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印,字斗如。四川成都人,明朝太子太師、靖錦將軍、仁壽侯顧存志的次子。生於明天啟六年丙寅(1626年)。標戌旗總兵都督同知。人稱顧十萬。繼父兄後征匪張獻忠於蜀中。當時滇中孫可望自立秦王。假意歸順天子扶朝。遂交兵權於永曆皇帝,卻盡被秦王所收。秦王請職。公堅辭不受。於明永曆六年(1651年),奉詔入錦衣衛指揮僉事,1662年永曆皇帝殉國。顧金印,是中國歷史上有史記載的最後一位錦衣衛。
基本介紹
- 字:斗如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626年
- 逝世日期:約1705年
- 主要成就:早年隨父兄保衛川渝滇黔太平;晚年傾其所有資助成都建設。
- 本名:顧金印
人物生平,評價,顧氏宗譜記載,
人物生平
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顧金印出生,四川成都人,字斗如,系明朝開國功臣滕國公顧時的十世孫。後官曆左軍都督,掛靖錦將軍印,以功封仁壽侯,旋加太子太師顧存志之次子。系明正一品夫人賈氏所生。長兄顧金純、弟顧金甌,兄弟三人。
崇禎三年(1630年),五歲,父親顧存志棄文就武,奉旨征伐湖南,後任武昌府城守副總。張獻忠作亂,隨授駐防河南總鎮都督簽事,顧金印時與母親賈氏在成都。
崇禎十三年(1640年)十五歲,獻賊破成都,時顧金印隨叔祖光祿寺丞顧禎在京,訪賢求學。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八歲,婚配張氏,冬,赴父任。遷什邡避難。張獻忠欲擒之,以為要挾。顧金印母親賈氏,妻子張氏,不忍壞征匪大計,焚其室,自縊死,節烈殉國。
弘光元年(1644年)十九歲,八月張賊大破成都,慘戮生靈。時大明諸大老於南京,立崇禎先帝之弟郡王弘光,敕命顧存志統兵,四面征剿,顧金印隨父任。
隆武元年(1645年)二十歲,隆武皇帝加封顧存志為左軍都督,太子太保,掛靖錦將軍印。提大兵往蜀,征討敵賊,顧金印隨軍返蜀。
永曆元年(1646年)二十一歲,永曆皇帝冊封顧存志為仁壽侯,以四川仁壽縣為爵土,加太子太師,誥封三代,贈萬氏正一品夫人,並封繼母劉氏、汪氏一品夫人。顧金印妻子張氏封一品夫人。世襲。顧金印奉旨領錦衣衛指揮僉事。
永曆四年(1647年)二十四歲,皇帝敕印顧存志。爵標有十二大鎮。一鎮五營。合軍隊三十萬人,號“顧十萬”。提兵四面征剿。長兄顧金純,奉命任父爵,標親丁鎮總兵都督同知,敕印屬兵五營,同年顧冕出生,顧金印未入衛,敕行在外束兵,任戌旗鎮總兵,官都督同知。
永曆五年(1650年)二十五歲,父親顧存志提兵次遵義府綏陽縣,憂勞以卒,正寢於閣老坪軍中。眾將領以顧金純為首,繼領大軍,揮師西進,討伐忤逆。
永曆六年(1651年)二十六歲,長兄顧金純力戰死,當時顧金印已奉詔入錦衣衛,隨侍皇帝。滇中孫可望自立秦王,乃獻賊餘黨,歸正又反了,假扶朝奪位,發兵下黔取蜀。因孫可望假傳天子詔收拾人馬,顧家兵將盡被收去。孫可望逼勒顧存志第三子顧金甌受職,反叛朝廷,顧金甌尚幼,深明大義,堅辭不受。此時成都被毀,家室不存,於是攜家至遵義府綏陽縣,乃昔撫綏之地。卜地於朴老場之後,綏邑八甲。買明遷穴,安葬父顧存志靈柩畢。遂置買田莊,安家在七甲。在此一居十八年。
永曆十二年(1657年)三十二歲,永曆先帝賜顧存志祭三壇,萬氏祭一壇。顧金印領旨赴四川辦祭,著遵義道辦祭開銷正項加道官一級祭功臣。時逢大清大兵雲集,總制洪軍門繳取了祭劄,早聞其名,清人令顧金印受職,許以高官厚祿。顧金印以守孝苦辭方獲準允,蒙順治皇上恩旨,安插在遵義府綏陽縣。
永曆十七年(1662年)三十七歲,永曆先帝殉國,余從此無心仕途。惟耕田教子,蒙祖宗黔佑。吳氏先後生五子二女,吾弟金甌許氏生二子,兩代共九人焉。回思父子三人,遇天下大亂而處富貴之中,今既得睹昇平,辭不就職(指不就清朝之職),宜為故土,看守先人墳墓。
康熙七年(1668年)四十三歲,顧金印懷念故土,赴四川巡撫都察院,請照還里,歸於成都。路過資縣,縣令劉振基,相待極厚,謂功被川蜀,苦留駐資。遂蒙劉公與巡撫張公諱德地之助,康熙皇帝發安插資州,遂為資州人也,同年,隨辦大車遷人口家資於雁家嘴,開荒拓土,倍極艱辛,始有今 日之雁家嘴也。時資中戶冊尚無顧姓,顧金印即為始祖也,今資州顧姓俱為太子太師仁壽侯顧存志之子孫也。
康熙十年(1668年),四十三歲,在雁家嘴村開堂授課,初只有自家子弟,不論貧富,有心學者,皆可入。後人數日多,草堂陸續擴建,規模宏闊,今該地名“學堂咀”即由此來。
康熙十一年(1669年)四十四歲,顧冕中己酉科武舉,乃顧金印經年教習之功也。
康熙十二年(1670年)四十五歲,顧冕婚配。在顧金印的安排下於“雁山草堂”教習武術。學文之餘以習武,邑人稱善。四方弟子不遠遙迢求學於此,無力束脩者均免入學,一時名動州府。
康熙十四年(1675年)五十歲,命長子顧宴,管理鹽井。在今雙河、上馬門一帶。顧宴後交予其侄顧中道管理,顧中道後由其子顧汝鹽接管。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十二歲,顧金印懷念故土,心繫成都,知成都戰後,民生凋敝,景象蕭條。聽聞成都城內樹林陰翳,常有虎豹出沒,生養之地,竟成荒野,不禁痛心。雖有外民遷入,人罕言學。隨命第三子貢生顧諟入成都“重開文教”,顧金印傾盡家資,在成都設定施藥局、積穀所、開辦書院等,“初民無不受惠”。出資修復成都大小街衢,修蘇坡橋、賠修回瀾塔、重鋪九眼橋等不勝記。《華陽縣誌》記載:顧“諟初到成都授徒時,土廣人稀,子弟不知學,父兄亦不知教,每生徒曠功,即親至其家,命人執竹板以從,拘而朴責之”,“顧諟化蜀,學者宗之”。對於清初成都的重建恢復,顧金印功不可沒。
康熙三十年(1691年)六十六歲,顧金印於七月留下《遺文三章》手稿。即《痛心家國章》、《苦口規訓章》、《含淚慎終章》。由於該年成都人口驟增,耗用過大,雖家有土地方圓二十餘里,然所剩錢財不足養家。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八十三歲,顧金印正寢於資中縣雁家嘴,《資中縣誌》有載,葬於蝦子溝。成都、資中士紳為其樹“萬年燈桿”。元配張氏。自縊殉節死。封一品夫人。又黎氏。繼配吳氏。本姓譚。遵義縣人。甲戌科翰林院檢討記名御史譚世儆之高祖姑。生有五子二女。長子增生顧宴、次子庠生顧升、三子貢生顧諟、四子庠生顧晨、五子增生顧星。
同年,乾隆壬戌進士,後官曆翰林院編修、大理寺少卿、順天府尹,奉旨冊封安南王,掌教錦江書院的曾孫顧汝修出生。
評價
顧金印的一生跨越了明清兩朝,經歷了由治到亂,由亂到治的興衰全過程,也接觸了當時社會的最高層和最底層,無論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他都發揮出了自己人生的價值,一生充滿傳奇。
顧金印的前半生,除了拜師學藝以外,大部分的經歷都在與父兄征戰南北,在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世代,統兵禦敵,浴血沙場。先匪寇猖獗,為國家太平而征;後金人入侵,又為民族大義而戰,由於與其父兄的軍隊保障,極大的震懾了張獻忠,“賊望夜郎不敢過”,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的百姓。然顧金印的父母、兄長、妻子先後皆因戰爭而死,付出生命的代價,而他堅毅的心始終未曾改變,直到永曆皇帝殉國。面對清朝的威逼利誘,毅然決然的選擇隱退,雖表投誠,但終生不事二主,其忠勇,為後世所讚嘆。進入清朝之後,見天下太平,我們也看到一個自己不仕清,但也不反對子孫入仕的父親形象。
自入資中以後,一個身處富貴之中的顧金印,卻帶領子侄,親自上陣,披荊斬棘,開荒拓土。成為一個歷盡艱辛勤奮樸實的農民形象,在短短數年間開拓土地方圓十餘里,治家有道,生活富足。而後開壇設教,又做起了“教書先生”,授徒講學,教化人心。
雖然,不入仕途,隱居山村,但任然心繫百姓,傾其所有,開辦施藥局,為無力延醫治病的人提供免費醫療,設積穀所,為剛到成都還吃不起飯的人提供生活保障,開辦學堂,有錢無錢均可就讀。還慷慨解囊,恢復成都的道路、橋樑、溝渠、人文景觀等基礎設施。其中對於成都的“重開文教”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其子顧諟首倡文教,其孫顧得道赴成都講學,曾孫顧汝學為成都府學,而曾孫顧汝修則在晚年掌教錦江書院(四川大學前身),使古蜀文風鼎盛,自清一朝成都士人,均出顧氏門下。人稱“顧諟化蜀”。綜上所述,顧金印早年對川、渝、滇、黔的社會安定發揮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後期對成都的發展和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乾隆間,川人李調元為顧氏宗祠題有“恩覃川蜀”匾額,可見一斑。
顧氏宗譜記載
金印 存志次子。字斗如。生於明天啟六年丙寅(1626年)。官錦衣衛指揮僉事。標戌旗總兵都督同知。人稱顧十萬。征匪於蜀中。時滇中孫可望自立秦王。假天子扶朝。公之兵將盡被其收。秦王請職。公堅辭不受。王給旨。公攜兄扶父柩往四川綏邑八甲卜地安葬。永曆十三年戊戌。公領永曆皇帝旨。著遵義道辦祭。開銷正項加道官一級。祭功臣。時逢大清大兵雲集與黔中。總制洪軍門。緅去祭劄。當令授職。公以守制苦辭方具。題順治皇上。發安插遵義綏陽。遂無心仕途。康熙七年。赴四川巡撫都察院請照還里。途過資縣。會縣令劉振基。一見如故。苦留駐資。遂采業安坐黃茅二沖。送糧三升入冊。遂為資縣人也。葬蝦子溝。配張氏。自縊殉節死。封一品夫人。又黎氏。繼配吳氏。本姓譚。遵義縣人。甲戌科翰林院檢討記名御史諱世儆之高祖姑。生有五子二女。
選自 武陵堂《顧氏宗譜。資州支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