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葶帶唇蘭

地生草本。根狀莖橫生,被覆瓦狀排列的鱗片狀鞘,具密布灰白色長絨毛的肉質根。假鱗莖肉質,卵球形、狹卵狀圓柱形,長紡錘形或長圓柱形,具單節間,罕有多節間的,幼時被鞘,頂生1枚葉。

本種廣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花的顏色和唇瓣中裂片先端的形狀常有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頂葶帶唇蘭
  • 拉丁學名:Orchidaceae
  • :蘭科
  • :帶唇蘭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假鱗莖暗紫色,圓柱形,罕為卵狀圓錐形,長1-7厘米,下半部常較粗,粗5-10毫米,被膜質鞘,頂生1枚葉。葉狹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2-35厘米,寬6-6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為柄;葉柄長2-6厘米,具3條脈。花葶直立,纖細,長30-60厘米,具3枚筒狀膜質鞘,基部的2枚鞘套疊;總狀花序長達20厘米;花序軸紅棕色,疏生多數花;花苞片紅色,狹披針形,長3-7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紅棕色,長約1厘米,子房膨大為棒狀;花黃褐色或棕紫色;中萼片狹長圓狀披針形,長11-12毫米,寬2.5-3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具3條脈,僅中脈較明顯;側萼片狹長圓狀鐮刀形,與中萼片等長,基部貼生於蕊柱足而形成明顯的萼囊;花瓣與萼片等長而較寬,先端急尖或銳尖,具3條脈,僅中脈較明顯;唇瓣整體輪廓近圓形,長約1厘米,基部貼生於蕊柱足末端,前部3裂;側裂片淡黃色,具許多紫黑色斑點,直立,三角形,長約2.5毫米,先端銳尖,向前彎,攤平後兩側裂片先端之間相距1厘米;中裂片黃色,橫長圓形,先端近截形或凹缺而具1個短凸;唇盤上面無毛或稍具短毛,具3條褶片,兩側的褶片呈弧形,較高,中央的褶片為龍骨狀;蕊柱纖細,向前彎曲,長約8毫米,上部擴大,具長約2毫米的蕊柱足;藥帽頂端兩側各具1枚紫色的圓錐狀突起物。花期通常3-4月。
頂葶帶唇蘭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80-19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或山間溪邊。

分布範圍

產自湖南(莽山、新寧)、浙江(鎮海、鄞縣、遂昌、昌化、開化)、江西(瑞金)、福建(沙縣、福鼎、建寧、泰寧、南平、崇安、福清、武平等地)、台灣(台北、新竹等地)、廣東(乳源、連平、饒平、大埔、陽山、龍門、從化、信宜等地)、香港、廣西北部(龍勝、融水)、四川(南川、蘆山、筠連、峨眉山、雷坡等地)和貴州中部(息烽)。模式標本采自福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