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堂寺

響堂寺

位於邯鄲城西南35公里處峰峰礦區響堂山(鼓山)上,有南北兩處。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兩窟南北相距15公里。石窟始鑿於北齊年間,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續鑿。現有16窟,大小佛像4300餘尊,並有大量經文、雕刻。它在中國石窟藝術向唐代寫實風格演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研究佛教、建築、雕刻、美術、書法的藝術寶庫。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閣樓、寺院殿宇等建築群。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裡擊掌甩袖,都能發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響堂寺石窟
  • 外文名:xiangtang temple grotto
  • 級別: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始鑿於:北齊年間
  • 數量:大小佛像4300餘尊
  • 最大:第七石窟
由來,構造,石刻,交通,價值,

由來

北齊以鄴(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為都城,以晉陽(今山西太原)為陪都。鼓山地處兩個都城來往必經之地,這裡山清水秀,石質優良,北齊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開鑿石窟,修築行宮,興建寺院,以便在他來往於晉陽和鄴時避暑、遊玩和禮佛。皇帝的行宮早已蕩然無存,佛寺也不是原來的建築了,而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石窟卻保留了下來,以它獨特的風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構造

響堂寺石窟在新市鼓山之腰和村東,築於高峻的峭壁懸崖之間,分南、北、中三組。其中,中組釋迦洞前有拜殿檐閣,外觀頗似樓閣,窟外兩側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內共有佛像151尊,壇上坐佛高近4米,莊重敦厚,雄偉軒昂;刻經洞因內外壁上滿刻經文而得名,是研究書法和佛教歷史的天然寶庫。
響堂寺石像響堂寺石像
北響堂有九座石窟,分南北中三組,每組都有一個大石窟。第七石窟是最大的一個,俗稱“大佛洞”。這個洞窟規模宏大雄偉,雕刻精巧,菩薩笑貌如生,飛天歡樂多姿,衣紋密集而富有裝飾性,給人以薄紗透體之感,為北齊藝術之傑作。窟內有一尊大佛,高3.5米,盤腿坐在蓮花台上,面目慈祥,薄衣貼身,幾條凹下的雕衣紋線,貫穿全身。雕刻刀法圓潤有力,清晰流暢。周壁刻有16個大型浮屠塔式列龕,龕頂以火焰寶珠為塔剎,氣勢煊赫,造型精美,為裝飾圖案中的珍品。窟內的牆壁上還有幾排似乎沒有刻完的小佛浮雕。北齊在我國歷史上只存在了20多年,看來,是沒來得及完成這一窟的雕刻。這座石窟最能代表北齊風格。它寬13.3米,深12.5米,基本上是正方形。洞內有寬大的中心石柱和洞頂相連。洞窟保存了印度的營造法式。中心柱上三面都是佛龕,這是北齊石窟藝術的特點。北齊之前的不少雕刻,石窟中心柱四面是佛龕。此外,那時雕像人體瘦削,不像北齊這樣豐滿。北響堂也有明代開鑿的石窟,這時的雕刻人體肥胖笨拙,衣紋線條幹澀呆板,完全失去了北齊舒展流暢的風格。明代末年距今只有300多年,而北齊距今已有1400多年。明代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遼闊的國土,充足的人力,而北齊只是當時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國,財力人力都遠遠不能與明代相比。但是北齊的雕刻藝術水平卻比明代高得多。可以說,響堂石窟作為中國一個歷史時代藝術的典型代表,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
北響堂有一座石窟,外面石壁上還留有木構亭閣建築,紅柱灰瓦,背依山壁。但有些雕刻已經殘缺不全。因為歷史悠久,歷代都有破損。看著一座座石窟,當年工匠們的刀光斧影仿佛歷歷在目。
南響堂寺有石窟七座,隨山勢營造,分上下兩層。下層“華嚴”和“般若”兩洞形為支梯,中有方柱,後壁下鑿有通道,以便禮佛時通行。龕內佛像雖遭破壞,但洞壁上佛典經文仍清晰可辨。據記載,這些佛經有的歷刻四年之久,字型方正,結構渾樸,筆力雄健剛勁,是研究書法演變的珍貴文物。由洞前的“之”字形石階向上走去,為二層五窟,這五窟中“千佛洞”最為壯觀。洞內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因此,名為“千佛洞”。窟內三壁龕,各龕均有一佛和兩羅漢兩菩薩五尊像,左面坐佛兩足踏在從獅子口中吐出的雙頭蓮花上,頗為新穎別致。窟內釋迦牟尼坐像,面容光滑圓潤,嘴唇微微上翹,長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詳。窟壁的小佛像一排排,鱗次櫛比,琳琅滿目。窟頂部的伎樂、飛天,雕刻精巧,裙帶飄逸,姿容嫵媚,有的手彈豎箜篌或圓琴,有的口吹竹笙或橫笛,形象頗為生動。
響堂寺石窟響堂寺石窟
南北響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光輝燦爛的石窟藝術,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研究我國雕刻、繪畫、書法、佛教發展的一座藝術寶庫。

石刻

北魏至唐時依山造像,隨之即像造宮,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現寺宇已毀,佛像尚存,並有千佛洞一區。今存摩崖造像一尊,高3.3米,面形方圓,肩披袈裟,羅紗透體,結迦趺坐,周圍配有美麗的花紋,雕琢精細,形態逼真,確為唐代石刻造像之精品。寺東北隅,有千佛洞,又名“石室方丈”,窟近方形,其狀如瓮,西南角辟門,面積約15平方米。初入甚小,愈進愈大,石聲崢崢,故名“石室寺”、“響堂寺”。前洞洞內石壁環列,窟內有較大佛像六軀,四周千佛圍繞,其高者1米許,低者8、9厘米。達一千零九十尊,高鼻深眼,寬衣博帶,沿襲印度佛教藝術風格,為北魏之作。粗看似千人一面,細觀則各有千秋。洞頂成轎篷狀,繪有4幅山水畫,圖案鮮明,艷麗生動。後洞位於其東北5米處,大小與前洞相似,洞內有8幅生動幽美的山水、飛鳥圖案。
響堂寺響堂寺
石窟東北山巔有方形唐塔、單層,高約8米,名禪師塔,建造規整,形制秀美,是響堂寺一建築遺物。

交通

自駕車由京深高速公路馬頭出口下,向西至峰峰礦區即到南響堂山石窟,再沿邢都公路向北不遠就是北響堂山石窟。或到響堂山石窟可乘坐邯鄲開往峰峰的小公共或5路公車,也可坐火車前往。當地旅遊部門正在籌備開通游3路旅遊專線車。

價值

響堂寺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發展史上,有其獨特的位置,是北魏時期和隋唐時期兩種石窟藝術風格連結點。南北響堂是全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光輝燦爛的石窟藝術,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研究中國雕刻、繪畫、書法、佛教發展的一座藝術寶庫。響堂寺石窟上承雲岡塔柱式石窟的風格,下開隋唐三壁三龕式石窟的先河,石窟造像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