仕良曾對媒體表示,學校對入住學生設定了門檻,對勤奮好學、嚴格自律的學生給予優先權,其中要求入住學生要堅持早起早讀早鍛鍊、不吸菸等良好習慣。同時擬對品學兼優、考研意願強烈和錢學森實驗班的優秀學子,實行獎勵入住或減免部分住宿費的優惠。實際上,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推出這套豪華宿舍後,有入住意願的學生很多。

宿舍文化

學生的第二課堂
與內地大學宿舍只是學生睡覺的地方不同,香港高校的宿舍不僅可以睡覺,更是學習的場所。幾所香港高校宿舍的組織形式各有特色,香港大學實行的是“舍堂”制,源於英國,歷史悠久;香港中文大學實行的是“書院”制,比較出名的有崇基書院、聯合書院、新亞書院等。對於香港各高校,學生宿舍可以說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平時除了在教室上課外,日常生活和其他許多活動都在宿舍里進行或以宿舍為單位進行。
香港高校宿舍像“家”,除此之外,香港各大高校教授、老師當宿管,宿舍也負責發放獎學金。王琳告訴記者,以港大為例,有三個可供申請的宿舍,每個條件不一,價格也不一樣,所以對申請者的要求也不太相同,她覺得自己當初能夠成功申請與自己有多語種背景和從事文化研究有關,“宿舍如同一種社團文化,所以宿舍管理人員會挑選能夠對這一宿舍更有貢獻潛質的個體。”
香港高校宿舍文化的最大亮點,莫過於它的布局像一個“家”。除了日常的居住外,每棟宿舍樓通常還設有自修室(24小時制)、廚房、活動室、休息處等等,讓學生把宿舍當作自己的家。
香港宿舍文化建設的亮點與特色,是讓其學子樂於參與競爭入住的主要原因。

區別內容

入學首日先評估自己價值
在香港,每個大學住的不同宿舍都有自己的宿舍文化,宿生對自己的宿舍都有極強的歸屬感。學校並不強制性學生住校,學生必須提出申請才能住校,但申請的人遠多於可提供的宿舍。因此,香港大學生曾對於“中國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大學生全部住在校內,學校必須按規定提供住宿”十分羨慕。
2010年在香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王琳(化名)就十分慶幸自己能申請到港大的研究生堂宿舍,“我住的宿舍是單人間,有陽台和衛生間,設施齊備,陽台望出去就是香港的無敵海景,而每個月的費用只需要2500港元。”對於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這樣的價格可謂便宜到笑,而同樣是攻讀碩士學位,如果沒有成功申請到學校的宿舍,就只能到校外自己租房子,王琳的同學每個月花3000港元在學校周圍的老住宅樓里租了一間用木板隔出來的單間,大小不足7平方米,沒有獨立洗手間,甚至沒有窗戶,“差距就是這么明顯,從第一天進入學校,你就必須面對‘你是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的問題。”
香港各大高校實行的“飢餓式”宿舍入住制度,與內地各高校宿舍“強制性”入住的制度形成了對比。由於香港各大高校的宿舍數量有限,因此,每年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等,香港高校的學生都要通過‘申請+面試’來互相競爭宿舍,唯有通過測試的人才有資格入住寢室。
“高校本該是學子們邁入社會前的棲身之地,剛進入“象牙塔”就不得不提前面臨社會性質般的競爭。激烈的宿舍申請雖然略微殘酷,但讓香港學子們很早地有了社會競爭意識,為更好地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王琳說。

意義

中國內地高校開始注重宿舍文化的建設,從宿舍開始引入“飢餓式”入住制度,從宿舍環節開始一改過去一視同仁變成靠競爭獲得更質優價廉的宿舍資源,培養學生的社會競爭意識。
而在這方面,香港大學的宿舍文化早已將競爭二字演繹得爐火純青,導致不少赴港學子不能適應,也有港大學子對內地高校宿舍一視同仁相當羨慕,多元的宿舍制度也成為不少大學提高學子競爭意識的手段。
香港與內地的大學在學生宿舍建設上有很大的不同。過去,內地高校統一規定學生全部在校園住宿,並且學校也必須按規定提供住宿,雖然大學生們可以在校外租房,但是校內居住條件如何,基本上統一安排沒有選擇。

各方看法

目前正在廣州大學城上學的小雨則認為,內地大學宿舍雖然一視同仁但也缺乏人情味,比如住在廣州大學城宿舍,下課後,老師們紛紛坐班車回到市區,而學生們則留在“鄉下”,成為僅由學校保全管理的“大學生城”。就算某些高校會安排有老師住校,但留宿的多是剛畢業的輔導員老師。“老師下宿舍”也往往被當做是一個特別要安排去做的工作。
正如曾前往香港大學交流的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的一名老師所言:“內地學校雖然也開始重視大學宿舍的‘管理’,但這種管理主要是以紀律上、安全上的考慮為主。比如,準時熄燈、準時斷網等。學生們無法在老師指導下開展各種活動,更不可能在宿舍生活中,與教授們交流、相處。”
據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引入這種“飢餓式”的宿舍競爭模式與金錢無關,主要看中學生的能力。便宜又豪華的宿舍,不是有錢就能住、亦不是多得住不完。有限的980間豪華宿舍,要求學生們必須用自己的能力來爭取,提前培養了學生們的上進意識與競爭意識,讓他們明白,落後就意味著可能隨時被淘汰出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