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面五官分割與形態統計中的關鍵技術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劉曉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顱面五官分割與形態統計中的關鍵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曉寧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顱面五官形態主要研究面貌與顱骨五官的生長變化規律、外觀形態規律及相互關係,是人類體貌規律研究的重要分支。五官形態是顱骨復原中的關鍵技術和難點,現有的形態數據大多基於X線片獲取,統計範圍小,且未涉及三維形態。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顱面五官形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急需更新的、更科學的五官形態數據。 本項目以顱面格線數據為基礎,主要研究內容包括:①基於顱面邊緣點的CPD(Coherent Point Drift)三維顱面數據自動配準技術;②基於SVDD的顱面五官分割技術;③採用多重約束的層次點對應方法進行五官各分區數據的規格化處理,實現不同顱面之間數據稠密度一致性;④建立基於統計的五官形態統計模型,發現不同人顱骨之間的本質差異點,分析蒙古人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顱面五官形態規律。 本項目建立在多年積累的頭顱圖像集基礎之上, 研究成果可為顱骨復原、醫學整容等相關領域提供科學依據與套用基礎
結題摘要
顱面五官形態主要研究面貌與顱骨五官的生長變化規律、外觀形態規律及相互關係,是人類體貌規律研究的重要分支。五官形態是顱骨復原中的關鍵技術和難點。 本項目以顱麵點雲數據為基礎,主要研究顱面五官分區與顱骨五官形態統計模型的相關技術,取得的主要進展有: (1)採集活體頭顱數據80套,其中男性48套,女性32套,年齡分布在19-41歲之間。完成了本次採集的數據以及前序工作中重建的共161套顱面78個特徵點的標定。 (2)顱面五官分區方法研究:提出基於測地線的顱面分區方法,該算法基於MMP算法計算獲取封閉測地線,結合活躍點移動切割算法進行五官分割,相比於之前採用的基於幾何體的分區方法,獲取的分區邊界更加光滑、準確;提出一種基於譜聚類的顱面分區算法,將顱骨與麵皮的點映射到譜空間,通過劃分譜空間區域達到顱面模型劃分的目的,實現顱面五官分區。 (3)顱面數據規格化處理:基於ICP的剛性配準,使兩個麵皮分區模型在空間上儘可能接近,基於TPS變形的全局非剛性配準,消除了仿射變換,建立了模型間的點對應關係。提出了基於體素模型與多尺度約束的三維麵皮點對應算法, 利用模板和未知麵皮特徵點集的對應關係對未知麵皮做TPS變形,建立麵皮體素化模型,根據面部特徵局部相對穩定性,求解特徵點集的多幾何特徵,在其約束下,確定最優對應點;提出了加入疊代因子的層次化顱骨配準方法,通過計算體積積分不變數,確定顱骨每個點的凹凸性,並聚類為多個或凹或凸的特徵區域,通過主成分分析法來計算兩個顱骨的相似特徵區域,對每一個可能的匹配計算三維變換,將兩個顱骨粗略對齊,最後採用加入疊代因子的ICP算法進行精確配準。 (4)以性別為基礎的顱骨形態統計模型:以性別識別為目標,對不同性別的顱骨形態進行了統計,分別採用了Fisher判別、Logistic回歸和支持向量機三種分類方法進行了性別判定,並建立了殘缺顱骨的性別識別模型。 成果可用於顱面復原中的細節處理,為未知顱骨的身份認定提供支持,套用前景廣泛。 項目執行期內,我們共參加了3次國內外學術會議,2次外出學習,發表論文14篇,9篇已經正式刊出;SCI檢索2篇,EI檢索7篇,合作資助出版專著1部,培養6名碩士生獲得學位,另有1名博士生和5名在讀碩士繼續本課題後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