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藍吻犁頭鰩(顆粒犁頭鰩)

顆粒藍吻犁頭鰩

顆粒犁頭鰩一般指本詞條

顆粒藍吻犁頭鰩(學名:Glaucostegus granulatus )是犁頭鰩科、藍吻犁頭鰩屬的一種魚類。記載最大體長為2.8米。吻呈扁薄等邊三角形,前端鈍圓,側緣斜直大。吻軟骨細狹,僅後部1/4分歧,前部聯合,近吻端處又分為2短歧。眼小。噴水孔卵圓形。鰓孔5個,很狹小,斜列於胸鰭基底里方。背面和鰭上密具粒狀鱗片,背面正中脊椎線上具1縱行粗大結刺,吻軟骨兩側各具1行小結刺。胸鰭中大,基底前延,稍越過鼻孔前緣的水平線,前緣斜直或略凹入。腹鰭小,距胸鰭很近,前角廣圓,后角鈍尖突出。兩背鰭幾同大同形,前緣圓凸。第一背鰭基底長稍小於背鰭間隔的1/2,第二背鰭基底比第一背鰭基底稍長。尾平扁,尾椎軸平行,下側皮褶很發達。尾鰭頗狹長,上葉比較長大,下葉不分葉、不突出,低而廣圓形。背面赤褐或紫褐色,吻側淡赤色,腹面淡白色。

顆粒藍吻犁頭鰩為底棲性大型鰩類,分布於自潮間帶至外海水深119米的海底,偏向於較深海域,偶然進入潮間帶及鹹淡水,游泳緩慢,平時常將身體半埋於泥沙中,攝食大小型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底棲動物。分布於巴林、孟加拉國、印度(安達曼群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科威特、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斯里蘭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Glaucostegus granulatus
  • 別名:犁頭鯊、六件鯊、顆粒犁頭鰩、顆粒藍吻琵琶鱝、顆粒銀蓋銼鰩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鰩形目
  • 亞目犁頭鰩亞目
  • 犁頭鰩科
  • :藍吻犁頭鰩屬
  • :顆粒藍吻犁頭鰩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Cuvier,1829
  • 保護級別:(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 中文學名:顆粒藍吻犁頭鰩
  • 外文名:Granulated Guitarfish、Sharpnose Guitarfish
  • 同義學名:Scobatus granulatus Cuvier,1829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顆粒藍吻犁頭鰩是在1829年,由歐洲法國博物學家及動物學家庫維葉(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800-1875 ),在《動物王國(Le Règne Animal)》的第二版中,根據無產地記錄的標本,以Rhinobatos granulatus的學名記載的為首個記錄。
顆粒藍吻犁頭鰩學名的由源,屬名Glaucostegus是希臘語“glaukos”的拉丁語“glauc”及希臘語“stegē/stegos”的拉丁語“steg”的併合,意思分別是“銀/藍綠/灰”的“頂/蓋”;而種名granulatus是拉丁語“granulus/granul”及拉丁語“atus”的併合,分別是“小穀粒”及“備有”的意思。
藍吻犁頭鰩屬(Glaucostegus)的建立,是在1846年,由法國動物學家(Charles Lucien Jules Laurent Bonaparte,1803-1857)在義大利出版的《歐洲魚類整理目錄(Catalogo metodico dei pesci europei)》中被建立。

形態特徵

記載最大體長為2.8米。吻呈扁薄等邊三角形,前端鈍圓,側緣斜直,吻長約等於體盤長之半或稍大。吻軟骨細狹,僅後部1/4分歧,前部聯合,近吻端處又分為2短歧。眼小。噴水孔卵圓形,約與眼徑等大或較大,後緣外側具1 細小皮褶。鼻孔里側位,幾橫列,長等於口寬的1/2,約與鼻間隔相等或稍小,前鼻瓣具1扁須狀突出,不轉入鼻間隔區域,後鼻瓣內側具1襪狀突出,轉入鼻腔內,外側具1低狹溥膜。口橫列,略呈弧形。上頜具1齶膜,中部三角形凹入。齒細小而多,橢圓形,寬比長為大,鋪石狀排列。鰓孔5個,很狹小,斜列於胸鰭基底里方。
背面和鰭上密具粒狀鱗片,背面正中脊椎線上具1縱行粗大結刺,吻軟骨兩側各具1行小結刺,眼前和眼上具1行小結刺,肩區每側具2小結刺。胸鰭中大,基底前延,稍越過鼻孔前緣的水平線,前緣斜直或略凹入,後緣廣圓,里緣斜直,前角和后角都圓形。腹鰭小,距胸鰭很近,前角廣圓,后角鈍尖突出。兩背鰭幾同大同形,前緣圓凸,後緣稍凹,上下角都圓鈍。第一背鰭基底長稍小於背鰭間隔的1/2,第二背鰭基底比第一背鰭基底稍長。尾平扁,尾椎軸平行,下側皮褶很發達。尾鰭頗狹長,上葉比較長大,下葉不分葉、不突出,低而廣圓形。
背面赤褐或紫褐色,吻側淡赤色,腹面淡白色。

生活習性

顆粒藍吻犁頭鰩為底棲性大型鰩類,分布於自潮間帶至外海水深119米的海底,偏向於較深海域,偶然進入潮間帶及鹹淡水,游泳緩慢,平時常將身體半埋於泥沙中,攝食大小型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底棲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林、孟加拉國、印度(安達曼群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斯里蘭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顆粒藍吻犁頭鰩(顆粒犁頭鰩)
顆粒藍吻犁頭鰩分布圖

繁殖方式

卵胎生,受精卵於雌性體內孵化,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更多營養,子宮內壁具一系列縱行褶皺。幼魚於淺海發育。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2019年11月26日)——附錄Ⅱ。

主要價值

肉質不佳,經濟價值低,但有時會被製成魚乾製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