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成

顏成

顏成姓,是未被列入中國舊百家姓的姓氏。

顏成氏複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群體,但今已不再,族人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顏氏、成氏,融入各氏大家庭,以濟陰、陳留為郡望,全國各地皆有分布。

歷史上罕見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云:“曹姓,邾婁顏之後有謚‘成’者,其後以為氏。”此“以謚氏為氏”。《莊子》有顏成子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成
  • 拼音:yán chéng
  • 人口:不足千人
姓氏源流,相關姓氏,

姓氏源流

源於曹姓,出自春秋時期諸侯邾國君主邾武公,屬於以先祖名謚為氏。
西周末期,齊魯兩國之間的邾婁國(鄒國)的第七代君主為邾武公,名叫曹顏友,字夷父,因此亦稱“邾顏公”或稱“曹夷父顏”,號“邾武公”,公元前~前796年在位待考。
邾國歷史,就是從邾武公曹夷父顏開始零星地見於史籍之中,這時歷史已經進入了春秋時期。
經過數代人的不斷努力,邾國逐漸開始強大起來,但其依然是魯國的附庸。但這位邾武公雖然有功於周王室,但謠傳他是一個昏聵之君,重用的都是奸臣,把邾國搞得一團糟,政治層面極為腐敗。因此,後邾武公被周宣王姬靜(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所殺,把邾國王位轉賜給了其弟曹群(字叔術),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賢明有德的人,族人稱他為“群公子”,是為邾乙公(公元前795~前781年在位)。
邾武公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曹夏父,次子名叫曹友。曹夏父後來繼位為邾釐公(公元前780~前724年在位),向周宣王申請將弟弟曹友分封至郳邑(今山東滕縣東部),建小邾子國。
曹友本名曹肥,字友,又字友父,分封至小邾子國即郳國後,改稱邾友,史稱“邾友父”,傳世文物有“邾友父鬲”等青銅器。
據文獻記載,西周后期,由於曹顏友曾有功於周王室,於是周宣王敕封曹顏友的小兒子曹肥到郳邑,建立了另一個附庸小邦,史稱“郳國”。在邾武公為周宣王姬靜所殺之後,其弟弟曹叔術(邾叔術)被周宣王任命為新的邾國君主,史稱“邾叔術”。
邾武公被誅殺後,至曹群代位十多年後,邾武公的冤誅才得以昭雪,於是周王室賜其諡號為“武公”。
在邾武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顏氏,世代相傳,後多入魯、齊兩國為官。
春秋末期,該支顏氏族人中的顏鳴(公元前~前507年待考)在魯國為將軍,周敬王姬匄四年(齊景公姜杵臼三十二年,魯昭公姬稠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在齊魯兩國爆發衝突時,齊國的車戎林雍曾拒絕為他馭車,因此被負責軍法的大夫苑何忌(苑子)施以刜刑,斷其足。
在周敬王十三年(齊景公四十一年,公元前507年)顏鳴逝世後,齊景公姜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為其上諡號為“成”,因此號稱“顏成子”。
在顏成子的後裔子孫中,便以有以姓氏合先祖諡號為姓氏,稱顏成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顏氏、成氏,皆世代相傳,皆尊奉曹顏友(邾武公)、顏鳴(顏成子)為得姓雙祖。

相關姓氏

顏、顏盞、顏珠、顏濟、顏札、顏禮、顏扎、顏庚、顏濟哩、顏扎特、顏不革歹 、顏不草歹、顏不草岱、顏不花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