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骨髓炎

顱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 of skull)是致病菌侵入顱骨引起的非特異性炎性反應,以青少年多見,常有頭部外傷史,多為頭部傷口受到污染或頭部鄰近部位感染灶蔓延引起,少數為通過血行播散所致。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kull Osteomyelitis
  • 就診科室:神經外科
  • 多發群體:青少年
  • 常見發病部位:顱骨
  • 常見病因:為頭部傷口受到污染,或頭部鄰近部位感染灶蔓延引起
  • 常見症狀:局部紅腫熱痛;頭皮下波動,引流有膿,或自行破潰排出膿液;反覆發作,經久不愈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外傷或手術後傷口感染病原菌直接侵犯顱骨,或放射治療、頭皮撕脫致顱骨裸露而造成感染。開顱術後和外傷後骨髓炎的致病菌80%以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他有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克雷伯桿菌和腸桿菌屬等。
2.感染可由鼻旁竇炎、乳突炎、中耳炎或長時間的頭皮感染等直接侵犯顱骨。鼻旁竇炎引起者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耳源性感染病原菌常為銅綠假單胞菌,特別是在糖尿病或老年人中。
3.感染還可由菌血症造成的血源性感染、免疫功能障礙、糖尿病等抗感染能力下降的疾病所致。
4.病原菌還有曲絲狀真菌屬。

臨床表現

1.少有急性炎症表現,多見局限性慢性病變,部分可有慢性傷口竇道,顱底骨髓炎還可有受累腦神經麻痹的症狀和體徵。
2.急性者早期症狀不明顯,當表淺感染向深層擴散時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逐漸出現頭皮下波動,引流有膿汁,或自行破潰排出膿液,反覆發作,經久不愈,甚至有死骨排出;多數患者無發熱,開顱術後感染多在術後1~2周發生。

檢查

1.血常規
急性期白細胞總數增多、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慢性期多正常。
2.顱骨X線
早期無異常,一般在感染後2~3周可出現病變區骨質透光度增加,範圍逐漸擴大,形成邊緣不整齊、密度不均勻的骨破壞,病灶可融合,破壞區可出現死骨,密度大,一般無骨膜及新生骨;慢性期表現為顯著的骨質增生,局部骨硬化和增厚。
3.CT
可了解骨髓炎範圍和有無顱內結構受累。
4.MRI(磁共振成像)
T1WI上正常骨髓的高信號變為與腦組織相同的等信號可診斷骨髓炎。
5.SPECT(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成像)
Te-MDP(放射性核素99m鎝-亞甲基二磷酸鹽)在骨髓炎發生的24小時即可有骨髓炎局部高灌注;67鎵對活動性病灶更敏感,對顱底骨髓炎診斷更精確。

診斷

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特別是局部傷口的紅、腫、熱、痛和化膿即可診斷,顱骨平片和其他神經影像學檢查可明確顱骨骨髓炎的診斷。

鑑別診斷

1.黃素瘤
顱骨呈地圖狀骨破壞,邊緣銳利,少有骨質硬化。
2.顱骨腫瘤浸潤或轉移瘤
多呈骨質破壞,無壞死骨和膿腔。
3.顱骨結核
骨質破壞邊緣銳利、硬化增生少,死骨少。

治療

1.外科徹底清創和清除死骨,聯合使用對細菌敏感的抗生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急性骨髓炎更需足量、足時抗炎治療,全身套用抗生素至少6周,口服8周以上,尤其是顱底的慢性骨髓炎。
2.一般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的改善,血沉恢復至正常水平和鎵連續掃描恢復正常等指標來判斷治療效果。

預防

1.儘早根治鼻旁竇炎、中耳乳突炎等原發感染灶。
2.頭部污染的傷口應儘早清創,常規手術應縮短剃頭至手術的時間間隔,術中應嚴密縫合硬腦膜以避免腦脊液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時間不應晚於切口前2小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