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真寺,也叫九鯉飛真寺。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金山鄉東建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真寺
- 外文名:Feizhen Temple
- 地點: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金山鄉東建村
寺廟概況,民間傳說,布局結構,得名流傳,
寺廟概況
飛真寺,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金山鄉東建村“鵝髻山”,巍峨壯觀,鐘靈毓秀。因其主峰狀似鵝冠而得名。“鵝髻山”又緣祀莆田“九鯉仙祖”,被尊“鵝髻仙峰”,亦稱“鵝仙洞”,位於南靖金山東北隅,乃“南靖八景”之一。相傳宋代(1045年前後),朝廷功臣鄭恩的後裔鄭英魁,從莆田市仙遊九鯉湖攜帶“仙祖”香火,前往南 靖金山鎮鵝髻山,始建“九鯉飛真寺”。
寺廟年久失修,一度殘破坍塌。飛真寺,有個叫鄭光的金山人,依“仙祖”託夢,集資擴建修葺此廟。廟裡有間“祈夢室”,是供游 人祈夢之用。明朝,有個書生叫羅倫,在那住九夜祈夢,果然中得狀元。為報答“仙祖”,他特地捐資修建“羅倫古道”。從飛瀑亭沿石階步行0.5公里左右,便到“九鯉飛真”寺。該寺廟始建於宋朝仁宗年間(1023年至1063年)。相傳宋太祖時,功臣鄭恩之後裔鄭英魁從仙遊九鯉湖遨遊至此,見此處山水秀麗,便在此結草為庵,修真練性,興建廟宇。為了承接九鯉湖,特將此廟取名九鯉飛真。九鯉飛真大殿坐落在庭院北邊,坐北朝南,殿內供奉九鯉仙祖,左側奉祀范公聖侯,右側奉祀鄭公開基神位,兩側牆上繪有《封神演義》繡畫。九鯉飛真寺自興建以來,吸引不少遊人墨客。清朝詩人王麟祥題詩形容該寺景觀:“鵝峰開勝景,九鯉寄仙蹤;有夢皆奇中,無乩不暗逢。啼猿棲絕壁,巢鶴隱長松;寤覺人間世,深山午夜鐘。”
從九鯉飛真寺向上攀登,可達海拔上千米的鵝髻仙峰極頂。從這裡,近可俯瞰金山風光,遠可眺望九龍江西溪景觀,甚至漳州大橋也依稀可辨。
民間傳說
大殿座落在寺院北邊,坐北朝南,正中供奉“九鯉仙祖”,左側供奉“范公聖侯”,右側供奉開基祖“鄭公”神位。寺院長年遊客不絕,香菸燎繞,這“九鯉飛真寺”,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古時候,閩王生了九個太子,其中八個都是瞎子,第九太子也只有一隻眼睛,閩王覺得生這九個瞎子,丟盡了臉,想把他們都殺掉。皇后知道後,覺得太子瞎眼就夠可憐了,還要殺他們,太殘忍了,於是暗地設法讓這九個瞎眼太子逃走,他們在最小的太子帶領下,跑到福州于山的一個廟裡,並修煉於此。後來,這些太子的住處又被閩王知道了,便派人追殺。九個瞎眼太子又跑到仙遊縣的九鯉湖,在那裡繼續修真煉性,後來,這九個太子就在九鯉湖得道成仙。到了宋朝年間,武將鄭英魁後代鄧光,到仙遊進香拜九鯉湖仙祖,求仙託夢,當晚,夢見有九位瞎子仙人對他說:“你那么遠來求夢,很不方便,我告訴你,你的家鄉鵝仙洞風景很秀麗,等到九月初九登高時,我們九位一起要到鵝仙洞去。”鄭光回到金山,就把此事告知鄉里百姓,並要大家於九月初九那天到鵝仙洞燒香迎接。可是,百姓們等了一整天,卻沒見到有九個瞎子的神仙到來,到了晚上,鄭光睡在鵝舍山,又夢見那九位仙人對他說,“我們已經來了,看見你們燒香點燭在等待迎接我們,感到很高興,你們有沒有看到大樹上有九隻白鶴在歡舞,那就是我們的化身。”第二天清晨,鄭光仰望大樹,果然有九隻白鶴在樹上翩翩起舞。
布局結構
鄭光就在鵝髻峰的山腰蓋了一座宇。次年八月初,廟宇的外圍牆都已砌好,廟也快完成,但因缺少瓦片,屋頂還未蓋好,瓦片也都運到山下,只是缺人搬運,怎么辦?鄭光心想一計,令人通知各鄉里,九鯉仙祖來鵝仙洞,八月初八日,鄭光要施展本領使飛瓦,邀請鄉親參觀。
訊息傳開後,男女老幼議論紛紛,有的說鄭光老爺是人不是神怎么使飛瓦?有的說瓦片無翅怎么飛?因此這一天鵝髻峰山下匯集了很多看奇景的百姓,鄭光就對眾百姓說:“飛瓦時辰在午時三刻,誰要看的,須從山下帶瓦片三至五片到山頂,以備使飛瓦時用。”百姓為看一看使飛瓦的奇景,都爭著拿瓦片上山,一時瓦片全部被拿光,放在廟前曠地,這時鄭光對大家說:“這就是飛瓦,頃刻問數萬瓦片從山下來到山上,這不是不翼而飛嗎?”百姓們始悟。
得名流傳
寺廟建成後,供奉九鯉湖仙祖,九鯉飛真寺因此得名。鄭光使飛瓦的故事也在民間被廣泛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