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發展報告》主要內容: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現行政治體制的自我完善,也是中國政治發展的主導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和國內形式下,以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中國政治發展報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出了加強當的執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以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鞏固和提高黨的執政地位,提高執政能力,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領導幹部決策大參考-中國政治發展報告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389頁
- 開本:16
- 作者:汪永成 黃衛平 黃衛平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04677, 750970467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政治發展報告》針對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新變化,著眼於當今世界知識發展前沿,研究時代特徵,把中國的發展納入國際視野進行考察,並注重研究和借鑑其他國家的實踐和經驗,緊扣治國理政面臨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針對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戰略、歷史、國際關係、社會、軍事、黨建等各方面的重大問題,由國內各領域最權威的專家進行專題講解,密切結合執政興國、謀求發展的實際需要,對研究和解決重大問題、推動實際工作、探索客觀規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對各級領導幹部開闊視野、增強素質,提高領導水平和行政能力,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領導幹部需要具備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國際形勢,正確應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妥善處理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各種複雜和不確定因素的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全面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能力。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領導幹部需要具備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國際形勢,正確應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妥善處理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各種複雜和不確定因素的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全面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能力。
圖書目錄
民主的成長:從個體自主到社會公平—林尚立
改善中國公民社會制度環境的若干思考—俞可平
和諧社會的和諧機制—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學思考—譚君久
當代中國利益傳輸機制的轉換—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邏輯之思考—景躍進
當前中國社會真正的公共問題及其分析視角—周光輝
和諧社會:經濟與政治的協調發展何以可能—社會轉型及和諧社會的基本問題—張濤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中國的形成和演進—周平
從社會排斥到社會融合:外來民工本地化與構建中國城市和諧社區——郎友興
和諧社區建設的民間動力及其運作—深圳市月亮灣片區人大代表工作站個案研究—鄒樹彬
民間政治參與和體制吸納的互動—對深圳市公民自發政治參與三個案例的解讀—黃衛平 陳文
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正當妥協”的憲政維度—南方市福街草根商會的 “民族志” 視角—陶慶
預算民主進程中的“廣東現象”觀察與分析—唐娟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憲政發展以中國改革和憲政發展的互動關係為視角—鄒平學
政黨法治:一種新型的政黨文明形態—王韶興 張垚
制定一部黨內“立法法”試論規範執政黨黨內行為的一種制度途徑—劉益飛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何以“屹立不倒”—基於三重紮根力的分析—呂元禮 張春陽
國外一些長期執政的政黨民主執政的基本做法及其啟示—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課題組
關於進一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的研究報告—何增科
非政府組織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沈榮華
中國地方政府行政首長問責制度分析—宋濤
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公共管理學視角的解讀—李程偉
基於政府競爭視角的服務型政府建設 汪永成
關於香港“行政主導”體制中有關問題的思考—張定淮 黃國平
改善中國公民社會制度環境的若干思考—俞可平
和諧社會的和諧機制—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學思考—譚君久
當代中國利益傳輸機制的轉換—關於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邏輯之思考—景躍進
當前中國社會真正的公共問題及其分析視角—周光輝
和諧社會:經濟與政治的協調發展何以可能—社會轉型及和諧社會的基本問題—張濤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中國的形成和演進—周平
從社會排斥到社會融合:外來民工本地化與構建中國城市和諧社區——郎友興
和諧社區建設的民間動力及其運作—深圳市月亮灣片區人大代表工作站個案研究—鄒樹彬
民間政治參與和體制吸納的互動—對深圳市公民自發政治參與三個案例的解讀—黃衛平 陳文
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正當妥協”的憲政維度—南方市福街草根商會的 “民族志” 視角—陶慶
預算民主進程中的“廣東現象”觀察與分析—唐娟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憲政發展以中國改革和憲政發展的互動關係為視角—鄒平學
政黨法治:一種新型的政黨文明形態—王韶興 張垚
制定一部黨內“立法法”試論規範執政黨黨內行為的一種制度途徑—劉益飛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何以“屹立不倒”—基於三重紮根力的分析—呂元禮 張春陽
國外一些長期執政的政黨民主執政的基本做法及其啟示—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課題組
關於進一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的研究報告—何增科
非政府組織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沈榮華
中國地方政府行政首長問責制度分析—宋濤
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公共管理學視角的解讀—李程偉
基於政府競爭視角的服務型政府建設 汪永成
關於香港“行政主導”體制中有關問題的思考—張定淮 黃國平
文摘
筆者以為,在當代中國的背景下提倡“和諧社會”有三個基本的前提或假定。
1.利益分配差距的客觀性
從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不僅有經濟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而且也意味著社會結構和功能的分化、價值取向的多樣化,以及由此導致的社會利益的多元化。在這一意義上,市場經濟制度不僅僅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制度,並具有深刻的政治含義。①
因此,承認並正視利益的多元化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此,應當消除一個誤解,即將“和諧社會”視為全體成員的所有利益都一致的社會。
2.利益表達與綜合的必要性
既然有利益,就需要相應的表達空間;既然利益分配存在差距是客觀的,就必然會出現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存在矛盾與衝突之可能。因此,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不同利益要求表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益衝突的社會;這是一個需要對不同利益進行協調的社會。
在這一意義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於承認這樣一個看似悖論的命題:現實社會注定是不和諧的,將“和諧社會”視為一個不存在利益矛盾和衝突的社會乃是烏托邦式的一廂情願。
在此,還應當消除一個誤解,即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要求人們克制欲望、降低利益訴求的社會。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社會道德,可以要求人們重視“忍”與“禮讓”的修養(中國文化的特點),但是,作為一種社會一政治制度的安排,顯然不能建立在這樣的理念之上。
1.利益分配差距的客觀性
從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不僅有經濟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而且也意味著社會結構和功能的分化、價值取向的多樣化,以及由此導致的社會利益的多元化。在這一意義上,市場經濟制度不僅僅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制度,並具有深刻的政治含義。①
因此,承認並正視利益的多元化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此,應當消除一個誤解,即將“和諧社會”視為全體成員的所有利益都一致的社會。
2.利益表達與綜合的必要性
既然有利益,就需要相應的表達空間;既然利益分配存在差距是客觀的,就必然會出現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存在矛盾與衝突之可能。因此,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不同利益要求表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益衝突的社會;這是一個需要對不同利益進行協調的社會。
在這一意義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在於承認這樣一個看似悖論的命題:現實社會注定是不和諧的,將“和諧社會”視為一個不存在利益矛盾和衝突的社會乃是烏托邦式的一廂情願。
在此,還應當消除一個誤解,即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要求人們克制欲望、降低利益訴求的社會。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社會道德,可以要求人們重視“忍”與“禮讓”的修養(中國文化的特點),但是,作為一種社會一政治制度的安排,顯然不能建立在這樣的理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