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藏探秘是由中國海洋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於2016年秋冬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課,該課程授課老師是劉尊英、曾名湧、趙元暉、董士遠、吳浩浩。據2021年7月16日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0學期,累計選課7.58萬人,累計學校236所,累計互動41.36萬次。
該課程共十章,主要講述了食品變質腐敗的抑制——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食品保藏過程中的品質變化、食品的低溫保藏技術、食品的罐藏技術、食品的乾制保藏技術、食品輻射保藏技術、食品化學保藏技術、食品的醃製與煙燻保藏技術、食品保藏中的高新技術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保藏探秘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授課教師:劉尊英、曾名湧、趙元暉、董士遠、吳浩浩
- 建設院校:中國海洋大學
- 開課時間:2016年秋冬(首次)
- 授課平台:智慧樹網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適應專業,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課程特色,教學目標,考核標準,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食品話題既敏感又受追捧,自中國以內頻繁不斷的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以來,人們越來越關注這一話題,甚至深入細緻的研究食品的組成,保藏等方面的專業性內容。但是由於網路信息繁雜,真假難辨,導致非專業人士對食品保藏的原理和方法莫衷一是。
適應專業
食品保藏探秘課程主要面向數學類專業學習。
課程簡介
食品保藏探秘課程共十章。第一章主要講述了食品保藏的基本概念等內容;第二章主要講述了引起食品變質腐敗的主要因素等內容;第三章主要講述了食品保藏的基本原則等內容;第四章主要講述了常見的冷卻及凍結設備、食品冷卻等內容;第五章主要講述了罐藏容器及特點等內容;第六章主要講述了食品乾制的一般工藝過程等內容;第七章主要講述了輻射保藏技術發展概況等內容;第八章主要講述了食品化學保藏的有關概念及使用原則等內容;第九章主要講述了食品醃製、煙燻的基本方法等內容;第十章主要講述了高壓保藏技術概述等內容。
課程大綱
第一章 緒論 1.1課程背景 1.2食品保藏的發展概況 1.3食品保藏的發展現狀 第二章 食品變質腐敗的抑制——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2.1引起食品變質腐敗的主要因素 2.2食品中的微生物種類及特點 2.3微生物與果蔬的腐敗變質 2.4微生物與肉類的腐敗變質 2.5微生物與禽蛋、乳類的腐敗變質 2.5.1微生物與禽蛋、乳類的腐敗變質(上) 2.5.2微生物與禽蛋、乳類的腐敗變質(下) 2.6微生物與魚類的腐敗變質 2.7微生物與加工食品的腐敗變質 2.8化學因素、物理因素與食品的腐敗變質 第三章 食品保藏過程中的品質變化 3.1食品保藏的基本原則 3.2高溫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3影響微生物耐熱性的主要因素? 3.4熱力致死速率曲線與D值 3.5熱力致死時間曲線與Z值 3.6F值 3.7低溫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7.1低溫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上) 3.7.2低溫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下) 3.8pH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9水分活度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10輻照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10.1輻照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上) 3.10.2輻照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下) 3.11高壓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12滲透壓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13熏煙壓對變質因素的抑制作用 3.14防腐劑和抗氧化劑 3.15柵欄技術與食品保藏 第四章 食品的低溫保藏技術 4.1冷卻速度、時間與冷耗量 4.1.1冷卻速度、時間與冷耗量(上) 4.1.2冷卻速度、時間與冷耗量(下) 4.2食品的冷卻方法 4.2.1食品的冷卻方法(上) 4.2.2食品的冷卻方法(下) 4.3食品的冷藏技術與管理 4.3.1食品的冷藏技術與管理(上) 4.3.2食品的冷藏技術與管理(下) 4.4凍結過程、速度與冷耗量 4.4.1凍結過程、速度與冷耗量(上) 4.4.2凍結過程、速度與冷耗量(下) 4.5凍結方法與裝置 4.6食品的凍藏技術與管理 4.7食品的解凍及其解凍方法 4.7.1食品的解凍及其解凍方法(上) 4.7.2食品的解凍及其解凍方法(下) 4.8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乾耗 4.9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冷害 4.9.1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冷害(上) 4.9.2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冷害(下) 4.10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脂肪酸敗與變色 4.11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汁液流失 4.12食品冷藏中的品質變化 —— 重結晶 4.13蛋白質的凍結變性 4.14食品冷藏鏈及其組成 4.15食品冷藏鏈管理 第五章 食品的罐藏技術 5.1罐藏的基本工藝流程 5.2罐頭食品的排氣 | 5.3罐頭的密封 5.4罐頭的殺菌 5.4.1罐頭的殺菌(上) 5.4.2罐頭的殺菌(下) 5.5罐頭的傳熱及其影響因素 5.6罐頭批式高溫殺菌與反壓殺菌 5.7罐頭連續式殺菌 —— 高靜水壓與迴旋式殺菌 5.7.1罐頭連續式殺菌 —— 高靜水壓與迴旋式殺菌(上) 5.7.2罐頭連續式殺菌 —— 高靜水壓與迴旋式殺菌(下) 5.8罐頭食品的冷卻與檢驗 5.9食品館藏中的品質變化 第六章 食品的乾制保藏技術 6.1食品乾制的基本過程 6.2溫熱轉移及影響因素 6.3導濕性及導溫濕性 6.4食品的乾燥方法與分類 6.5隧道式乾燥及其特點 6.6流化床乾燥及其特點 6.7氣流乾燥及其特點 6.8噴霧乾燥及其特點 6.9滾筒乾燥及其特點 6.10冷凍乾燥及其特點 6.10.1冷凍乾燥及其特點(上) 6.10.2冷凍乾燥及其特點(下) 6.11輻射干燥及其特點 6.12食品乾制過程中的品質變化 第七章 食品輻射保藏技術 7.1輻照保藏概述 7.2輻照在食品保藏中的套用 7.3食品的輻照保藏工藝 7.4食品輻射保藏技術 7.5輻照食品的衛生安全性與發展前景 第八章 食品化學保藏技術 8.1化學保藏概述與特點 8.2防腐劑及其影響防腐效果的因素 8.2.1防腐劑及其影響防腐效果的因素(上) 8.2.2防腐劑及其影響防腐效果的因素(下) 8.3化學保藏中的抗氧化劑和脫氧劑 8.4化學保藏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九章 食品的醃製與煙燻保藏技術 9.1醃製保藏概述與分類 9.2食品醃製的方法與設備 9.3醃製食品的發展趨勢與存在的問題 9.4煙燻方法與設備 9.5煙燻過程的控制 第十章 食品保藏中的高新技術 10.1高壓保藏技術概述 10.2影響高壓殺菌的主要因素 10.3高壓對食品成分的影響 10.4高壓處理食品中的套用 10.5塗膜保鮮技術及特點 10.6塗膜的種類與特性 10.6.1塗膜的種類與特性(上) 10.6.2塗膜的種類與特性(下) 10.7塗膜的影響因素及塗膜方法 10.8塗膜保鮮的套用及發展趨勢 10.9玻璃化與食品狀態 10.10玻璃化轉變溫度 10.11玻璃化技術在食品中的套用 10.12海洋生物保鮮劑——魚精蛋白 10.13海洋生物保鮮劑——殼聚糖 10.14海洋生物保鮮劑——抗菌肽 10.15細菌的群體感應與食品保藏 |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 開課時間 | 學時 | 參與人數 |
---|---|---|---|
第1次開課 | 2016年秋冬 | 42 | 8017人 |
第2次開課 | 2017年春夏 | 1.68萬人 | |
第3次開課 | 2017年秋冬 | 34 | 4143人 |
第4次開課 | 2018年春夏 | 3056人 | |
第5次開課 | 2018年秋冬 | 2816人 | |
第6次開課 | 2019年春夏 | 7257人 | |
第7次開課 | 2019年秋冬 | 7734人 | |
第8次開課 | 2020年春夏 | 1.01萬人 | |
第9次開課 | 2020年秋冬 | 6798人 | |
第10次開課 | 2021年春夏 | 9030人 | |
第11次開課 | 2021年秋冬 | 37 | 待定 |
授課教師均為劉尊英、曾名湧、趙元暉、董士遠、吳浩浩。 |
課程特色
課程設計原則
食品保藏探秘課程著眼於食品的保藏,就保藏的原理以及保藏的方法進行既通識又專業的講解。該課程不同於傳統的課堂,其碎片化的知識體系、任務驅動的實踐體系、面向過程的評價體系,大大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注入新鮮的血液。該課程通過重新整合知識點,構建了中國式MOOC課程教學模式,以期給課堂教學改革帶來更大的正向影響。
教學目標
掌握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力目標:能夠根據食品選擇適當的保藏方法,解決食品保藏中出現的問題,在食品保藏新工藝的探索中發展創新思維素質目標:達到食品保藏工作的基本素質要求。
考核標準
平時成績5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15.0分)+學習行為分(3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 卷面分 | 單項滿分 |
---|---|---|
第一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二章 單元測試 | 14 | 1.3 |
第三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四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五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六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七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八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九章 單元測試 | 10 | 0.9 |
第十章 單元測試 | 16 | 1.5 |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 = 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 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所獲榮譽
2019年1月8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2018年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教師簡介
劉尊英,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曾名湧,博士,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趙元暉,研究領域為新型海洋食品研發、海洋生物活性物質。
董士遠,博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吳浩浩,博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