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 義 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不遑味
- 出處: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
- 拼音:shí bù huáng wèi
- 解釋: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成語典故,詞語辨析,
釋 義 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釋義 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出處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
食不知味,成語,出自唐·白居易《初授給遺獻書》,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臣所以授官已來,僅將十日:食不知味,寢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寵,但...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伏以二方未尅為念。”《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體不安席,食不甘味。”...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為念。伏見先武皇帝武臣宿將,年耆即世者有聞矣。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陣,竊不自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