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基於專利敏感度的視角

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基於專利敏感度的視角

《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基於專利敏感度的視角》是依託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由陸海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基於專利敏感度的視角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陸海天
  • 依託單位: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科技政策的制訂者們希望通過風險投資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而風險投資家們的首要目標是為其股東創造最大的回報。這兩種目標在中國特定的制度文化背景下是否存在矛盾?過往文獻未有給出清晰的回答。本項目從風險資本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構建基於科技創新的風險資本決策模型。依據該模型我們提出了“風險資本的專利敏感度”這一概念,並實證地考察:(1)風險資本在決策過程中對企業的創新能力(專利信號)是否敏感,風險資本的機構特質、創業企業的機構特質和市場外生因素如何影響風險資本的專利信號敏感度;(2)風險資本是如何通過其選擇和培育機制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3)以投資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策略是否能為風險資本的股東創造價值。我們的發現將有助於彌補“風險投資促進科技創新”邏輯鏈上缺少的激勵機制方面的佐證,最佳化我國風險投資結構,助推科技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結題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創新成為國家中長期經濟成長潛力的重要源泉,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其對創新要素的積聚將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基礎。創業企業由於經營不確定性高、可靠的信息較少等特點無法從傳統信貸市場獲得足夠融資支持創新,提供股權資本和管理諮詢服務的風險投資顯得尤為重要。但風險資本家的首要目標是為其股東創造回報,其完整決策過程是怎樣?本項目立足於我國創投行業發展現狀,提出“風險資本專利信號敏感度”概念,試圖從風險資本效用最大化出發回答以下問題:風險資本對企業創新能力是否敏感?風險資本和創業企業的機構特質、市場外生因素是否影響風險資本專利信號敏感度?風險資本促進企業創新的機制主要是通過選擇還是培育,又如何受到橫縱向因素的影響?以投資創新型企業為策略是否能為風險資本的股東創造價值? 本項目建立了基於科技創新的風險資本決策模型,蒐集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的專利信息,文本匹配後獲得公司層面專利數據;風險投資數據來自投中集團CVSource和清科私募通資料庫;風險投資機構特徵手工整理自《中國創業風險投資發展報告》、《中國風險投資年鑑》和私募通風險投資機構特徵列表。主要結論為:(1)風險投資決策對企業專利信號(專利數量、質量)敏感,表現在是否投資、投資規模和對企業估值等方面;(2)國家巨觀經濟政策、區域智慧財產權保護、被投資企業信息環境與資產規模、風投機構產權性質和組織形式等因素均顯著作用於風險資本專利信號敏感度;(3)風險資本收益與其專利信號敏感度呈正相關關係,風險投資有利於提升被投資企業資本市場表現。 本項目意義在於:巨觀層面,為最佳化我國風險投資結構、助推企業主體創新、促進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政策參考;中觀層面,為引導風險投資行業的有效投資提供理論依據;微觀層面,本項目彌補了現有研究中“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邏輯鏈條缺口,同時為創業企業家在合理安排創新資源、改善融資困境等方面提供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