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的詩顧城的畫:顧城詩歌精品(插圖本)》由作者的家人選編,並配以作者本人的富有個性的插圖,是一本圖文並茂的詩集。主要節選作品有:星月的來由·煙囪、對宇宙大聲發問、懷念、銘言(二首)、割草謠、找尋、我讚美世界、生命幻想曲、友誼、一代人·巨星、夢想、夢痕、眼睛、石壁、攝、山影、眨眼……
基本介紹
- 書名:顧城的詩顧城的畫:顧城詩歌精品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29842
- 作者:顧城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221頁
- 開本:16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於北京,1969年隨父下放山東東北農場,1974年回北京。 做過搬運工、 鋸木工、借調編輯等。 “文革”期間開始詩歌寫作,1973年開始學畫,並進入社會性作品寫作階段,1974年起於《北京文藝》、《山東文藝》、《少年文藝》等報刊零星發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進入純淨寫作,在《蒲公英》小報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1988年赴紐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獲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創作年金,1993年,又獲德國伯爾創作基金,在德國寫作。1993年10月8日於紐西蘭所居島涉嫌重傷其妻謝燁(詩人雷米)後自殺,謝燁於其死後數小時不治。此後流言盛起,至今綿延不衰。1993年3月曾回國探親,慘案發生時,值其夫婦從德返紐西蘭不久。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與謝樺合著)、《靈台獨語》(1994年3月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楊編)、《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城》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德、法等多國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靈魂在前進》,組詩《城》、《鬼進城》、 《從自我到自然》、《沒有目的的我》。
圖書目錄
奇遇
“需要一個答案”
一代人
星月的來由
生命幻想曲
種子的夢想
小巷
弧線
雨行
給我的尊師安徒生
雪人
遠和近
我總覺得
田埂
信念
安慰
簡歷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思想之樹
我唱自己的歌
土地是彎曲的
假如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最後
小花的信念
不要在那裡踱步
嘰嘰喳喳的寂靜
給我逝去的老祖母(一)
我的心愛著世界
還記得那條河嗎
我要走啦
生日
初夏
我的一個春天
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
猿人之獵
生命的願望
分離
門前
來臨
分別的海
訂婚
我曾是火中最小的花朵
南國之秋(二)
異地
最涼的早晨
剝開石榴
就在那個小村里
是樹木游泳的力量
萬物
屆時
革命
瀑布
子彈
日益
表達
轉彎
復有笑容
直塘
往世
墓床
字典
計謀
一個夏天
萬一
實話
雞春卷
從心
蛋糕
花是這樣落的
陶
因為思念的緣故
窗子
複習
鄧肯
你喜歡歌謠
活命歌
有天
家鄉的樹(歌詞)
許多河水
然若
島
婆羅
要用光芒撫摸
大禹的自白
編後記
“需要一個答案”
一代人
星月的來由
生命幻想曲
種子的夢想
小巷
弧線
雨行
給我的尊師安徒生
雪人
遠和近
我總覺得
田埂
信念
安慰
簡歷
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思想之樹
我唱自己的歌
土地是彎曲的
假如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最後
小花的信念
不要在那裡踱步
嘰嘰喳喳的寂靜
給我逝去的老祖母(一)
我的心愛著世界
還記得那條河嗎
我要走啦
生日
初夏
我的一個春天
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
猿人之獵
生命的願望
分離
門前
來臨
分別的海
訂婚
我曾是火中最小的花朵
南國之秋(二)
異地
最涼的早晨
剝開石榴
就在那個小村里
是樹木游泳的力量
萬物
屆時
革命
瀑布
子彈
日益
表達
轉彎
復有笑容
直塘
往世
墓床
字典
計謀
一個夏天
萬一
實話
雞春卷
從心
蛋糕
花是這樣落的
陶
因為思念的緣故
窗子
複習
鄧肯
你喜歡歌謠
活命歌
有天
家鄉的樹(歌詞)
許多河水
然若
島
婆羅
要用光芒撫摸
大禹的自白
編後記
後記
顧城是我的弟弟。我有弟弟,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過去十五年了。
十五年回首是不堪的。再往前是有弟弟的時光。
他從小就是個純淨的孩子,你說什麼他就信,這時你可別騙他。他所有的事都聽,充滿期待,眼睛明亮。他尊敬書,手乾淨時才去翻,從不掀開到180度。他喜歡小人書,對每個小人兒可以說都傾心熱愛。他也喜歡講給你聽,你不聽時他會到另問屋去,隔著大床對著牆講,手裡舞個帶子。很厚的書,他有時競讀得飛快,然後沉浸在呆想里,一旦你問他就講得你也發獃,過後你去看那書,會覺得他講的故事更好。他很喜歡別人,但別人會讓他失望,他越來越害怕失望,也許因此變得不好意思。男孩們會撕麻雀、點燃天牛角、捉青蛙打得脹得老大,拉住野貓尾巴甩得飛快然後一鬆手讓貓飛出去,這樣的事他撞見就發抖,臉煞白,渾身冷汗,人家就笑他。他羞於表達好意,就示以蠻橫。他三歲多些時一次從窗戶摔出去,頭撞在磚尖上昏過去縫了好幾針,後來他說他的數字概念給撞壞了。他從小好發高燒,為了不吃藥不打針總被一至幾個大人按住。他的左眼連同視力為高燒所傷。從很早開始,他的話就經常讓我吃驚,那么不同於課堂上的和聽自別處的。我總是想他的破綻,以為想出來了就去找他,他的回答永遠出我意外,再三再三之後,我知道了他話的出奇,出於才華不是根本,根本在於那真是以他深切的生命體驗和難以克服的深思為代價的。至今我知道我不能描述他會怎樣,因為從來我以為他錯了的時候,都是我錯;但是他不會怎樣,具體到一樣樣上,我是敢肯定的。
後來經過了很多事情:“文革”全家去農村,十七歲返城他以改造社會也改造自己的信念,堅持去社會底層做被認為極為低賤又極其艱苦的重體力工作,試創作工農兵文藝,回歸藝術,結婚,應邀出國,定居他後稱之為激流島的島上力圖自食其力,又成全家人願望赴德工作——前兩年小量印刷有四卷本約150萬字的《顧城文選》,那也可以看作是個傳記。
他聰慧、靈動、謙和、達觀,他又認真嚴謹、寸步不讓。他看著世界也看著自己,他看見了注定,也看見了無限的自由。“生命和生活無關”、“感性即自然的理性”、“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這都是他的話。
他有許多錯,但一定不比大多數的人錯更多。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占用的是很少的,他甚至只上了三年不完整的國小,他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不用好的,而他給予這個世界的,我認為是多的,他十八九歲時,在北京嚴冬的小街上赤膊獨自拉大鋸的景象此刻清楚地正在眼前。
沒有他的十五年里有許多事情,不在這說了。
現在他一直惦記的屋頂終於換上了新的。孩子也長大成人。
他的文作(詩文、畫、錄音)散失,有限的收集中,詩是兩千多首。顧城在1987年5月出國前的多年裡,保持有將寫下的詩抄整入冊的習慣,這個習慣到了八四八五年之後變弱了,而出國以後就中斷了。他寫是不可遏制的,到後來完全成了個自然現象,他說寫詩是他的一種呼吸方式。對於抄留和抄送發表,他則越來越難經心了。1992年初他獲DAAD之邀赴德,因不願離島直拖至臨行才匆匆收拾了些字稿帶上。他將赴德完全看作盡職,在那期間他努力工作,後來約150萬字的《顧城文選》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那時留下的。他將帶去的那部分寫在幾年間的詩歌也做了抄整,並不斷寫下了新的詩歌。這些後來嚴重散失。許多人幫助做了收集工作。尤其是陳二幼(顧城友人,《顧城文選》編者之一)和江曉敏(顧城之城網站創立者,《顧城文選》編者之一),他們無名無利、誠心誠意,高水平地分別做了大量至關重要的工作,沒有他們就不會達到現在的收集和整理。對此我永遠心懷敬意。
陳二幼畢業於中央美院,論畫論文論見地、人品都很不俗。她在編整的過程中說:“顧城作品清澈見底,他好像從來沒有長大,又從來充滿最高的智慧,真正奇妙。”江曉敏感受顧城時說:“顧城終生以詩為生命,以生命為詩。”他們的描述我覺得都是精準的。
在此還要感謝於奎潮先生,他的眼光和見識使這一編選有了新的角度,使顧城得到了多一些的顯現。
2008年10月6日
十五年回首是不堪的。再往前是有弟弟的時光。
他從小就是個純淨的孩子,你說什麼他就信,這時你可別騙他。他所有的事都聽,充滿期待,眼睛明亮。他尊敬書,手乾淨時才去翻,從不掀開到180度。他喜歡小人書,對每個小人兒可以說都傾心熱愛。他也喜歡講給你聽,你不聽時他會到另問屋去,隔著大床對著牆講,手裡舞個帶子。很厚的書,他有時競讀得飛快,然後沉浸在呆想里,一旦你問他就講得你也發獃,過後你去看那書,會覺得他講的故事更好。他很喜歡別人,但別人會讓他失望,他越來越害怕失望,也許因此變得不好意思。男孩們會撕麻雀、點燃天牛角、捉青蛙打得脹得老大,拉住野貓尾巴甩得飛快然後一鬆手讓貓飛出去,這樣的事他撞見就發抖,臉煞白,渾身冷汗,人家就笑他。他羞於表達好意,就示以蠻橫。他三歲多些時一次從窗戶摔出去,頭撞在磚尖上昏過去縫了好幾針,後來他說他的數字概念給撞壞了。他從小好發高燒,為了不吃藥不打針總被一至幾個大人按住。他的左眼連同視力為高燒所傷。從很早開始,他的話就經常讓我吃驚,那么不同於課堂上的和聽自別處的。我總是想他的破綻,以為想出來了就去找他,他的回答永遠出我意外,再三再三之後,我知道了他話的出奇,出於才華不是根本,根本在於那真是以他深切的生命體驗和難以克服的深思為代價的。至今我知道我不能描述他會怎樣,因為從來我以為他錯了的時候,都是我錯;但是他不會怎樣,具體到一樣樣上,我是敢肯定的。
後來經過了很多事情:“文革”全家去農村,十七歲返城他以改造社會也改造自己的信念,堅持去社會底層做被認為極為低賤又極其艱苦的重體力工作,試創作工農兵文藝,回歸藝術,結婚,應邀出國,定居他後稱之為激流島的島上力圖自食其力,又成全家人願望赴德工作——前兩年小量印刷有四卷本約150萬字的《顧城文選》,那也可以看作是個傳記。
他聰慧、靈動、謙和、達觀,他又認真嚴謹、寸步不讓。他看著世界也看著自己,他看見了注定,也看見了無限的自由。“生命和生活無關”、“感性即自然的理性”、“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這都是他的話。
他有許多錯,但一定不比大多數的人錯更多。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占用的是很少的,他甚至只上了三年不完整的國小,他不吃好的不穿好的不用好的,而他給予這個世界的,我認為是多的,他十八九歲時,在北京嚴冬的小街上赤膊獨自拉大鋸的景象此刻清楚地正在眼前。
沒有他的十五年里有許多事情,不在這說了。
現在他一直惦記的屋頂終於換上了新的。孩子也長大成人。
他的文作(詩文、畫、錄音)散失,有限的收集中,詩是兩千多首。顧城在1987年5月出國前的多年裡,保持有將寫下的詩抄整入冊的習慣,這個習慣到了八四八五年之後變弱了,而出國以後就中斷了。他寫是不可遏制的,到後來完全成了個自然現象,他說寫詩是他的一種呼吸方式。對於抄留和抄送發表,他則越來越難經心了。1992年初他獲DAAD之邀赴德,因不願離島直拖至臨行才匆匆收拾了些字稿帶上。他將赴德完全看作盡職,在那期間他努力工作,後來約150萬字的《顧城文選》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那時留下的。他將帶去的那部分寫在幾年間的詩歌也做了抄整,並不斷寫下了新的詩歌。這些後來嚴重散失。許多人幫助做了收集工作。尤其是陳二幼(顧城友人,《顧城文選》編者之一)和江曉敏(顧城之城網站創立者,《顧城文選》編者之一),他們無名無利、誠心誠意,高水平地分別做了大量至關重要的工作,沒有他們就不會達到現在的收集和整理。對此我永遠心懷敬意。
陳二幼畢業於中央美院,論畫論文論見地、人品都很不俗。她在編整的過程中說:“顧城作品清澈見底,他好像從來沒有長大,又從來充滿最高的智慧,真正奇妙。”江曉敏感受顧城時說:“顧城終生以詩為生命,以生命為詩。”他們的描述我覺得都是精準的。
在此還要感謝於奎潮先生,他的眼光和見識使這一編選有了新的角度,使顧城得到了多一些的顯現。
2008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