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嵙山層

頭嵙山層,原寫作?嵙山層,為台灣地質學的地層名稱,地質年代為第四紀,分布範圍廣泛,北起林口台地,南至恆春半島,為西部麓山帶擁有。在現今台中縣豐原市東方山區出露此地層,因上部與下部的地質構造不同,因此各學者有所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頭嵙山層
  • 成份:是以礫岩為主
  • 構造:厚層
  • 下部:以砂岩為主的成份
構造,歷史,分布地區,

構造

頭嵙山層上部地質成份是以礫岩為主,大多為厚層構造,並夾有砂岩其間呈互層,偶有粉砂岩、頁岩;下部則是以砂岩為主的成份,有砂岩會與粉砂岩、頁岩互層,偶有泥質砂岩。由於表層裸露的地層是頭嵙山層的上部構造,露出的礫石是其最大特徵,常在山路旁、河岸邊可見,例如國道一號行經大安溪可見火炎山,以及國道六號行經烏溪可見九九峰,兩者皆有大量崩落的礫石堆積而成的扇狀堆積地。

歷史

1933年地理學家林朝棨發現,並於《關於台灣產哺乳類化石的產出狀態》以頭嵙山命名“頭嵙山層群”。1935年,鳥居敬造在東勢郡探查地質,結果發表於《東勢地質圖幅及說明書》稱之“頭嵙山蠻岩”;同年,林朝棨在《台中豐原地方第三紀及第四紀地層之研究》稱之“頭嵙山統”。1948年,地理學家張麗旭於《台灣地層之檢討》首次出現“頭嵙山層”此名,並依上部與下部構造的差異,分別命名火炎山相、香山相,並於1955年發表《台灣之地層》為現今地質學術界所採用之文獻。1957年,林朝棨於《台灣地形》仍採用頭嵙山統稱之,上部、下部地層則是分別改稱火炎山層、通霄層。1975年,地理學家何春蓀在《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對各地層並無加以命名,則是分成上、中、下三部來區分各地層。

分布地區

由北至南:
林口台地
桃園台地
中壢台地
湖口台地
竹東丘陵
苗栗丘陵:火炎山具代表。
后里台地
大肚台地
豐原丘陵:頭嵙山具代表。
霧峰丘陵:九九峰具代表。
八卦台地
觸口台地:屬斗六丘陵之地形區。
恆春半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