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河崖墓群

順河崖墓群

順河崖墓群,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順河鎮觀音洞村和回龍灣村,分布面積約1平方千米,是東漢時期的古遺址。

順河崖墓群主要有蠻子山崖墓群、觀音洞崖墓群、獅子山崖墓群和後山崖墓群等,總計200多座。墓群所在山崖呈條形,長千餘米,寬幾十至幾百米;崖墓大小不一,由墓主人身份地位等決定,大的高約10米如小山,小的雙手能合抱。稍大墓室,1米左右的墓門上雕著各種圖案,形制各異、豐約相間,墓壁的“花鳥蟲魚”仍清晰可見,有的墓室還可見熹平、延熹等東漢年號及墓主人的隸書題記。一座墓室一具石棺,較大的墓室深度近10米,近2米長的棺床正對墓室大門,石壁上還鑿有大小不等的若干石台,以存放陪葬物品。順河崖墓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對研究漢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等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5月,順河崖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順河崖墓群
  • 地理位置: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順河鎮觀音洞村和回龍灣村
  • 所處時代:東漢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648-2-132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87年,文物普查時,內江縣(現名東興區)普查組在順河區馬鞍石鄉南洋村大菩薩山二級台地上發現一座古墓(定名大菩薩山墓)。
1990年初,再次被盜,後龕及吹笛女圖部分毀壞。為保護、搶救這一古墓石刻畫像,內江市、縣文物部門對該墓進行了調查、測繪。

遺址特點

綜述
順河崖墓群分布面積約1平方千米,主要有蠻子山崖墓群、觀音洞崖墓群、獅子山崖墓群和後山崖墓群等,總計200多座。墓群所在山崖呈條形,長千餘米,寬幾十至幾百米;崖墓大小不一,由墓主人身份地位等決定,大的高約10米如小山,小的雙手能合抱。稍大墓室,1米左右的墓門上雕著各種圖案,形制各異、豐約相間,墓壁的“花鳥蟲魚”仍清晰可見,有的墓室還可見熹平、延熹等東漢年號及墓主人的隸書題記。一座墓室一具石棺,較大的墓室深度近10米,近2米長的棺床正對墓室大門,石壁上還鑿有大小不等的若干石台,以存放陪葬物品。
大菩薩坡墓
大菩薩坡墓,位於南洋村北。天然巨石蓋頂。內為石室,有雕刻、弧頂,室內兩側,淺刻蝴蝶三對,作飛狀,墓門立手持雙刀二武士,室內浮雕一侍從,一樂士(立態)。墓頂雕青龍白虎各一。底部刻石窗、斗拱、百子戲、花卉等。墓長10.5米,寬約6米,高3.3米。

文物遺存

綜述
順河崖墓群文物遺存有豐富的畫像石。
持盤女,侍女頭雙螺結,圓臉,眉清目秀,身著寬衣,大袖,內系拖地長裙,雙角攏於裙內。腰系帶,帶下垂挽蝴蝶結。其雙手托圓盤於胸前,盤中盛果物。侍女作行起狀。像高0.75米。
持壺女,與持盤女圖作左、右對稱狀其頭飾、服飾相同。女侍左手托壺底,右手著壺耳,雙手握壺齊肩,作行走狀。像高0.75米。從兩女侍的頭、服飾來看,均系青年形象。一人托盤、一人握壺,似乎是正在向主(客)人送去。是墓主人生前“婢女成群”生活的寫照。
持斧武士,武士頭戴尖狀盔,身著戰袍,披鎖子甲,腰系飄帶,足適平頭靴。體格魁梧,濃眉大眼,右手握斧於腹前,左手下垂,兩腿登直作站立狀。形態威嚴、雄健。像高1.52米,肩寬為0.53米。
白虎戲珠,距墓頂約0.2米處。畫面呈橫長方形,邊長(寬)1.64米,高0.38米。與東壁的青龍圖呈東、西對稱狀。它們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此墓內的青龍、白虎定位,與古籍記載完全相同。白虎身體細長,耳大,圓眼,尾呈“S”形,足踏(踩)雲朵。其頭前有寶珠,虎作騰雲駕霧戲珠之狀。
順河崖墓群
青龍白虎畫像拓片
青龍,位於龕上壁,距墓頂0.2米處。圖寬1.64米,高0.38米。龍身著魚鱗甲,無角,閉嘴,長眼,尾呈“S”形,頭頸扭轉向後,足踏(踩)雲朵。

研究價值

順河崖墓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對研究漢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等具有重要意義。
順河崖墓群
順河崖墓群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順河崖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順河崖墓群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順河鎮觀音洞村和回龍灣村。
觀音洞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順河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順河崖墓群,路程約1.6千米,用時約3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