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圖翼

類經圖翼

《類經圖翼》共11卷,明代張介賓撰。卷1~卷2為“運氣”部分,對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等理論,採用圖解和文字說明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卷3~卷10為“經絡”部分,對臟腑內景、骨度部位、十二經起止、奇經八脈、腧穴主治等進行了系統論述,並繪有圖解,編有歌訣,以便於記誦。卷11為“針灸”要覽,收錄了針灸要穴歌、諸證灸法要穴等內容。本書對運氣的論述條理清楚,極為詳悉,對後世影響較大;對經絡針灸的闡釋則廣引前人資料,進行系統整理,亦有重要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類經圖翼》
  • 作者:張介賓(景岳)
  • 成書年代:明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和排印本。

作者簡介

張介賓,字會卿(又作惠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明代山陰會稽縣(今浙江紹興)人。生活於公元1563~1640年(明嘉靖四十二年至明崇禎十三年)。
張氏祖籍四川綿竹縣,明初,其先世因軍功世襲“紹興衛指揮”,遂移居浙江。景岳幼稟明慧,讀書不屑章句,於經史百家無不博覽,通易理、天文、兵法之學,尤精於醫學。早年即遵父訓學習《內經》,14歲隨父至京。其父壽峰公為定西侯客,景岳因而遍交術士,曾從名醫金英學醫數載,盡得其傳。壯年從戎幕府,遊歷北方,曾“出榆關,履碣石,經鳳城,渡鴨綠,由於壯志難酬,家貧親老,遂翻然歸里,肆力於醫學,故有“謁病者輻輳其門,沿邊大帥皆遣金幣致之”“以醫術著稱於明萬曆、天啟間”的記載。
景岳治學極為嚴謹,能師古而不泥,辨疑而不苟,既善於繼承,又勇於創新,並重視理論聯繫實踐,故對醫學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認為:“有此法未必有此證,有此證未必有此方,即仲景再生,而欲盡踵其成法,吾知其未必皆相合;即仲景復言,而欲盡吐其新方,吾知其未必無短長。吁嘻!方烏足以盡變?變胡可以定方?但使學者能會仲景之意,則亦今之仲景也,又何必以仲景之方為拘泥哉!”其認真學習,善於變通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
張景岳醫學著作有《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岳全書》及《質疑錄》等。

書評、序言

序一
內經者,三墳之一。蓋自軒轅帝同岐伯、鬼臾區等六臣,互相討論,發明至理,以遺教後世,其文義高古淵微,上極天文,下窮地紀,中悉人事,大而陰陽變化,小而草木昆蟲,音律象數之肇端,臟腑經絡之曲折,靡不縷指而臚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開生民之壽域,其為德也,與天地同,與日月並,豈直規規治疾方術已哉?按晉皇甫士安甲乙經敘曰∶黃帝內經十八卷,今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即內經也。而或者謂素問、針經、明堂三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夫戰國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敘,業已辟之,此其憶度無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醫為小道,並是書且弁髦置之者,是豈巨慧明眼人歟?觀坡仙楞伽經跋雲∶經之有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豈知難經出自內經,而僅得其什一,難經而然,內經可知矣。夫內經之生全民命,豈殺於十三經之啟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魂耳。雖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儒其可不盡心是書乎?奈何今之業醫者,亦置靈素於罔聞,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虛虛,而遺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絕人長命。所謂業擅專門者如是哉?此其故正以經文奧衍,研閱誠難,其於至道未明,而欲冀夫通神運微,印大聖上智於千古之邈,斷乎不能矣。自唐以來,雖賴有啟玄之注,其發明玄秘盡多,而遺漏亦復不少。蓋有遇難而默者,有於義未始合者,有互見深藏而不便檢閱者。凡其闡揚未盡,靈樞未注,皆不能無遺憾焉。及乎近代,諸家尤不過順文敷演,而難者仍未能明,精處仍不能發,其何裨之與有。初余究心是書,嘗為摘要,將以自資,繼而繹之,久久,則言言金石,字字珠璣,竟不知孰可摘而孰可遺,因奮然鼓念,異有以發隱就明、轉難為易、盡啟其秘而公之於人,務俾後學瞭然,見便得趣,由堂入室,具悉本原,斯不致誤己誤人,鹹臻至善。於是乎詳求其法,則唯有盡易舊制,顛倒一番,從類分門,然後附意闡發,庶晰其韞;然懼擅動聖經,猶未敢也。粵稽遠古,則周有扁鵲之摘難,晉有玄晏先生之類分,唐有王太僕之補削,元有滑櫻寧之撮鈔。鑒此四君子而後意訣,且此非十三經之比,蓋彼無須類而此欲醒 指迷,則不容不類以求便也。由是,遍索兩經,先求難易,反覆更秋,稍得其緒,然後合兩為一,命曰類經。類之者,以靈樞啟素問之微,素問發靈樞之秘,相為表里,通其義也。兩經既合,乃分為十二類。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攝生類;生成之道,兩儀主之,陰陽既立,三才位矣,故二曰陰陽類;人之有生,髒氣為本,五內洞然,三垣治矣,故三曰髒象類;欲知其內,須察其外,脈色通神,吉凶判矣,故四曰脈色類,臟腑治內,經絡治外,能明終始,四大安矣,故五曰經絡類;萬事萬殊,必有本末,知所先後,握其要矣,故六曰標本類;人之所賴,藥食為天,氣味得宜,五宮強矣,故七曰氣味類;駒隙百年,誰保無恙,治之弗失,危者安矣;故八曰論治類;疾之中人,變態莫測,明能燭幽,二豎遁矣,故九曰疾病類;藥餌不及,古有針砭,九法搜玄,道超凡矣,故十曰針刺類;至若天道茫茫,營運今古,苞無窮協唯一,推之以理,指諸掌矣,故十一曰運氣類;又若經文連屬,難以強分,或附見於別門,欲求之而不得,分條索隱,血脈貫矣,故十二曰會通類。匯分三十二卷;此外復附著圖翼十五卷,蓋以義有深邃而言不能該者,不拾以圖,其精莫聚;圖象雖顯而意有未達者,不翼以說,其奧難窺。自是而條理分,綱目舉,晦者明,隱者見,巨細通融,歧二畢徹,一展卷而重門洞開,秋毫在目,不惟廣裨乎來學,即凡志切尊生者,欲求茲妙,無不信手可拈矣。是役也,余誠以前代諸賢,注有未備,聞多舛錯,掩質埋光,俾至道不盡明於世者迨四千餘祀矣;因敢忘陋效 ,勉圖數負,固非敢弄斧班門,然不屑沿街持缽,故凡遇駁正之處,每多不諱,誠知非雅,第以人心積習既久,訛以傳訛,即決長波,猶虞難滌,使辨之不力,將終無救正日矣,此余之所以載思而不敢避也。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賢之訓,言之未竟,知必有闞余之謬而隨議其後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後之明哲矣。雖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斷流之水,可以鑒形,即壁影螢光,能資志士,竹頭木屑,曾利兵家,是編者倘亦有千慮之一得,將見擇於聖人矣,何幸如之。獨以應策多門,操觚只手,一言一字,偷隙毫端,凡歷歲者三旬,易稿者數回,方就其業。所謂河海一流,泰山一壤,蓋亦欲共掖其高深耳。後世有子云,其憫余勞而錫之斤正焉,豈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謂孰非後進之吾師雲。
時大明天啟四年歲次甲子黃鐘之吉景岳子自序於通一齋
序二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醫者,贊天地之生者也。人參兩間,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計焉?故聖人體天地好生之心,闡明斯道,誠仁孝之大端,養生之首務,而達人之必不可廢者。惟其理趣幽深,難於窮究,欲徹其蘊,須悉天人。蓋人之有生,惟天是命,天之所毓,惟人最靈。故造化者天地之道,而斡旋者聖人之能,消長者陰陽之幾,而燮理者明哲之事,欲補天功,醫其為最。惟是死生反掌,千里毫釐,攸系匪輕,譚非容易。故不有精敏之思,不足以察隱;不有果敢之勇,不足以回天;不有圓融之智,不足以通變;不有堅持之守,不足以萬全。凡此四者,缺一不可,必欲備之,則惟有窮理盡性,格物致知,以求聖人之心斯可也。然心法之傳,止賴內經一書,苟欲舍是而言醫,不過索方書、求糟粕以圖僥倖,皆苟且之流耳。醫而苟且,害可勝言哉!故扁鵲采靈素之精要,設為八十一難以開來學,而邵庵虞先生曰∶未必經之當難者,止此八十一條。蓋亦有感而云然。余因醉心有年,遂通為類注並圖翼、附翼等義,雖辭多煩贅,俚鄙不文,蓋亦慮初學之難明,而求悉於理耳。昔人云∶醫者意也,意思精詳則得之。余曰∶醫者理也,理透心明斯至矣。夫扁鵲之目洞垣者,亦窺竅於理耳。故欲希扁鵲之神,必須明理;欲明於理,必須求經;經理明而後博採名家,廣資意見,其有不通神入聖者,未之有也。高明者以謂然否?通一子又序。

章節目錄

卷一運氣(上)
卷二運氣(下)
卷三經絡(一)
卷四經絡(二)
卷五經絡(三)
卷六經絡(四)
卷七經絡(五)
卷八經絡(六)
卷九經絡(七)
卷十經絡(八)
卷十一針灸要覽

內容簡介

張介賓認為雖有《類經》之作,但義有深邃而言不能賅者,不拾以圖其精莫聚,故用圖表方式以輔助《類經》注文之不足,故名“圖翼”。主要包括運氣(卷1~2)和針灸(卷3~11)兩部分。前者為有關五運六氣學說的論述和圖表80餘篇,闡釋《內經》運氣學說最為詳徹。後者首論經絡俞穴,次載針灸要穴歌及諸證灸法要穴等,意在補充發揮《類經》對《內經》有關針灸經穴方面注釋之未盡。該書徵引廣泛,說理透徹。

影響評價

本書對清代的針灸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清初《醫學原始》《循經考穴編》《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等均大量引錄了本書的文字及附圖,廖潤鴻撰《勉學堂針灸集成》和凌雲撰《經學會宗》等書的腧穴部分,也基本錄自本書。徐靈胎《經絡診視圖》、陳廷桂《羅遺編》、翁藻《經穴圖考》、張衍思《傳悟靈濟錄》、吳亦鼎《神灸經綸》等書,大部取材於本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