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齊

願齊,五代末年的願齊和尚,是溫州平陽南雁盪山的開山祖。他原姓江,錢塘人,早年就在西湖水心寺跟從紹岩和尚出了家,受過具足戒,學的是天台宗(佛教中一個學派),精心研究智頻寺師(天台宗始祖)的止觀圓融行門。雲居韶德禪師⑻(寺在天台)處。錢俶任台州刺史時,經常聽天台德韶禪師說禪。錢俶與願齊是同學,又是同鄉,兩人成了好朋友⑼。天台德韶則預告他將成為國王,並叫他速回杭州,使他有機會登上國王寶座。錢俶繼位為吳越王的第二年(948),就派遣使者迎請天台德韶至杭州,禮為國師⑻。願齊這時已獨自雲遊至溫州龍興寺,在瞻禮了唐代名僧玄覺的真身後,聽說平陽縣有明王峰,峰頂有個雁盪,天晴時隱約可聽到鐘罄梵唄之聲,就發心前往探訪。至峰頂大喜道:“此山水盡處,龍雁所居,豈非西域書所謂諾矩羅震旦雁盪龍湫者耶,於是結茅而居。

基本介紹

  • 本名:願齊
  • 所處時代:五代末年
  • 出生地:溫州平陽南雁盪山
  • 主要成就:溫州平陽南雁盪山的開山祖
  • 職業:和尚
生平,重要事跡,

生平

當時吳越忠懿王(即錢繆的第三孫錢俶)喜歡佛教,跟願齊很接近,還結伴去天台山(天台山基地)去參見當時負有盛名的德韶禪師,原來錢繆建國後,第二代是其子錢元灌,第三代是長孫錢佐,第四代是次孫錢倧,而這錢俶正覬覦二哥的王位,所以這次的行動帶有占卜和祈禱的意味。德韶已猜到箇中訊息,就暗示他速回臨安。錢俶果然趕回去,順利地奪取了哥哥的王位,而這時願齊已經雲遊到永嘉(溫州),瞻禮了智覺大師的真身,聯想及佛典中的說的西域諾詎羅尊者曾在雁盪龍湫行道、坐化,有心想去找遺址。當時北雁才初露頭角,而南雁未知名。聽人說平陽縣明王峰頂有個雁盪。天晴時能聽到隱約的鐘磬梵吹之聲,願齊就前往探索。到了明王峰,對周圍山水景物十分讚賞,高興地對隨從弟子說:“這是山窮水出之處,只有神龍鴻雁才能居留。想必就是諾詎羅遺址所在了。”就在明王峰結了茅庵居住。
有趣的是,這裡也果然有大瀑布,他就接北雁舊稱命名“大龍湫”;而那“雁盪”,就在峰的右側山凹,方圓有上百平方米(今已淤積),周圍蘆葦叢生,水質異常清洌,有噴泉不斷湧出,四面流布。盪中有石露出水面如假山,人們稱“仙人石”,也果然有雁。卻與別處的雁不同,愛獨處。好像受了這苦行僧的影響,所以願齊為此作了一首偈子:“明王峰頂雁,養性不同群,莫教一聲透,響徹天下聞。”此外他還留下一首即景絕句:“雲作輕幃水作簾,結廬高處草纖纖。玄猿不到鶴無語,一枕煙霞夢覺恬。”

重要事跡

錢俶即位後,歸順宋王朝。為了報答“佛恩”,也為了接待願齊,就在開寶元年(968),他讓長子在西關建造了一座光慶寺。特邀願齊任住持,並下令在各寺院物色名僧三百來充實這座“禪林”,據說願齊有一次上堂,有僧問:“夜月舒光,為什麼碧潭無影?”願齊答:“作家弄影漢!”那和尚便從東側轉西側侍立,願齊又說:“不惟弄影,兼乃怖頭。”(這種禪宗的機鋒,有如猜謎,俗人是領會不了的。)
願齊住了不久,便厭倦都城的喧鬧,卑決要求回南雁盪山,錢俶又十分熱心地為他在南雁建立了普照進場,還在周圍分延了十八處寺院,遍布曉坑的穹嶺,山門的小龍,曉牆的俞思坑和施嶺澗東西一帶,掀開了南雁開山史的第一頁。還以平陽縣江南平原(今屬蒼南)的各種賦稅收入來贍養這些僧徒。直到現在,江南還留下鹽亭(今作炎亭)錢庫、棉坳、茶亭等地名。據說錢俶還親自帶了妃子前來南雁探望願齊,在錢倉過了一夜,留下“錢王一宿樓”遺蹟(今巳毀);由鬧村鳳嶺入山,又宿一宵,留下“龍鳳亭”遺蹟。沿路還留有許多傳說。
願齊於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圓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