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滯胃脘主證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胃疼
  • 中醫學名食滯胃脘
  • 所屬科室:內科 - 消化內科
  • 發病部位:胃部
  • 主要症狀脘腹脹滿,噁心嘔吐
  • 主要病因:暴飲暴食
  • 傳染性:無傳染性
食滯胃脘症狀,症狀,辯證,食滯胃脘治法,病因,診斷依據,辨證論析,參考資料,

食滯胃脘症狀

症狀

脘腹脹滿、納呆呃逆,噁心嘔吐,噯氣吞酸,大便不暢,便下惡臭,舌苔厚膩,脈滑。

辯證

多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脾胃納化失常,中焦氣機受阻所致。食濁內阻則脘腹脹滿,納呆,大便不暢或稀溏,便下惡臭,舌苔厚膩,脈滑。胃氣不得下降則上逆故噁心、嘔吐、呃逆、噯氣吞酸。

食滯胃脘治法

病因

食滯胃脘證,是由於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超過胃之腐熟能力;或食量雖不過多,但因胃之功能素弱,而致飲食停滯難化,所表現出的證候。正如《醫經溯洄集·內傷余議》云:“蓋飢餓不飲食,與飲食太過,雖皆是失節,然必明其有兩者之分,方盡其理。節也者何?無不及無太過之中道也。夫飢餓不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因失節也。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之中兼有餘,亦失節也。以受傷言,則不足,以停滯言,則有餘矣”,《景岳全書·雜證謨·飲食門》亦指出:“凡飲食之傷脾之證,有寒傷,有熱傷,有暫病,有久病,有虛證,有實證。但熱者、暫者、實者,人皆易知;而寒者、久者、虛者,人多不識。如今人以生冷瓜果致傷胃氣,而為瀉、為痢,為痛之類者。人猶以為火證。而治以寒涼者,是不識寒證也。有偶因停滯而為脹、為痛者,人皆知其實也。然脾胃強壯者,即滯亦易化,惟其不能化者,則最有中虛之證。”因此,食滯胃脘證有實證和虛實夾雜之別。

診斷依據

食滯胃脘證表現為:胃脘脹悶,甚則疼痛,噯腐吞酸,嘔吐酸腐食物,矢氣、便溏瀉下物酸腐臭穢,舌苔厚膩,脈滑。

辨證論析

胃之特性是以降為順,以通為用。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食量超越於胃之腐熟水谷能力,而致宿食停滯,乃影響胃之通降之性而產生症狀。食停而胃氣鬱滯則胃脘脹悶,甚則疼痛;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胃中腐敗穀物上泛則噯腐吞酸,甚則嘔吐腐酸食物;若未經充分腐熟的食物,移入腸道,腸內則腐氣充斥,可矢氣頻多,或便溏、瀉下物均酸腐臭穢。食滯內停,胃中濁氣上騰,則舌苔厚膩,正邪相搏,氣血充盛,故脈行滑利有力。正如《醫林繩墨·傷飲傷食》節中指出的:“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若有宿食停滯不行而發熱者,兩寸關脈必沉滑有力。其症必惡食,必噫氣吞酸,或惡聞食氣,或欲吐不吐,或噁心嘔逆,或短氣痞悶,或胃口遇食作疼,手按肚腹作痛,此其候也。”,《時病論·食瀉》中亦指出:“食瀉者,即胃瀉也。緣於脾為濕困,不能健運,陽明胃腑,失其消化,是以食積太倉,遂成便瀉。其脈氣口緊盛,或右關沉滑。其證咽酸噯臭,胸脘痞悶,惡聞食氣,腹痛甚而不瀉,得瀉則腹痛遂松,當用查曲平胃法治之。”
本證若素因脾胃氣虛而致食滯者,往往虛實症狀同時相見,當仔細鑑別,分清虛實之孰多孰少。

參考資料

(1)《景岳全書·雜證謨·飲食門》:“胃病於暫者多實,脾病於久者多虛,時醫於此,無論邪正久暫,鮮有不用開胃消導等劑,是不知虛證也。蓋脾胃之職,原以化食為能,今既不能化食,乃其所能者病,而尚可專意克伐,以害其能乎?且凡欲治病,必須先補胃氣,以為行藥之主。若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常易愈,此為胃氣強而藥力易行也。”
(2)《金匱翼·食脹》:“飲食過節,停滯中脘,其症吞酸暖氣,惡聞食臭,得食則益甚。經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膜滿閉塞是也。是宜消而去之,甚則下之,所謂中滿者,瀉之於內也。”
食滯胃脘心律失常的治療,以除去宿食積滯為主。其治則是:消積化滯,積胃寧心。方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15g,山楂20g,茯苓15g,半夏1 5g,陳皮12g,萊菔子12g,連翹10g。方中用山楂消一切飲食積滯,尤善消肉食油膩之積。神曲消食健脾,以化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下氣,消谷面之積。半夏、陳皮行氣化滯,和胃止嘔。茯苓健脾和中止瀉;因食積易於化熱,用連翹清熱而散結。諸藥協力,使食積得化,胃氣得和。加石菖蒲10克,酸棗仁12克,夜交藤20g,以開竅寧心,使食滯除,心悸寧。
若食滯重證,不寐輾轉、心悸、腹脹者,可用調胃承氣湯(《傷寒論》):芒硝10g,大黃1.0g,甘草6g。攻下積滯,調氣寧心;若兼見胸痛徹背,背痛徹胸,胸悶痞塞者,加用瓜萎20 g,丹參15g,元胡12g,枳實12g。以宣痹通陽,活血化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