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領燕鴴夏羽眼先黑色或褐色,眼周有一窄的白圈,頦、喉乳黃色,從眼往下有一黑線包圍在喉部的乳黃色外面。頭頂、後頸、頸側、翕、肩、背、上腰、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灰褐色,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形成翅上淡色後緣。下腰、尾上覆羽和外側尾羽外翈白色。其餘尾羽黑色,尾較短,呈叉狀。上胸和兩脅同背為灰褐色,下胸綴有皮黃白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紅栗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喉為乳黃白色,外圈黑色消失,由細的、不連貫的黑色條紋構成的環帶圍繞。胸有較多的灰褐色斑點。
領燕鴴幼鳥似非繁殖羽,但頭頂和枕微具暗色條紋。上體,包括次級飛羽較灰,具明顯的黑色亞端橫斑和寬的皮黃白色羽緣。喉外圍線不明顯,前頸和胸白色,具明顯的褐色條紋和斑點,尾叉較淺。
領燕鴴虹膜褐色,嘴短、稍向下彎曲,黑色,基部紅色。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235-265mm;嘴峰12-16mm;翅171-203mm;尾100-119mm;跗蹠28-33mm。
棲息環境
領燕鴴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草地、淡水或鹹水沼澤、湖泊、河流和濕地,有時亦出現在有稀疏植物或矮草的農田地區,不喜歡森林和濃密灌叢地帶。
生活習性
領燕鴴常成群活動,善於在地上奔跑和行走,奔跑速度亦快。亦善飛行,飛行速度亦快。常頻繁地、較長時間地在空中飛行,而且飛行高度較高。領燕鴴在早上和傍晚時活動最頻繁,通常在一天內最溫暖的時候休息。主要以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覓食在地上,也在空中飛行捕食。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貝寧、波赫、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維德角、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甘比亞、法國、加彭、喬治亞、加納、希臘、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哈薩克斯坦、肯亞、約旦、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其頓、馬拉威、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巴基斯坦、阿曼、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瑞士、敘利亞、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聯、烏茲別克斯坦、葉門、尚比亞、西撒哈拉、辛巴威。
旅鳥:巴貝多、比利時、巴西、中國、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芬蘭、德國、直布羅陀、愛爾蘭、拉脫維亞、挪威、波蘭、荷蘭、斯洛伐克、瑞典、英國。
中國分布:新疆。
繁殖方式
領燕鴴的繁殖期為5-7月。常成群營巢繁殖,通常營巢於開闊平原上湖泊與河流附近,巢多置於離水不遠的岸邊地上凹處,或沼澤地邊緣。每窩產卵2-3枚。卵為白色或皮黃白色,大小為30-32mm×22-24mm。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17-18天。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Glareola pratincola erlangeri | 領燕鴴東非亞種 | Neumann, 1920 |
Glareola pratincola fuelleborni | 領燕鴴非洲亞種 | Neumann, 1910 |
Glareola pratincola pratincola | 領燕鴴指名亞種 | Linnaeus, 1766 |
(以上內容來自:)
種群現狀
領燕鴴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
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保護級別
領燕鴴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