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孢喹肟PK/PD參數與兩種病原菌防耐藥突變相關性研究

頭孢喹肟PK/PD參數與兩種病原菌防耐藥突變相關性研究

《頭孢喹肟PK/PD參數與兩種病原菌防耐藥突變相關性研究》是依託華南農業大學,由丁煥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頭孢喹肟PK/PD參數與兩種病原菌防耐藥突變相關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丁煥中
  • 依託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建立豬體內藥動-藥效同步模型,開展頭孢喹肟防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突變選擇的給藥策略研究。測定大腸桿菌、金葡菌對頭孢喹肟的MIC、MPC、MSW、SI值,設定不同給藥方案以獲得不同的頭孢喹肟藥動學過程,測定IE、AUC24/MIC、AUC24/MPC、Cmax/MIC、T>MIC、Cmax/MPC、TMSW、MICfinal/MICinitial等藥動-藥效參數,觀察不同給藥方案下大腸桿菌、金葡菌對頭孢喹肟的MIC變化。對殺菌動力學曲線、抗菌作用強度-AUC24/MIC曲線、抗菌作用強度- T>MIC曲線、敏感性變化- TMSW曲線等擬合、分析,探索PK/PD參數與防耐藥突變的相關性。上述研究為有效抑制細菌耐藥及制定抗菌藥物套用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依據,綜合考慮抗菌藥物的MPC和MSW以及藥物的PK和PD特點,臨床可以制定更合理的抗菌藥物使用方案,以避免細菌耐藥株的產生和富集。

結題摘要

建立了豬體內藥動-藥效同步模型,開展頭孢喹肟防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突變選擇的給藥策略研究。測定大腸桿菌、金葡菌對頭孢喹肟的MIC、MPC、MSW、SI值,設定不同給藥方案以獲得不同的頭孢喹肟藥動學過程,測定IE、AUC24/MIC、AUC24/MPC、Cmax/MIC、%T>MIC、Cmax/MPC、TMSW、MICfinal/MICinitial等藥動-藥效參數,觀察不同給藥方案下大腸桿菌、金葡菌對頭孢喹肟的MIC變化。對殺菌動力學曲線、抗菌作用強度-AUC24/MIC曲線、抗菌作用強度- %T>MIC曲線、敏感性變化- TMSW曲線等擬合、分析,探索PK/PD參數與防耐藥突變的相關性。 對於大腸桿菌,當%T>MIC99≤25%或者%T>MPC≥50%時,未檢測到耐藥突變產生;當%T>MIC99>25%或者%T>MPC<50%,檢測到明顯細菌耐藥突變。結合PK/PD同步模型參數,頭孢喹肟對大腸桿菌ATCC 25922的突變選擇窗為,AUC24 h/MIC99:32.84 h~125.64 h;AUC24 h/MPC:12.83 h~49.09 h。 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當% T>MIC99小於70﹪時,7個組織籠中都沒有產生耐藥菌;當% T>MIC99大於或等於70﹪時,17個組織籠中有11個組織籠產生了耐藥菌。當%T﹥MPC小於55﹪時,22個組織籠中有20個組織籠產生了耐藥菌。結合PK/PD同步模型參數,當AUC/MIC99在61.33-185.19h之間,AUC/MPC在11.50-34.72h之間,Cmax/MIC99 在1.51-6.51之間或Cmax /MPC在0.28-1.22之間時,該組織籠就會產生耐藥菌。 上述研究為有效抑制細菌耐藥及制定抗菌藥物套用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依據,綜合考慮抗菌藥物的MPC和MSW以及藥物的PK和PD特點,臨床可以制定更合理的抗菌藥物使用方案,以避免細菌耐藥株的產生和富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